返回

懒懒书生,彪镖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5章 高薪养廉?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带到众臣退出大殿,永嘉皇帝这才看着他,冷笑一声,“说吧,你打的什么鬼主意?” 李想连忙躬身说道:“陛下,臣此举,乃一箭双雕之计也。” 永嘉皇帝闻言,站起身,走下龙椅,来到李想面前,“爱卿射的哪两雕?” 李想嘿嘿一笑,“陛下,臣此计,一为加征商税,充实国库,二为钱庄盈利。” “钱庄盈利?” 永嘉皇帝眨了眨眼,“如何盈利,细细说来!” 李想清了清嗓子,“钱庄在叶城那边,已经有三千万两银子的储银,臣已经命人制作专属的银票,按照比例,可以发行三倍的银票,这些钱,咱们得借出去,才能盈利啊!” “北绒一坛酒换一只羊的事情,传出去,那些商人不得蜂拥往边城去卖东西呀,要做商户,就需要银子,钱庄9000千万两,借出去,市面上两成的利息,陛下的钱庄只要一成半,一年下来,就是1300万两。” 永嘉皇帝闻言,顿时内心激动,钱庄果然赚钱。 不过一个问题,又提了出来,“9000万两,有那么多人借贷吗?” 李想闻言,不由嘿嘿一笑,“只要北绒容易赚钱的事情,宣传出去,臣还怕9000万两不够呢!” 永嘉皇帝一听这话,这才放下心来,微微一笑道:“还是你小子有头脑。” 李想连忙拍马屁,“是陛下英明!” 永嘉皇帝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见永嘉皇帝心情大好,李想乘机说道:“陛下,钱庄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名字还没起呢,陛下可有闲暇,给钱庄取个名?” 永嘉皇帝一听就更高兴了,随意的说道:“就叫赵氏钱庄如何?” 李想连忙拍马屁,“陛下英明!” 同心里暗啐一口,真特么粗暴。 永嘉皇帝嘿嘿一笑,这个名字太有指向性,只要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这个钱庄和皇帝有关。琇書蛧 不过这样也好,以后会省了很多麻烦。 拍完马屁,李唐又提出要求,“陛下,三日后,钱庄在京城的总店,便开业了,倒时臣想请陛下前往壮壮声势。” 永嘉皇帝闻言,不由诧异,“朕去壮声势?” 李想理所当然的说道:“是啊,陛下可是东家,臣只是大掌柜,怎么能不到场呢?” 永嘉皇帝思虑片刻后说道:“朕让魏监去可行?” 李想摇了摇头,“陛下,钱庄要想尽快赚钱,必须尽快打响名头,陛下到场就是最大的名头,” “今日,臣将北绒的情况透露出去,不出两日,各大家族都会蠢蠢欲动,前往北绒行商,这段时间正是钱庄借贷的好时机,若是咱们名头不响,就便宜别的钱庄了。” 永嘉皇帝顿时扯了扯嘴角,大有深意的看着他,“你老实告诉朕,你到底打的什么鬼主意?” 李想嘿嘿一笑,“臣的伎俩,瞒不过陛下......臣想将大乾的钱庄打掉一半,日后就是赵氏钱庄,一家独大,如此才能财源滚滚呐。” “哦?” 永嘉皇帝一听就来了兴趣,在赚钱方面的经济之道,他不懂,但是他相信李想赚钱的能力。 不过,即便如此,永嘉皇帝还是有些犹豫。 毕竟真要让一个皇帝,去参加一个钱庄的开业活动,被御史知道了,肯定又要骂自己了。 李想见状,猜出了永嘉皇帝的心思,连忙劝说道:“陛下,您可还是户部钱庄司的郎中呢,参加一个钱庄开业,也是顺理成章,那些鸟御史也说不出什么来。” 这么一说,永嘉皇帝就轻笑起来,“爱卿,此言有理,朕还是户部钱庄司的郎中呢!” 李想闻言,立马尾随棍上,“臣,多谢陛下,三日后,恭候陛下莅临。” 哈哈哈! 永嘉皇帝顿时大笑起来。 ...... 半个时辰后。 李想悠悠的走出皇宫,还没出门呢,就看到钱尚书正负着手,等着自己了。 李想连忙上前行礼。 钱尚书看到李想,不由分说,拉着他就上了自己的轿子。 这货,许是出使北绒的时候,有了心理阴影,回京之后就不坐马车了,乘的是四抬的轿子。 轿子里面垫了厚厚的褥子,很是暖和。 进了轿子,钱尚书就急吼吼的问道:“李大人啊,商税之事,可是陛下的意思?” 李想闻言,不由一愣,“不是啊,这是下官的主意!” 钱尚书不由大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你为何会有如此想法?” 李想朝着钱尚书拱了拱手,“钱阁老,户部的情况,您是知道的,都快可以跑老鼠了,每日各部衙门,都来堵门要银子,我户部过的憋屈啊。” “况且,国库逐年亏空,长年如此下去,国将不过啊!” 钱尚书闻言,叹了口气,“此事,老夫如何不知啊,不过加增商税,这也太冒险了,朝中大臣,哪家没有行商的,你这一加税,岂不是将朝堂上的官员,得罪了个遍?” 李想倒是无所谓的回道:“下官,从一白身到五品大员,乃是陛下的看中,阁老的提携,方有今日,为了我大乾朝的江山社稷,下官甘冒此险。” 钱尚书看着李想,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想微微一笑,“阁老放心,下官自有分寸,待到商税有了进项,户部银钱宽裕些,下官就会请奏陛下,行高薪养廉之策,上调官员俸禄,到时候他们也就不能说什么了。” “高薪养廉?” 钱尚书闻言,顿时眼睛一亮。 李想呵呵笑道:“阁老有所不知,这商税加征之后,据下官估计,国库起码能多三千多万两银子,我大乾朝的在册官员也就数万,每人加个百两银子,也就区区数百万两,拿出些银子来,堵住那些人的嘴,到时候,他们还得念我户部的好。” “此举,对那些不贪不占的清廉官员来说,也是好事,至少妻儿老小有些保障。” “什么?每人加一百两?” 要知道现在的官员,一品大员每年的薪俸也就五百两,二品四百,三品三百,逐级往下,一个七品县令,一年也就区区一百二十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