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章 有官军烧杀掠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既然安全问题得到了保障,大伙的紧张神经可以松弛下来。 可还没等李小旗放松下来,平静就被突兀打断。 “喂,你们请把路给让一让!” 大伙抬起头,却见三个头戴方巾,一副乡间儒生模样的男人,骑着矮小的南方驽马和骡马,狼狈地跑过来。 徐钦他们赶紧起身让开路面。 “你们也掉头回转吧,别往前了。” 走在最后的一儒生,回头提了个醒。 此时的‘公子爷"徐钦,忍不住开了口。 “尔等如此这般的慌张跑路,不嫌有失体面?” 没想到好心通报,换来的却是一顿讥讽训斥。 而且还是比自个年轻的少年公子。 为首一名三旬年纪的儒生,停下骡马昂起头不屑道: “说得轻巧,前面二十里外的村落都被官军烧了!那些官军见人就杀,不快点跑就会没命了!” 众人听罢都是惊愕失色。 徐钦仔细一想,认为不太可能。 重兵扫清扬淮地区这本就没错,可张辅所带的稽征卫,实际就是翊林卫。 他们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普通士兵的家庭背景都是清白无前科。 更不可能混入江湖浪人,土匪盗贼之流。 而且出发前已经三令五申,强调过军纪。 这支部队的后勤补给,均由五军都督府统筹民夫来运送。 各部队都带了帐篷、炊具等所需物品,食物饮水和马草供应十分充足。 决不允许军士们以任何借口扰民,否则实行集体连坐,军法绝不留情。 若是真有一两个胆大包天的兵卒昏了头,杀人或者抢掠,这倒有这种可能。 可想在村庄里作恶这种事情,尤其是烧杀,绝不是一两个兵卒能做到的。 怎么可能有军官,冒着脑袋和仕途做赌注,还搭上全部家性命危险,去干这种蠢事? 翊林卫别说是将军士官,光是普通士卒,一年饷银下来都比洗劫村子高得多。 而且一旦外放都有任务,以张辅的治军水准,谁会闲得没事去村里溜达? 还作乱? “李小旗,你带几个人去前面侦察一番,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机灵点。” “遵命大人。” 李小旗捶胸施礼,带上三个亲卫策马向前驰去。 见此情景,这几个儒生吓得不轻。 敢情这帮汉子也是官军? 最仔细瞧看,这些人都是身骑高大战马,马鞍上挂着制式刀具和弓箭。 “你…你们也是官军?” 那三个儒生吓得浑身哆嗦起来。 “请不要害怕,我等都是朝廷委派下来,巡视扬淮一带的乡村,是为了保护广大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说着,徐钦从怀里掏出一块东宫金字令牌,推到这三个儒生面前晃了晃。 尾了,他沉声询问道: “尔等所说的官军烧杀掠抢,可是亲眼所见?” 三名儒生欲言又止。 “先生们请别害怕,但说无妨。”徐钦耐心安抚道。 那名三旬儒生清了清嗓子,估计他是带头大哥。 只见他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扶正被风吹歪的方巾,沮丧道: “这位官爷,若是亲眼所见,咱们仨哪里还有命逃出来?” 说的也是。 “那你们又是听谁说的?”徐钦刨根问底。 没想到,这三位儒生相互对视,却迟疑起来。 他们刚要拒绝,旁边徐三郎沉不住气了。 “呛啷…”一声,他从马鞍上抽出雁翎刀。 “快说,别磨磨蹭蹭!” 周围警戒的几个亲卫,见徐三郎怒吼出声、还抽刀,他们不由分说,也纷纷抽刀围了上来。 “哎哟别别…官爷,我说…说…” 那些儒生见状,连忙拱手求饶。 这段由徐三郎本色出演的小戏文,把三个儒生吓得脸色苍白,终于肯说实话了。 “官军在村庄里烧杀掠抢的消息,不是我等亲眼所见,而是官道上遇见的一伙人说的。” “在哪?” “就在前面十里路这样子。” 瞧着神态自若,不屑一顾的徐钦,另一位儒生解释道: “这位小官爷,您不要以为咱们胆子小,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管消息是真是假,都不必再往前走呀。” 正说着,前面一阵马蹄声传来,数个人影闪动。 “徐大人,是小旗官。” 一名外围警戒哨大声吆喝。 话音刚落,李小旗勒住缰绳,拱手道: “禀徐大人,小的奔出去二十余里,没发现有烟火和烧杀迹象,倒是发现一个土堡式样的大村落。” 这个侦察结果,让徐钦心里一块石头落地。 “一个土堡式大村落?” 他不由地嘀咕起来。 从他的认知中,这种土堡式村落不应该出现在江南,尤其是安全系数较高的南直隶。 要说是北方地区这很常见。 尤其是边境,那里马匪山贼猖獗,大财主或是大村落搞个城堡来居住,这是常有的事。 “李小旗前面带路,我等前去瞧一瞧。” 徐钦翻身上马,抖了抖马缰绳,命令道。 “遵命。” 李小旗勒转马头,率原班人马向前行走。 那三个儒生觑了徐钦十数个全副武装的护卫,有些眼馋地说道: “这位徐大人,不如我等跟上你们回转,一路上互相也有个照应。” 徐三郎闻言嗤之以鼻。 娘的,还互相照应? 只要不成为拖油瓶就算阿弥陀佛。 这些酸性的读书人,就是假惺惺的虚伪。 “那好吧,我等小跑,尔等也要跟上。” 没想到,徐钦竟然同意了。 他倒是觉得,有三个儒生在自己身旁,有什么事也方便询问,自己又不损失什么。 “谢官爷。” 三个儒生高兴坏了。 他们拔转马头,急急跟上队伍。 十六人的队伍一阵小跑,在官道上走了七八里路,然后拐下官道开始走小路。 大约又走了一里半的路程,一座村落便出现在眼前。 说是村落,也不太准确。 依徐钦认知看来,这里更像是土堡。 所谓土堡,便是跟中世纪英国的古城堡,有着千差万别。 这是中原流传千年的战时民间自卫形式。 有较为完整的防御工事,在内部有简易的粮仓,水井和人群集中居住区。 待走得近了可观察到,村落外面有一圈土圩子,大约有两丈多高,厚度也有半丈。 仔细看,都是碎石混着淤泥砌起来的,只有基层部分才是大石料铺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