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是朱元璋一生的挚爱。
没有之一。
尽管朱元璋也没少品尝其他女人,但马秀英在他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在他起家的时候,马秀英便一言不发的跟在他身后,默默地为他操持家庭。
不管朱元璋是乞丐,还是囚犯,亦或是红巾军的小兵卒,马秀英都未曾嫌弃过他半分。
要知道,马皇后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姑娘,实为名门望族之后。
而朱元璋,只是一介草莽。
但马皇后却从未因为身份地位的差距而嫌弃过朱元璋,更没有瞧不起过朱元璋。
她一直坚定的认为,自己的丈夫能成大事。
她一辈子都任劳任怨的跟随朱元璋。
在朱元璋有了自己的势力后,她不但操持小家,也操持起了大家。
那些属下的家眷,全部归她管辖。
她将所有的女眷都管理的井井有条,让所有将士都得以有一个不起火的后院,可以放心的外出打仗。
后来,朱元璋得势了,在钟山祭告天地,建国大明,马秀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国之母。
母仪天下的马皇后并未因为身份地位的飙升而有任何改变。
她依旧勤俭持家。
她亲自为朱元璋炒菜做饭,亲自为朱元璋缝补衣服。
就连儿孙们的衣服,也都是由她一手缝补。
一国之母,如此节俭,也影响了无数百姓。
毫不夸张的说,在朱元璋眼中,马秀英妹子,就是这天底下最好的女人。
谁敢有异议,朱元璋会亲手活劈了他。
“大孙子,以后找婆娘,一定要找你奶奶这样的女人。”
“能娶到这种女人,是咱男人的福气。”
老爷子拍了拍朱晋的肩膀,认真的嘱托道。
“老爷子,你不是说了吗,你亲自帮我选婆娘。”
“除了秉性要像奶奶之外,这里还得大,很大才行,还记得不?”
朱晋嘿嘿一笑。
老爷子一怔,这段日子太忙了,倒是忘了这件事了。
此番回去,得着手办了。
这孩子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朝,册立太孙。
到那时,没有太孙妃,让人笑话。
更何况,他朱元璋还着急抱重孙子呢。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他打算孙子重孙子一起教。
如此一来,大明江山,百年无忧。
一念至此,老爷子开始迅速回想谁家有胸大的女娃。
然而,他哪里见过别人家的闺秀?
尤其还是那种隐私部位,他身为皇帝,总不能盯着看吧?
“等回去之后,咱挨家挨户的问!”
“放心吧,爷爷一定给你找个好女娃!”
朱元璋认真的开口道。
朱晋搓了搓手,他还真挺期待这老爷子能给他找个啥样的婆娘。
祖孙二人说话间,太阳已经西斜。
应天府距离钟山不算近,走过来的时间再加上祭奠的时间,已然是下午了。
朱晋和朱元璋祖孙俩带了些干粮,倒还不算太饿,但廖家兄弟的肚子已经开始咕噜噜响了。
“嘿嘿……”
廖镛廖钺挠了挠头,憨笑一声。
“走吧,吃饭去,干粮有点噎人。”
朱晋斜了廖家兄弟一眼,而后搀起老爷子往回走。
“奇怪。”
“来的时候就有熟悉的感觉。”
“往回走,这熟悉的感觉怎么越来越浓烈?”
“我似乎走过这一段路?”
一边走着,朱晋一边纳闷的自言自语。
老爷子听到了,虎躯忍不住一震!
往回走的路,这孩子熟悉?
熟悉就对了!
十年前,你小子就是从这条路离开的啊!
只不过当夜狂风骤雨,你记不清路了而已!
老爷子意味深长的望着朱晋。
事已至此,他已经彻底断定朱晋的身份了。
哪怕当年的礼部官员还未回京。
但说实话,老爷子已经不太需要礼部官员的证词了。
太多太多的证据能证明这孩子的血统。
他朱元璋是何等人物?纵观华夏古今,像他这般自信的帝王没几个。
朱元璋自信自己的判断不会出错!
既然如此,何须再三去证明?
……
……
……
钟山十里外,应天府西北城郊,上元县。
这是应天府周边七大县城之一。
“老爷子,吃啥?”
来到集市,人口多了起来,热热闹闹的,生气盎然,比起枯寂的钟山陵墓,这里更让人心安。
阅览着众生百态,老爷子负着手道:
“豆腐脑,肉包子。”
“好嘞。”
朱晋知道老爷子喜欢吃这些寻常百姓吃的东西,所以才故意在包子铺门口询问。
老爷子瞥了眼朱晋,笑骂道:
“臭小子,心思比谁都精明,知道老头子喜欢吃这口,还故意在包子铺门口问咱。”
朱晋咧嘴一笑,倒也没解释,拉着老爷子开始排队。
包子铺门口,长长的一条队伍,可以看出他家的生意很好。
生意好,就意味着味道一定不会差。
朱晋拉着老爷子优哉游哉的排着队。
老爷子很喜欢这种市井气息,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行使优先特权。
眼看着队伍就快排到这爷俩了,只需要等前面那可怜兮兮的小乞丐买完包子,他们就有包子吃了,可就在此时,意外却发生了。
只见后方有一个妇女嘟嘟囔囔的走上前来,横在小乞丐和朱晋身前。
“老板,来五个肉包子,俺孙子等着吃呢,就爱吃大肉馅的,你快点弄!”
妇女无视了所有排队等候的人,霸道的插队购买。
身前的小乞丐,还在那伸着脏兮兮的手,等着拿包子呢。
他几天都没吃饭了,刚遇到好心人给了几个铜板,只够买一个包子的。
排了许久队,他已经饿的快要站不住了。
眼下,妇女推搡着插队,他岁数小又是乞索儿,也不敢争辩,只好唯唯诺诺的站到了后面。
本想着退让就无事了,却没想到,在推搡中,妇女将他好不容易乞讨来的铜板给打飞了。
乞索儿蹲下来,慌忙的寻找铜板,但却怎么都找不到。
“呜……”
乞索儿呜咽着,眼睛泪汪汪的,泪珠吧嗒吧嗒的往下掉,看着惹人心疼。
虽说只有两个铜板,但那却是他乞讨了几天的收货。
铜板丢了,他的希望也随之破灭了。
乞索儿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朱晋最看不得这个。
他不是圣母,但他有心。
人心都是肉长的,谁能忍心看这么小的孩子受欺负、挨饿?
朱晋准备发怒,斥责妇女。
但还没等他开口。
老爷子,便先一步开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