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留校躺平,我真不想再卷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1章 海鲸地图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两个都是现成的项目,实际上连对手产品都已经放在眼前。 甚至凌间云目前都还一直在用这些应用服务。 而他此刻纠结的,更多的是关于这两个项目开发的完成难度。 思考的同时是再度不放心的询问起来。 “老师…你确定让我来负责这么大的项目?” … “这么没底气?” “我记得你报考我硕士那年的统考,还是全校第一吧?” 江皓脸上笑意盈盈的看着自己学生,等待他做选择。 “老师,这毕竟是松师大里面排名嘛!” … “那怎么了?我当年还不是毕业就直接搞项目,创立了易票票公司。” … “我哪敢跟您比,您可是全国首富,还是我们所有大学生的榜样。” “我…我可没您这天赋和水平。” 见凌间云真的内心有些退缩,江皓是给他鼓励起来。 “对自己要有信心嘛!” “也是有这么个机会,我才安排让你试试的。” “你放心,实在开发有困难,你招大牛呗。” “我又没让你一个人把项目开发完,只是让你牵头,自己招人也好,招同学或者谁都行。” “你只要尝试着把选择的这个项目完成就行。” 只是普通的开发,对江皓来说可没有什么意义。 要么能走到极致,例如进入大数据组内,成为技术专家。 不然顶多是颗重要点的螺丝钉,他可没想着把自己学生培养成这样。 毕竟光螺丝钉可没法给他助力。 他更看重的还是凌间云团队的带队能力,以及在团队中的协调能力,包括对开发的整体把控等等。 江皓先是希望凌间云有项目经理的能力,至于未来能否再上一步,那就得看他自己的成长了。 “我可以自己招人?” 一听不是自己完成,甚至还能招团队来,凌间云一下松了口气。 “可以。” … “那我能不能招个成熟团队或者直接外包?” 对于自己学生的试探,江皓是不在意的点头道。 “可以!” “反正我给你批项目预算,给你任务目标。” “你怎么完成这个项目的我不管。” “你有本事招个成熟团队进来是好事,只是未来对方会不会把你架空,同时会不会集体跑路,后续业务会不会停摆,你都需要为此负责。” “外包也同样,只要你能让外包团队永远契合我们海鲸的业务发展需求,同时保证对方不泄露公司数据。” “你拿这笔钱把人外包公司收购了我都能答应。” 江皓是丝毫不介意自己学生投机取巧。 找资源,找亲友,找手段或者方式,也是他能力的一部分。 实际上,也只有等他真正着手项目才知道。 他想的投机取巧的方式是多么幼稚。 自己拉起来组建的团队都不一定听他的,指挥得动。 更别提成熟的团队,光他目前的能力与过往履历,哪有那么好带。 “老师,我开玩笑而已。” “肯定还是我自己招人一起做这项目,您更推荐我做哪个?” … “要不你先做海鲸地图的项目吧。” “这个项目主要从战略上出发,以集团内部使用为主。” “难度会小一些,压力也没那么大。” 凌间云虽然不愿意继承家产,去当厂二代,但也不是那种特别有冲劲儿和魄力之人。 只是在有把握的范围内,相对的有冲劲儿。 见状,江皓还是决定放地图项目给他。 相较而言,地图项目也不指望和高德,百度,腾讯这三家争。 只是战略意义上的投资,甚至说这三家实际也不盈利,这项目本身就是大集团的附带战略业务。 “好!老师!那我选地图项目。” … “行!地图项目会特殊一些,我已经让公司张总在向上头申请批准。” “不过跟你开发不影响,到时候一些数据接入会由有关部门向公司开放。” “给你的项目开发预算是500万,包括团队招人的一切。” “办公地点就在这大厦里,到时候张总会帮你协调,时间上的话,给你3个月吧!够吧!?” 只是复刻的地图项目,根本用不着创新什么。 开发费用500网绝对绰绰有余,而且还不需要做什么推广费用,就是单纯的开发资金。 时间上,江皓也尽量放宽一些。 实际像资深团队的开发,可能两个月就能见到成果。 自己学生本着培养的想法,还是多给一个月时间。 “够!够了!” “那老师我现在就去…” … “别着急,你项目开始前,多跟王永祥还有高炜两位师兄去聊聊。” “项目的企划书,流程等等,都得按海鲸科技的总部条例来,并且需要有邮件存档。” “也算是让你熟悉下,公司内部的标准开发流程。” 直到他全部交代完,凌间云才火急火燎的离开,好似已经有想好的伙伴了一般,急着去招揽。 看到他这模样,江皓是不由的怀念起来。 曾几何时,他也跟凌间云一样,认准了一件事是一刻都等待不了,一定要把这事完成再说。 到了如今,反而更多的是衡量利弊,在脑中思虑再三,也不一定会启动项目。 … 屋外,徐晴晴重新探入半个身子。 “小徐,你帮我找一下苏总监和何经理,让她们空了随时来我这里一趟。” … “好的,江总。” 几分钟后,苏青青与何文豪是同一时间进入他办公室内。 “江总~!” … “嗯,先坐,有个事跟你们俩聊下。” 两个战略意义的项目,地图既然由凌间云去主持,那么这个海鲸打车的业务自然就得交由他人来负责。 其中苏青青在这个业务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也是江皓心中最好的人选。 无他,苏青青在13-15年的两年时间内,正好是在Uber工作,负责中华区的业务。 直到后边从Uber离职,才主动加入的海鲸科技。 可以说,在出租车业务这一块,苏青青天然的具有优势。 “找你们俩,主要是谈谈关于打车的业务。” “我预备建立海鲸出行的项目,进入线上打车的业务行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