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毅唐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六百零四章:该行动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纽约.华尔街! 在美利坚政府和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之后,效果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尤其是当美联储宣布增加货币供应,解决流动性不足的消息公布之后,道琼斯工业指数直接上升了102.27点,次日又回升了186.94点。 股市止跌,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最起码投资者们不用担心自己账户里的股票不会变的一文不值。 更让人感到欣喜的是,由于不少公司拿到了政府低息贷款,不少公司主动宣布要回购公司股票。 仅仅在大崩盘发生的一周内,约有650家公司做出同样的决定,这无疑给低迷的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要知道在此之前,自1987年1月1曰至10月16曰整整大半年,总共只有350家公司有类似的回购计划。 而上市公司的这种大规模回购行为,对股市产生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然而,股民们不知道到的是,这些公司之所以宣布回购公司股票,完全是受到了联邦政府以及美联储的威胁,大部分都是被逼的。 所以,很快股民们就发现所谓的回购猫腻了,因为在这些公司在宣布回购计划之后就没有了后续动静。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真正能回购的却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而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以星辰投资公司为首的几家大投行的加入,他们给那些急需资金的公司进行注资,有了钱的公司很快就将回购股票的计划落实了。 且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甚至于连福特、霍尼威尔这样的大公司也陆续加入了进来。 受此影响,道·琼斯指数也全面止跌,然后开始缓慢爬升。 只不过由于这次跌幅太大,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全部收复失地,所有人都知道,美股想要恢复到“黑色星期一”之前的状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三年五年。 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已经很满意了。 毕竟这么严重的全球性股灾,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稳定下来,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遥想29年的大萧条的惨状,对比眼下的情况,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而股市能如此迅速稳定下来,除了政府的及时干预外,也少不了有良心的企业和企业家的出手。 于是乎,接下来几天,关于李毅、沃伦、格林以及星辰投资公司、格林兄弟公司、伯克希尔公司的报道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且个个都是主流媒体的主要版面,不乏头版头条。 一时间,李毅等人是风光无限,整个市场情绪也在这种情况下逐渐的稳定了下来。 这个时候,李毅知道该让佐尔斯行动了... .......... 1987年10月28日,《金融时报》的一条爆炸性消息,再次让本就不太稳健的股市再次变的摇摇欲坠起来:【六合控股巨亏600亿,全球第三大投行濒临崩溃!】 消息一出,整个金融市场瞬间震动。 CNBC演播室,财经主播凯特·威廉姆斯正在补妆。 导播突然塞给她一张纸条,她读了两遍才理解那些数字的含义。 “插播紧急新闻...六合控股今日发布公告,承认在本次全球股灾中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截止发稿前六合控股的股价已暴跌20%,公司正紧急研究处置方案…” 主播的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颤抖,因为作为一名财经主播,她很清楚六合控股在全球金融界的地位。 这样一个大型投行出现问题,其影响简直就像是一枚金融核弹爆炸,受影响的何止是一两个公司。 同一时刻,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公告板突然全部变成刺眼的红色。 交易员麦克·奥布莱恩刚咬了一口百吉饼,就看到六合控股的股价像断线的风筝般直线下坠,顿时变的惊慌失措起来。 “耶稣基督,我的上帝!” 他对着电话大吼道:“全部平仓六合控股!现在!马上!” 一位白发苍苍的基金经理则是已经瘫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道:“完了,全完了……我的客户养老金全押在这家公司上了。” 纽约证券交易所内,六合控股的股票被疯狂抛售,交易大厅一片混乱。 与此同时,华尔街各大投行的分析师们紧急召开会议。 “六合控股的资产负债表突然恶化,这不对劲!” 高盛的一位资深合伙人拍桌而起,继续说道:“他们上季度的财报还显示现金流健康,怎么可能在三天内亏掉600亿?” 但没人能给出答案... 就连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政府和王室也都关注到了这件事情,他们的恐慌程度一点都不比这些投资者们小,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在三年前的那场旷世交易中,他们为了能避开李毅和华人商会的封杀令,选择和刚刚崛起的六合控股合作。 为了能让六合控股更快地接手港岛的那些优质资产,他们不惜由英格兰皇家银行、帝国第一银行等金融机构出面,向六合控股提供了总计1200亿美刀的低息贷款。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银行贷款中,85%是政府和王室出售港岛资产的钱。 虽然这两三年里六合控股已经还了一部分本金,还结算了不少利息,但依旧有近千亿美刀的贷款没有还清。 如果六合控股真的暴雷了,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于是乎,王室方面立即派出多名专业人员,前往六合控股集团了解情况。 对于大英王室的这种反应,佐尔斯早就预料到了,亲自在公司总部接待了这些人,并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交给了这些人,包括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现金流状况和市场估值等等。 在这些材料中,佐尔斯重点介绍了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明确告诉王室的那些人,六合控股虽然在这次股灾中损失了不少资金,但资产远高于负债。 现在他们只是缺现金流,再就是受股灾影响公司的估值缩水了一些,但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然了,单凭这些东西还无法彻底安抚好王室这些人,剩下的就要看六合控股的“诚意”了。 对于这些人,就没有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钱不够多。 在一番糖衣炮弹的打击下,英王室的那些人很快就满意的离开了,同时带走的还有一份大家都满意的评估报告。 而为了安抚英国政府和王室紧张的心情,也为了下一阶段的计划做准备,在一片混乱中,六合控股集团终于宣布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应对这件事情。 一时间,全球金融界从业者的视线全都聚焦到了纽约,聚焦到了六合控股的身上...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