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怎么就成F1车手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42:你们随意,我无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虽然秦淼在正常的大奖赛排位赛中,只要跑完了一个飞行圈,并且确定自己这个飞行圈的成绩可以晋级到下一个阶段之后,秦淼会当场下班。 但今天不同,毕竟这个冲刺赛周末少了一节练习赛,梅奔车队还有很多的数据没有收集到。 所以秦淼自己决定继续在赛道上多跑一段时间,也算是帮车队收集更多的数据。 秦淼也没有浪费自己全新的软胎,而是用一套旧的软胎在赛道上跑长距离。 然后在q1结束的时候,秦淼得到了一个对他来说的坏消息。 那就是c5的软胎,在巴库这条赛道完全就不能用。 这个配方的软胎拿来跑个排位赛那还没什么,这款最软的轮胎确实能够给赛车带来非常恐怖的单圈速度。 但问题是,这个配方的轮胎耐久度太差了。 就算秦淼跑长距离的时候跑得很小心,基本上每个弯道都在尽力避免轮胎的损耗,但是在赛道上跑了4圈之后,秦淼的这套软胎就进入了悬崖点。 就算算上刚刚跑的那一个飞行圈,这套软胎也就只能在巴库赛道上撑个6~7圈,轮胎的抓地力就会开始大幅度下滑。 要知道秦淼这还是排位赛的配置,赛车里也就只加了够赛车在赛道上跑5圈的油。 也因此,秦淼在正赛和冲刺赛的正赛阶段,没办法跑差异化轮胎跑法了。 就必须黄白一停或者白黄一停了。 而冲刺赛大概率是一套中性胎直接跑完。 实话实说,秦淼还是感觉有些可惜的。 很快q1结束,秦淼顺利晋级,他的那个成绩,居然还排在第三。 秦淼自己都有些不可置信。 不过随着排位赛来到了q2,秦淼发现特么这帮人怎么这么慢? q2的第一个飞行圈,秦淼的单圈成绩有所提升,来到了1:40.998。 直接杀入了1分40秒,关键是这一圈秦淼依旧有所保留。 秦淼当时想的还是,正常的跑完这一圈,刷出一个能稳进q3的成绩就行了。 然后秦淼发现自己又空降第一了。 最后还是q2的最后一个飞行圈,维斯塔潘刷出了1:40.822的成绩,秦淼最终才以第二晋级q3。 秦淼也是q2结束之后才突然意识到。 自己对于赛车的理解能力其实是要比围场内大多数车手都要强的,今天这场比赛所有人都只有q1一节练习赛来熟悉赛车,而自己一节练习赛除了对于赛车的极限有些模糊之外,对于赛车的调教是所有车手之中最好的。 不然不可能自己用着一直以来的大奖赛排位赛摸鱼跑法,可速度却要比他们快了这么多。 排除所有不可能之后剩下的答案再怎么令人不可置信,也都是事实。 那就是一节练习赛的时间并不能让其他车手找到最适合他们的调教设置。 几乎所有车手都是这样,就连维斯塔潘也不例外。 赢麻了啊! 而且经过两节排位赛的熟悉,秦淼现在对于自己这台赛车在当前调教设置之下的极限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知。 所以等比赛来到了q3,汉密尔顿根据周四早上的车队会议开始帮秦淼在发车大直道上拉尾流的时候,秦淼跑了这场比赛自己最认真的一个飞行圈。 再加上冲线之前吸到了汉密尔顿的尾流以及drs。 秦淼冲线之前的尾速直接就飙到了恐怖的339公里每小时。 这个时候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秦淼有汉密尔顿尾流和drs的情况下,就只跑了339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这就涉及到赛道布局的问题了。 巴库赛道的终点线和巴库赛道t1的刹车点中间隔了差不多300多米的距离,这段距离正常状态下秦淼是可以用来给赛车加速的。 但秦淼的飞行圈在他冲线过后就结束了,所以秦淼经过终点线之后也就提前松开了自己赛车的油门,没有去刷新自己的最高尾速。 自然尾速就没有那么逆天了。 最终秦淼q3第一个飞行圈冲线,成绩1:39.897。 突破了1分39不说,还比自己q2最快单圈的成绩快了1.1秒。 