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就算他有着领先时代数百年的智慧,但人生的阅历,智慧的积累,还是远远不如老爷子的。
这一点,朱晋心服口服。
在老爷子面前,他就是个天真单纯的孩子。
“老爷子,我明白了。”
朱晋发自肺腑的服气了。
老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不怕朱晋青涩,也不怕朱晋犯错。
他怕朱晋刚愎自用,不听谏言。
如果是那样,那老爷子恐怕会大失所望。
所幸,这孩子虚心听劝,而且一点就透。
和小时候一样听话,一样聪明。
接下来,只需要自己悉心教导,这孩子就绝对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帝王。
老爷子老怀甚慰。
“孩子,老头子恐怕活不了几年了喽,咱会用仅剩不多的时光,将所有本事都教给你,至于能学多少,看造化吧……”
“如果老天能多给咱一些时间,咱有信心把你培养的比你爹还优秀……”
“可惜,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了……”
目光深邃的望着朱晋,老爷子心中喃喃自语,有些惋惜。
如果他和朱晋早一些相遇,如果他能早一点知道朱晋的身世,那该有多好!
唏嘘了片刻,老爷子重振精神,接着教育朱晋。
“关东旱灾,你欠缺考虑的地方较多,但江南水灾,你倒是都说到点子上了。”
“给百姓荣誉和利益,让他们去治理水灾,这方法很好。”
“但有个问题。”
“你给的太多了。”
老爷子顿了顿,继续道:
“你要懂的怎么御下。”
“给好处是必须的,但不能给的太多。”
“给多了,他们就会自满,就会懈怠。”
“给少了,他们则会不满,会心生怨气。”
“这个尺度,要好好把握。”
“你给的就太多了。”
“要收着给,要吝啬一点,他们才会懂得珍惜。”
“比如你立功德碑,如果只需要治理水灾就能留名,那就太容易得到了,功德碑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你可以设定一个门槛。”
“只有发动十人及以上去治理水灾的人,或者连续十日治理水灾的人,才有资格碑上留名。”
“如此一来,留名的人少了,荣誉也就更值钱了。”
老爷子的话语再次让朱晋醍醐灌顶。
他又学到了。
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老人的经验和智慧,不是年轻人能够比拟的。
其实老爷子的意思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五个字——物以稀为贵。
朱晋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不就是提升留名的难度吗?让留名的人变的少吗?
留名的人少了,功德碑就更有分量了。
功德碑更有分量了,百姓们就会更加的盼望能够留名了。
很简单的道理。
是个人都懂。
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将其活灵活现的运用到生活里。
这才是老爷子的厉害之处。
人人都懂的道理,就看你会不会应用了。
朱晋对老爷子,心服口服!
“孙儿受教了!”
认真的点了点头,朱晋今天在老爷子的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虽然有不足之处,但也无须妄自菲薄。”
“你已经很好了。”
“准确来说,是非常好。”
“老头子在你这个岁数,连你十分之一都不如呐。”
“朝中那些饭桶官员,也一大部分都不如你呐。”
“未曾为官,便有这等见解,还能站在帝王角度看待问题。”
“好孩子,好孩子啊!”
“咱真是越来越喜欢你这臭小子了!”
老爷子起身,拍了拍朱晋的肩膀,眼神中的赞赏与溺爱,简直浓郁到了极致!
……
……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就在朱晋和老爷子“你侬我侬”,兴高采烈之际。
东宫内,吕氏和朱允炆,却有些低落。
朱允炆将老爷子让他辅佐大哥的话语原封不动的告诉了吕氏。
吕氏沉默了。
而在短暂的沉默后,吕氏也发起了狠。
“儿,乾坤未定,一切皆有可能!”
“老爷子只是口头上说让你辅佐朱雄英,但却并没有正式册立!”
“况且,你在反驳之后,老爷子并未发火!”
“这代表着,老爷子还在考虑!”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吕氏咬着牙道。
朱允炆神色晦暗不明。
“娘,皇爷爷今天一早又出宫了,一定是又去找大哥了,一定是!”
在朱允炆心中,皇爷爷是他一个人的皇爷爷。
老三那个废物,不配跟他争抢皇爷爷的宠爱。
但如今,大哥凭空出现,抢走了原本属于他的爱,这让朱允炆难以接受。
“儿,不要叫那个野种大哥!”
“他究竟是不是朱雄英还不知道呢!”
“失踪了整整十年,谁知道他是从哪冒出来的?”
“老爷子为什么没有正式册立他为皇太孙?”
“肯定是因为老爷子也不确定那野种是不是皇家血脉!”
“所以,儿子,你的机会,很大!”
吕氏冷笑,血统这个东西,对于皇家来说,格外重要!
如果无法确定宫外那野种的血统,老爷子就永远都不可能将江山传给他!
江山社稷,岂能拱手送给外人?
因此,吕氏信心十足!
她只需要围绕朱雄英的血统说事儿,便能扳倒那野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