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40章 陈年往事述情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那时候他是四品卫指挥佥事,年龄与我一样,都是十七岁,一来二去就热络了。” “……” 张仲坚是个江湖中人,回答相当爽快也很兴奋,像竹筒倒豆子似的,跟徐钦讲述了许多往事。 “这些年其实我们一直有联系的。” “今年初,燕军尚未攻下镇江时,他就来找过我,商议有关长江浦子口布防之事…” “可惜…建文帝不敢重用他,怀疑他跟其姐夫勾搭,眼光不行。” “徐大将军是个忠君之士,能仗义执言,目前是唯一不向永乐帝屈服之士大夫,令我等敬佩。” “……” 黄彦清在旁边插话赞叹,旁边陈叔坚也附和。 他们一点都没回避什么,都认为徐钦跟徐辉祖是一条心,一样的认知。 其实,徐钦闻声心里却是哭笑不得。 徐辉祖这么做,是遵循祖训、恪守君臣之道。 现在,身后名誉什么都有了,的确也算是光宗耀祖。 他被江湖人士冠以忠君报国之良臣,宁死不降之好汉。 将流芳百世。 但个人命运悲惨,还要连累家人。 这不,自己折磨成了废人,长子徐钦实际早就惨死在牢里。 是一个现代人的灵魂,穿了进去。 没有现代人徐钦的穿越,恐怕他徐辉祖也早已灰飞烟灭。 长姐徐妙云再是快马加鞭,也是鞭长莫及啊。 “张前辈怎么会如此明目张胆地去拜访家父呢?” “你们难道不清楚徐府周围有锦衣卫的暗影?” 徐钦直言不讳。 “当然知道。”张仲坚说道: “我们这次是陪同黄总舵主入宫,接受朝廷授予的仪同大将军一职,返回前去看一下故友,这也是人之常情。” “我们三人都被朝廷解除了军职,朝廷给予勋官安抚,我等去徐府是公开拜访,锦衣卫知道了又能怎样?” “可惜辉祖兄弟还是不肯见上一面,估计是自己心灰意冷,也怕连累我等。” 仪同大将军? 徐钦一听便知,在大明朝这是个二品勋官,地位殊荣。 怪不得黄彦清进院来是蟒袍玉带,佩七星宝剑。 所谓仪同大将军,即仪同三司,享受三司(太尉,司徒,司空)待遇。 这原是东汉沿袭下来的散官待遇,在宋元朝也称为仪同大将军,从二品勋官。 听上去很威风凛凛。 其实,这个仪同三司是虚的不能再虚的勋职位。 勋职,在后世相当于一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晚辈徐钦,代家父拜见两位叔伯。” 徐钦乖巧,他起身遂退后二步,对着黄彦清,张仲坚,下跪叩头,行子侄大礼。 “小侄拜见黄伯父,张叔父!” “哎哟,贤侄请起。” “……” 黄彦清,张仲坚大步上前,弯下身去伸出双手,左右扶起徐钦,哈哈大笑。 “来来,还有这位陈伯父。”张仲坚侧身请出陈叔坚。 陈叔坚身份特殊,一般人只知道他姓陈,实际他是江南高门巨室,隋唐时期的南朝皇室后裔。 现在他除了漕帮右舵主的江湖身份,还是江南总商会的盟主,名副其实的大商贾。 这里,只有核心成员才知道他们几个的身份。 “小侄拜见陈伯父!” 徐钦转过身,又朝向陈叔坚恭敬下跪叩首,行子侄礼。 古代豪门士阀,尤其是王公贵族,非常讲究等级礼仪,一丝不苟。 徐钦按正规士族礼节拜见,得体大方,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贤侄请起!”陈叔坚右手虚托,算是回礼了。 接下来下人们送上酒菜,四人开始推杯换盏地喝了起来。 黄彦清等人见徐钦亲自来静远山庄,显然是得到其父徐辉祖的授意。 所以,他们视其为核心成员,不回避他什么,该说就说。 而徐钦呢,并没有点破。 结交江湖豪杰,这并非坏事。 无论他们干什么,自己作为旁观者,认可就支持,不认可就不支持、不参与就是。 “诸位叔伯,小侄有一点尚不明白,当初燕王绕淮安而过,直插南京,你们为什么不出兵救援南京?” 历史上对这段历史众说纷纭,没有得出一个所以然来。 许多人都认为是梅殷明哲保身,对朱允炆见死不救。 徐钦作为历史研究者,如此良机他岂能放弃? 他当然希望揭开这谜底。 听闻徐钦提出这个问题,他们三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是摇头苦笑。 最后,还是黄彦清开口解说。 “贤侄啊,这个质疑不光是你提出,许多建文党的人士都事后发问,责备,认为梅大将军见死不救。” “其实是一个误解,冤枉梅殷驸马爷和我等。” 接着,他开始仔细揭开这个谜底。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高皇帝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 他刚坐上皇位,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建文三傻"的蛊惑下,盲目推行削藩。 梅殷作为托孤大臣,他反对朱允炆这么做。 一是有背太祖高皇帝有关皇族血脉和睦相处的遗旨。 二是太迫切,时机尚不成熟。 但朱允炆踌躇满志,并不听从梅殷的劝阻。 太祖去世不足半年,建文帝便连续削了周、齐、湘、代、岷等五王。 其中,湘王朱柏为表抗议,举火自焚。 朱允炆刚愎自用,不讲宗族情面的武力削藩,直接逼反 了本就不满的朱棣。 他听从姚广孝建议,最终使出‘清君侧"招数,举兵靖难。 靖难之役开始之后,朱允炆昏招频出,耿炳文,李景隆接连战败。 虽然他依靠铁铉、盛庸、平安等人在济南勉强挡住了燕军南下的步伐,但还是难改建文朝廷颓势。 建文四年,也就是今年初,朱棣绕过济南直击灵璧,锐不可当。 建文帝一方面派平安、何福到灵璧布防,另外急召驸马爷梅殷入宫,让其出任淮安总兵官御敌。 淮安是梅氏家族所在地。 黄彦清,张仲坚等人,实际上都是梅殷叔父梅思祖的义子,从小跟随其左右。 梅思祖从张士诚开始,就驻守淮安。 后来弃张投朱,世袭汝南侯。 梅思祖死后,梅殷世袭汝南侯爵位,成了黄彦清,张仲坚等人的少主。 建文帝使用梅殷是迫不得已,主要手里无大将可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