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乾极品假太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五十五章人质让彼此放心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周王直系军队覆灭,陈天寿死亡。 这两件事情让整个朝廷充满了曙光。 但是对于周王之子乾玉山来说,确实无比的晦暗,没有比这更坏的消息了。唯一的好消息是没有找到周王的尸体。 “梅先生,接下来该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救我父王?”乾玉山近乎哀求着说道。 此时乾玉山才明白,因为母亲,让他曾经无比痛恨的父亲,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父亲,对他是如此的重要。 如果周王没了,他这个周王世子又能干什么那?眼前这些事情又有什么意义那? 周王留下的势力不会听他的。他做的这一切又在策应谁那?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原来那个让他讨厌的父亲,其实是一棵参天大树。 不但能给他遮风挡雨,也是他羽翼没有丰满之前的唯一依靠。 “安小山之所以能够成为权臣,天下没人敢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天子永远站在他这边。” 梅殷分析着说道。 “也不知道这个太监给那个昏君吃了什么迷魂汤。”乾玉山气呼呼的说道。 “不,这不重要。他能让陛下站在他这边。其实我们也能。”梅殷说道。 “哦,梅先生您不是在开玩笑吧。”乾玉山疑惑地问道。 皇帝连自己的父亲都不尊敬了,现在在他的眼中估计自己父亲已经是十恶不赦的反贼,怎么会站在我们这边。 “挟天子以令不臣。”梅殷吐出几个字说道。 乾玉山听到这话吓得浑身一哆嗦。 真是好大的胆子,这是要挟持天子号令天下?这也太疯狂了吧。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乾玉山天生对皇权有一种渴望,但是不可避免的也有一种畏惧。 在遥远的北方草原。 袁百车慢慢悠悠的开始南下,他作为北军都督,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不是说动就能动的。 接到圣旨之后,他的确是动身了。不过一边往南走一边处理军中事务。 “将军,为何我们不快点南下。”他手下的将军问道。 “南下干什么那?”袁百车问道。 他一边南下,其实一边收到了关于南边的消息。这让他更加不想南下了。 “南边都打成一锅粥了,咱们南下拱卫京城,说不定到时候能捞到点功劳。最不济京城的花花世界咱们也去享受一下。” 手下人兴奋的说道。 袁百车原本也是这么想的,可是经过幕僚给他分析之后,他就从兴奋变成了烦恼。 他接到的是圣旨,而不是知军都督府的命令。 若是换在平日自然是没问题的。 因为圣旨就是皇帝意思的代表,知军都督府也要听皇帝的。可是如果平日里他就根本接不到圣旨。 因为圣旨指挥下达到知军都督府,然后知军都督府给他调令,然后他才能南下。 谁都知道现在陛下闭关修仙,根本不管朝廷的事情。所有军务委托给定北王了。 而定北王在南方打仗,朝廷之中就是皇后、左相、六部尚书当家。 所以这圣旨绝不是陛下的真实意思。而是皇后代替陛下下达的圣旨。这已经是朝廷之中公开的秘密了。 也就是说这是皇后或者朝中大臣的意思。根本不是皇帝的本人意思。 最重要的是不是定北王的意思。是圣旨不是知军都督府的调令就说明了一切。 现在属于令出多门。圣旨和知军都督府的意思完全相左。朝廷和定北王之间产生了分歧。 而他就夹在中间。 不去就是抗旨,这要是时候找起来麻烦,严重的话会被砍头。 可是去了就得罪了定北王。事后定北王怎么看? 想明白这些之后袁百车差点没把头发掉光,最后幕僚出来个主意。 去是一定要去,但是不肯快速南下。走走停停吧。 一边走一边处理军务,甚至还故意绕一圈去解决草原上两个部落关于草场的争端。 两个小部落加起来都不到一万人。甚至连牛羊都算上了。 剑道袁百车亲自调节,两个部落首领吓得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但是袁百车为了彻底调节好两个部落的争端,在原地停留了十多天考察两个部落的草场,然后划定界限,然后…… 然后两个部落的首领哭着把他送走的。再不走牛羊都吃光了。可算是把这尊大神给送走了。 袁百车的缓慢正中某些人的心思。 崔克难第二次上书。 直接说定北王攻克琢城,击败周王乃是大胜。何况评定江南在先,朝廷理应给与嘉奖以告慰前线将士。 