由此可见q1结束之后秦淼对雷耶斯说的那番话还真没吹牛逼,他还真没认真跑。 而不出意外的,秦淼q3的这个成绩顺利让他空降第一。 并且秦淼这个第一的位置一直保持到了q3停表。 第二的汉密尔顿速度虽然也很快,但是比起秦淼,汉密尔顿甚至都没有进入1分39秒。 老汉看到这个秦淼的成绩之后也是满头的雾水。 这小子怎么跑这么快的? 虽然老汉也知道14适合巴库赛道的赛道特性,但是你秦淼的速度是不是有些太快了? 一直等到排位赛结束之后,早上回到车队p房看秦淼的赛车遥测数据以及卫星地图的时候,老汉才看出了端倪。 秦淼的赛车加速能力与自己的赛车基本一样,也有可能强了一两匹马力左右,这算是正常的赛车引擎磨损带来的变化。 秦淼的赛车这两年下来汉密尔顿也研究过,秦淼个人的驾驶习惯特别好,基本上所有的操作都在最大限度的保护赛车的耐久性。 有些操作很复杂也很麻烦,但是秦淼用起来就像是本能一样。 汉密尔顿也尝试过秦淼的这种开车方法,但是投入的精力和得到的好处完全不成正比。 因为这百分之五左右的整体耐久性提升并不会对汉密尔顿在车手积分榜上的位置起到决定性作用。 索性老汉也就放弃在这上面死磕了。 忽略车辆性能上的差异之后,汉密尔顿发现秦淼在弯道的时候,过弯明显要比自己的驾驶更加极限。 很多汉密尔顿自己跑起来没有把握的弯道,秦淼跑得可谓是得心应手。 特别是第2计时段的城堡弯,也就是十分著名的iamstupid弯。 秦淼在这个位置就跑得特别的极限,入弯的时候左前轮擦着左侧护墙,出弯的时候右侧后轮甚至很轻微的蹭到了右侧护墙,虽然没有把护墙给带下来点什么,但是也在护墙上留下了擦痕。 也因此老汉得出结论,秦淼就是在所有人都因为练习赛时间的减少而对于赛车的熟悉程度大幅度下降,不敢追求极限的时候,秦淼一个人默默的在赛场上跑得特别极限。 在那些极限的弯道里硬生生的抠出了这么大的速度优势。 但老汉依旧有些不解,特么同样都是人,你秦淼是怎么敢这么跑的?真不怕撞了? ……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的赛道上,秦淼知道自己杆位带回了之后也是如释重负的长出了一口气。 秦淼在排位赛开始之前,还真没想过今天这场比赛自己能拿杆位。 毕竟秦淼自己也不太了解这台车的极限在哪里,在一些可以跑得更极限的弯道还是有些懦。 但没想到,其他人比自己还差。 也算是fia在无形之中帮了自己一把。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比赛的杆位是秦淼23赛季开赛以来,第一次在排位赛阶段获得杆位。 最终,周日正赛的起步顺位如下: 1:秦淼1:39.897 2:汉密尔顿 3:勒克莱尔 4:维斯塔潘 5:佩雷兹 6:赛恩斯 7:阿隆索 8:诺里斯 9:角田 10:斯特罗尔 排位的杆位和第2名是秦淼和汉密尔顿这件事其实没什么值得让人意外的。 毕竟两位梅奔车手的速度确实不错,而且梅奔的赛车也确实适合这条赛道。 但真正让人觉得意外的是,勒克莱尔居然拿到了第三,而红牛居然连前三都没有进。 等秦淼将车带回了维修区,停车准备接受采访的时候,看到旁边停了一辆红色的法拉利也是有些意外。 将车停好之后从车上跳下来,秦淼都没与自己的队友汉密尔顿多说什么,而是看着自己旁边的勒克莱尔好奇问道:“你是怎么跑赢红牛的?维斯塔潘和佩雷兹在赛道上都出现失误了?” 勒克莱尔一边脱掉自己的头盔一边翻白眼说道:“我就不能是靠自己的实力吗?” 勒克莱尔这还真不是装逼,他还真是靠着自己对于赛车更快的适应能力,以及对于赛道的熟悉拿到的这个名次。 有可能勒克莱尔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默默的将这条赛道的过弯练习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为了能让自己在排位赛和正赛阶段更加接近这条赛道的极限。 只不过让勒克莱尔有些无奈的是,尽管自己已经将赛车推到极限了,但是在赛道上,自己依旧还是跑不过梅奔的赛车。 梅奔这赛车的尾速实在是太快了。 