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没想做演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喷人…(2/3)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进入三月,《去有风的地方》拍摄越来越顺… 演员们也都混熟了。 沈良也破天荒的跟着一起聚餐几次… 甚至还抱着吉他弹唱了几首歌… 风景好的地方,确实让人心旷神怡! 沈良也愿意聊了一些之前没聊过的话题:“我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最喜欢旅行,去过好多地方…” 涂松岩:“举几个例子!” “牛背山上,贡嘎群峰在你面前一线排开,下有云海汹涌,另一边峰峦如聚; 鄂陵湖边,黄河源头,高原湿地,云低近人,浩淼烟波; 黄昏斜阳,黄沙孤城,斑驳佛塔,千年遗存!” “最后的哪个是哪?” “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黑水城…” 景恬好奇:“你不去国外的吗?” “…去过一次阿尔卑斯山…感觉比不上川西的雪山也比不上天山…而且去国外旅游好麻烦的,还得办签证!”顿了顿,沈良补充一句:“我去过甘肃很多次,那里很多地方的景色,却丝毫不输给欧洲!” 牛骏峰好奇:“你去甘肃看什么?” “当年霍去病出击匈奴的时候,攻占了河西走廊,让匈奴人留下了“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歌谣。如果你真的去焉支山和祁连山麓看一下,就知道匈奴人的哀叹从何而来…” “单单论山的话,全世界最好的山在四川,确切地说在川西,我之前去过几次,西游记中有一句"千峰排戟,万刃开屏"不足以形容其雄壮,数百米高的山崖像一面隔绝了两个世界的高墙,墙下是湍急的河流,如此绵延数十公里,我们在墙对岸,像行驶在世界尽头的边缘。 而且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也有人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 至于瑞士阿尔卑斯山,湖区什么的,去过一次,给人的感觉是秀美,川西这种是野性美,我们的第一次会面给我心理带来的震撼到现在仍不能抹平。” 景恬:“真的吗?” 沈良点头:“确实很震撼!” “有空我一定要去一下!” “最好三四个人一起…彼此有个照应,算了,你要去的话,跟我说一下,我给你推荐一个当地导游!” 牛骏峰:“会有高原反应吗?” “肯定有,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 大甜甜摇头:“那算了,我不行的。” 沈良想了想,建议道:“…我今年7、8月会去甘肃拍戏,你要是有空,可以那个时间段来找我…” “7、8月?拍什么戏?” “《西去安西》…成龍大哥也是主演!” 现场立刻追问起来:“你跟成龍的那部戏?” “对…有点类似《大兵小将》…”沈良将《西去安西》的剧情简单说了一遍,然后道:“这个戏是郭昕独守安西四十年…之后可能还要拍张义潮…” “张义潮是谁?” “大唐归义军啊…你们不知道?” …… 晚上十点,一群人解散各自回房间休息… 《去有风的地方》,胡冰卿、马梦唯其实都算美女! 有风小院住客嘛,一个演娜娜,另一个则是网络作者大麦… 其实,有风小院几个女的都是不太缺钱的… 娜娜是一名知名网络主播,之前每天收入都是好几万。 穿名牌戴名表,开跑车浓妆艳抹,是标配。 因为陷入了“诈捐”风波,只能开着跑车一路向南,找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重新开始新生活。 大麦也还好,月收入过万… 许红豆其实也挺有钱,虽然在BJ买不起房… 对了,白蔓君换了个演员,找了杨蓉! 原因是…沈良不喜欢赵子其——明显医美过度的一张脸,看了是真倒胃口啊! 而且她长得太显老了,姐弟恋硬生生演成了母子恋… 很禁忌! 杨蓉好多了。 而且…《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赚翻了——上线三个月,分账收益超过两个亿,创下了字节跳动旗下红果短剧单日充值超过2000万的记录! 主演杨蓉也跟着大赚一笔——她选了5%的利润分成做片酬! 俩种方案,要么1500万签下三部短剧,要么不拿钱,拿利润分成… 出于对沈良的信任,杨蓉选了第二种… 她大概明天就过来… 说回沈良,回到房间,先冲个澡… 出来后,看到景恬在打电话。 “我想去直播了…” 对她做了个去书房的手势,沈良关上门,反锁,然后打开电脑! 不关门不行… 上次差点出了岔子! ——她非要中途玩一把秘书跟老板的故事,差点把沈良吓尿了! 踏马直播诶! 3000万网友在线的。 幸亏良哥第一时间调转了摄像头… 否则,真要直播退圈了! 咳咳… 最近出了个杜其峰在柏林电影节说"香港没有了自由的环境,所以电影也不好看了。"的事情… 直播间网友想听听良哥的想法。 沈良直接回应了:“把电影当成艺术其实是一种不太负责任的做法,电影不比其他艺术,例如,文学、绘画只要纸笔,电影是需要高额成本的!你得对投资人负责!” “对于投资人来说,拍电影是一种商业投资行为,一个导演拍的片子不挣钱,不要怪天怪地怪环境,那是你的片子卖不了钱,消费者没有必要为了他们不看的片子负担任何额外成本!” “很多人说《黑社会》怎么怎么好,《树大招风》怎么怎么妙,实际上,这些电影在香港票房都很一般,其他地方票房几乎是零。” “其实内地电影市场已经是包容性最强的一个大市场了,几年前,拍得一坨屎的电影都有人捧场!” “杜的言论是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所有北上失败的香港电影人心态崩盘的写照…香港那帮电影人特别喜欢拿这个做借口。田启文也整天在阴阳怪气这不让拍那不让拍。可是香港导演成功的也大有人在,说到底,适应不了大陆的观众,装什么阳春白雪都没用,就是被市场淘汰。” “你们再看看他入选了奥斯卡评委,肯定要说一些皿煮滋油的东西…冷战老剧本而已,给点荣誉奖杯,低成本就可以唆使搞艺术文学的寄生阶级发动认知战。不过他们利用价值不大了,以后主要是人工智能搞舆论覆盖。” “电影行业的低迷,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肯定有来自网络新媒体的冲击,如视频APP、短视频APP对观众的分流;还有资本膨胀对电影成本的影响,院线营销分账模式要求高回报,都推高了电影制作壁垒。总体上,制作电影成本太高,回报莫测,周边商品开发困难,这些都是影响电影的因素!” “归结为滋油…大概是因为这么说有人捧臭脚。” “…为什么放在电影节上讲这些…柏林电影节是三大电影节中政治化程度最高的,这个电影节的出现就是为了树立柏林“世界自由窗口”的形象,他说这些话,也比较符合电影节的调性。” “不过,今年的港片确实挺惨的…《风再起时》票房还没到5000万,梁超维+郭富成,拍了个寂寞!《断网》,没到7000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