所以赐予朝廷赐予定北王黄金一千两,白银一千两,绫罗绸缎五百匹,珍贵玉璧二十对。同时加剑履上殿的殊荣。 皇后一看这个奏折当即同意了。 但是崔克难又说了,既然定北王嘉奖了,那立功的罗冲、王墙、苏定远是不是一并嘉奖。 于是一个圣旨发出。 提拔罗冲为水军都督,整个长江都船只归其调遣,搜刮南方粮草支援定北王的平叛大军。 封苏定远为讨逆将军,总领四府兵马南下讨逆。 王墙深入险地,功勋卓著,记大功战后封赏。 此外还封赏了贺兰南顾,让他镇守江南,策应定北王,早日消灭南汉刘昂。 这一下圣旨提拔了不少人,也封赏了不少人。立即明发天下。 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毕竟打胜仗了,还在这个关键时刻,给这么一道圣旨是题中应有之义。 可是明白的人都明白,这圣旨嘉奖之下还夹带了私货。 嘉奖之外还有官职任命,和军队调动的情况。 而自从城里知军都督府以来,所有的军事调动和人员提拔都是知军都督府的事情。也是安小山掌握军权的根基。 此时用圣旨进行调动和任免。而没有征求安小山的意思,就是在动他的军权。 更加重要的是,在安小山和其他将领之间制造分裂。接受朝廷的册封和好意,就是无视了知军都督府,无视安小山。 如果安小山反对,这些被册封提拔的人心中肯定会出现怨怼。跟安小山渐行渐远。 如果安小山同意了,或者默不作声。 那以后就会成为惯例,下一次再调动的时候就无人敢违背圣旨了。 大战之后,安小山的军权就会被剥夺的一干二净,甚至身边的将领都会被明升暗降,兵也会被调拨干净。 皇后心思都在儿子身上,都在天下太平,儿子继承皇位的幻想里面。 根本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弯绕。 可是朝廷之中的大佬和很多明白人都在看着。看着安小山的反应。 也有人暗中叹息,这大战还没结束,就已经开始相互算计了。就不怕定北王真的撂挑子,或者挥兵北上? 圣旨刚刚发下,萧承江的特使就到了京城。 他们是过来请求册封的。萧承江要复国南萧。不过自请去掉帝号,向大乾称臣,请大乾册封他为南萧王。 这个请求被朝廷之中的大臣传看了一番之后,没有了任何下文。 因为很多人不甘心,定北王要不是忙着北上平叛,哪里还有什么南萧复国? 南汉早就一鼓而下灭了。现在定北王什么时候能够平定周王的造反? 平定了之后能不能别着急回来,南下一趟把江南收入囊中吧。所以很多大臣考虑着拖一下。 当然有的人也有别的心思,这事儿是定北王在江南的时候做的安排。不能轻易同意。 总之萧承江的特使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可是朝廷这边却云淡风轻。 王元吉也在等,他在等贺兰南顾的回信。 江南的事情,他还是想要听听贺兰南顾的意思。但是他却先收到了另外一封信。 自己儿子王墙写来的书信。 王元吉把信放在书桌上,沉思了一会儿。 儿子自然不止一个,但是嫡出就这么一个。他也舍不得。 可是问题也不大,他没想弄死安小山,只是想要限制他的权利而已。 “让他手里有个筹码也好,心里也会放心一些,不至于铤而走险。” 安小山也在见两个人。 总不能说自己亲爹要算计他吧。 天地君亲师。 背叛父亲无论如何都是不对的,可是什么都不说,来这里干什么。所以她急匆匆地来却很尴尬。 另外一个就是周采薇,他先到的樊阳,没等到回来的王墙,这就找到了这里来。 一身男人打扮的周采薇抱着王墙哭得昏天暗地。 “要不,你也抱着我哭一哭?”安小山问王奴娇。 “不要,我才不要。你赶紧把那个谁灭了,早点回京城吧。”王奴娇说道。 王奴娇脸色微红,毕竟她是来出卖她爹的。这事儿换做是谁都有点不好意思。 安小山挥挥手让人给王奴娇端来一些水果。 “吃点,酸了吧唧的我不喜欢。不过这南边比北边气候好。水果来得早,你尝尝。” 安小山看她不好意思,转移了话题。 王奴娇拿起来吃了一个,酸得好看的眉毛都跳了起来。 “你说你们老王家,买一送二。我把你哥哥绑架了,你和周采薇凑上来干什么?” 安小山挑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个果子,最后还是没敢下嘴,实在是太酸了。 “如果绑了我们仨,能解决问题,我倒是心甘情愿的当人质。”王奴娇担心的说道。 “哎,再耽搁下去,快成四个了。” “我说你们两个行了,这是军营,十多万光棍看你们两个这样,日子还过不过了。” 安小山大声吆喝王墙两口子。 弄得王墙和周采薇一阵脸红。 “王爷,你绑着我家相公舍得下手么。不如放了吧。”周采薇说道。 周采薇不太理解。 为啥人质在手,左相反而安心了。 “因为我又人质在手,就是有谈判的筹码,一切都好谈。如果我没有人质,很可能直接杀上京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