甚至勒克莱尔的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如果自己和秦淼驾驶的是同样性能的赛车,自己未必会比他差。 …… 与勒克莱尔闲聊了两句,秦淼也就没管勒克莱尔了。 不管是运气好,还是法拉利的赛车在这三周的时间里带来的升级明显改善了法拉利赛车这个赛季性能上的不足,都不是现在的秦淼需要关心的。 称重,领奖,给小轮胎签名。 这一套上个赛季秦淼都体验烦了的流程,这个赛季是第一次体验,也算是别有一番感触。 完成了赛后采访之后,秦淼也没去庆祝,而是回到了车队p房看自己的排位赛遥测数据去了。 毕竟明天还有一场排位赛要跑,这个时候早点将自己赛车的极限摸透,明天的冲刺排位赛自己肯定就会更轻松一点。 速度也能更快。 毕竟明天的冲刺排位赛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明天冲刺赛的完赛名次。 在那样的比赛里,如果你没有十足或者百分之百的把握,没人会在那个阶段冒着车损尝试去超车的。 不过无论如何,周五的梅奔也算是大获全胜,两位梅奔车手周日发车包揽头排。 周六,冲刺排位赛和冲刺赛开始的日子。 早上的赛前车手会议上,托托就亲自告诉两位车手:“冲刺赛的积分有限,我们的主要注意力不能放在这场比赛上面,所以冲刺排位赛阶段,尽量不要造成车损,毕竟这时候如果出现了车损,在周日的正赛会罚退的。” 两位车手均表示理解。毕竟站在车队的角度考虑,这8个积分对于车队的总排名和车手在积分榜上的位置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与其为了这八分拼死拼活还不如直接开摆,能拿到积分乐呵一会儿,拿不到也不可惜。 因为周六就算是一个独立的小型大奖赛,所以今天这场比赛开始之前,围场内的所有看台都坐满了。 街道两边的建筑物上也是坐满了人。 可能fia改制就是想要看到这样的盛况吧。 不过有一说一,fia的做法确实让阿塞拜疆大奖赛的门票大部分都被销售一空。 至少周五和周六的普通门票不像是寻常的大奖赛周末那样还有剩的。 来到围场之后,秦淼的大奖赛周末流程一切照旧。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冲刺赛排位赛。 有了昨天那次排位赛的熟悉,秦淼现在对于自己赛车的调教设置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但还是那个问题,因为一次练习赛的时间有点太少了。 所以秦淼回过头来的时候发现自己一练阶段拿出来的赛车调教还是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赛车的整体平衡性还是可以根据调教改善一下的,尾部的下压力太低了,如果将尾翼攻角提高两度左右,赛车的整体平衡会更好。 而尾翼攻角的增加并不会过度影响14的提速,但是却能给14在加速阶段提供更高的机械抓地力。 整体来说后者给赛车提供的优势是更大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调教细节,林林总总算下来,秦淼觉得自己的单圈速度还有0.1秒左右的提升空间。 别以为这0.1秒不多,实际上,到了秦淼他们这个程度的车手,圈速都是0.1秒0.01秒的扣,他们的成绩都是积少成多抠出来的。 但比赛开始之前看到了汉密尔顿的赛车调教设置之后,秦淼的内心就平衡了,因为老汉的调教设置比自己的更差。 虽然两人的驾驶习惯不一样,使用的赛车调教也不一样,但两人的赛车性能是一样的。 两人的驾驶习惯也类似,所以自己与汉密尔顿的调教大部分时候都是触类旁通的。 也因此秦淼也看得懂汉密尔顿的调教设置,而汉密尔顿自然也能看懂秦淼的调教设置。 而正巧,这俩人的调教设置是共享的。 带来的后果就是,老汉周六来参加冲刺排位赛的时候,满脸都是愁容。 这场大奖赛自己好像又跑不过秦淼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