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谋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5章 福报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皇帝喜欢韩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管自己让他做什么,好坏都是,他从来不会推拒,且会尽他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这会见他毫不犹豫谢恩,皇帝很是高兴。 众大臣虽知道韩崇此次回来皇帝定有封赏,只是没料到会那么丰厚。便是韩景乔都觉得诧异,何况别人。 韩景乔正要替韩崇拒绝,韩崇却是不等他开口便谢了恩。 他自己都应下了,韩景乔也不好再说什么。 大臣们免不得要恭贺一番,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他的婚事上。 此人虽然父母全无,可是他韩景乔的侄子,前不久又把他认为了义子,有些心思活泛的大臣当即就与韩景乔提起了亲。 韩崇一撩衣袍,噌的一声跪下了,大声冲着御案上的皇帝说道: “臣有个不情之请,请陛下成全。” “说来听听。” “臣与师妹自小青梅竹马,感情甚笃,本不应以此等私事搅扰陛下,只是...臣想请陛下替臣向师妹提亲。” “......” 韩崇没说错,他说的就是提亲而不是让皇帝赐婚。韩景乔的脸有如被人狠狠扇了几巴掌,变得通红,那些要与他结亲的大臣也噤若寒蝉不敢说话了。 在场的人哪个不是人精,韩崇一句话就表明了他与韩景乔关系并不好。 ‘既然如此,又为何会认韩景乔为义父呢?" 皇帝也没想到韩崇会让自己去替他向宁栖禅提亲,刚才大臣与韩景乔提亲的时候他是真担心韩景乔会给韩崇定下亲事。 他还要重用韩崇呢,不管他娶了在场之人谁家的女儿,都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他知道韩崇对他的师妹宝贝的紧,正好他的师妹只是个农户家的女儿。 与其如此,还不如成全了他的心意。 可是婚姻大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韩崇的父亲就站在这呢,韩崇不经过韩景乔却让他去提亲,不合常理。 所以皇帝不能说他早就知道此事,还得做做样子,正要装模作样问问有关他与宁栖禅的事,哪知不等他开口,有人先反对了。 “不行。” “不行。” “......” 一个是韩景乔,一个却是冯沅。 韩景乔反对大家还能理解,冯沅也说不行就令人费解了。 不光其他人不明白,皇帝也疑惑。 “冯卿为何说不行?” “陛下恕罪,臣想先问问韩都尉为何反对。” “结亲讲究的是门当户对,非是我看不起大郎师妹的出身,是事实如此。大郎与她虽是一起长大,可毕竟年少。就算那时两人的感情深厚,如今他们分别了这么多年,所见所识早已有了差别。 大郎是要上战场的,随时都有可能战死。他的娘子即使不需要与他一起上战场,至少也得是个性情疏阔之人,如此才能在夫君殉国后带着一家老小好好的活下去。 可是据我所知,她虽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一旦大郎有个万一,她肯定不会独活。这对大郎来说固然是好事,对她的家人却是何其残忍。” “......” 韩景乔看似句句在夸宁栖禅,实际上就是嫌弃宁栖禅身份低,可他偏偏说的如此大义凛然。 冯沅若是不知道宁栖禅是个什么样的人,恐怕也要像其他大臣们那样,尤其是那些个武将,夸韩景乔考虑得真周到。 ‘阿禅是如此灵透的一个人,岂是他嘴中只知儿女情长的小娘子。" 他没有经得宁栖禅的同意,本不想向世人公布她的身份。 没料到的是韩崇竟会当众让皇帝替他向宁栖禅提亲,如果只是韩崇一个人,冯沅觉得宁栖禅嫁给他也没关系。 可他父亲是韩景乔,不管韩崇认不认,这血脉关系是割不断的。 继母又是皇帝的女儿长宁公主,长宁公主什么性情,冯沅也有所听说。 阿禅若嫁入韩家,可有得苦头吃。 与其让她嫁入韩家不痛快,还不如找个普通的男人。 以阿禅的能力,即使嫁了人也能自己做主。.. 再说皇帝这会不知道宁栖禅是他的女儿,日后知道了呢,会不会怪他们欺君?所以他不得不将宁栖禅是自己的女儿的事说出来。 “都尉说的有理,臣也觉得此门亲事不妥。” “为何?” “因为韩都虞候的师妹也就是臣的长女,本名冯初诺。” “......” 冯沅此话一出,众人的视线全都黏在了冯沅身上,皇帝都有些惊讶。 “什么?宁栖禅是你的女儿?” “......” 冯沅闻言也惊讶了,皇帝是怎么知道韩崇说的师妹叫宁栖禅的? “此事说来话长,当年臣在幽州......” “......” 冯沅将当年的事仔仔细细说了个清楚,又将宁栖禅这些年在岭下村带着村民一起修桥、铺路做陷阱抵挡匪寇,收养了二十多个无家可归的孩子等等全都与众人说了。 “遗憾的是那些孩子在地震中或死或失踪,到现在也没消息。多半是遇难了,宁家也只剩下阿禅和她的养母钟氏二人。可她们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依旧乐观、积极生活。 阿禅每日给村民义诊、教孩子们读书,她说地震是天灾,谁也没法阻止。死去的人无法重生,活着的人更得好好活着,如此才是对那些遇难的亲人最好的安慰。” “说的好,一个小娘子竟有如此见识。我记得当时城中的瘟疫也是她的药方治好的,听说她还把朕赏赐给她的东西都分给了百姓。” “是。” “如此深明大义的小娘子,朕要见见她。冯卿,初一将她带来。” “臣遵旨。” “......” 宫中发生的事宁栖禅自是不知,回到家后发现又有人进了她的书房,她立即去找赵易商量村中安全防护的问题了。 次日一大早,钟氏从菜园子里摘了些菜回家,听到身后有马蹄声,回头去看,距离有些远看不清。 等人来到近前,钟氏才看清来人有点像是韩崇。八年多没见了,钟氏有些不敢确认。 韩崇却是一眼认出钟氏,忙跳下马来给钟氏问好。 “钟娘子,八年未见了,别来无恙。” “真的是你呀,几年未见,我都快认不出你来了。” “可您和几年前却几乎没变。” “怎么会没变,都满头白发了。你这是从哪来的,咳,看我一激动竟忘了这还在村口。走,我们回家再说。” “是。”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