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一章:张桂芬管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如果换做旁的女子,比如广云台的那位魏行首,定是会应了卫渊的要求。 但张桂芬不是旁的女子。 卫渊这时才真正庆幸,他娶了张桂芬为妻。 这个庆幸,并非是因她的家世背景,只因她是张桂芬。 她亲自服侍卫渊穿衣,这也是她第一次为别人穿衣,虽然略显笨拙,但卫渊很享受此时此刻。 有婢女上前来,想要代替张桂芬为他穿衣,但是都被他拒绝。 待卫渊穿好衣衫,她又亲自为卫渊束发,将每一缕发丝都如若珍宝般的,整齐的束在一起。 因此,卫渊还有所感慨道: “以前我总是想着要将卫家兴盛,可极少感到什么是‘家"。” “桂芬妹妹,此生娶你为妻,当真幸甚。” 张桂芬笑道:“我若每日伺候你宽衣穿衣沐浴洗漱束发,你是不是每日都要这般想?” 卫渊点了点头。 张桂芬只是笑着,不再言语。 待卫渊收拾利索之后,本要与她一同用早膳。 但张桂芬以还未收拾妥当为由,让卫渊先前去大堂那边用膳。 待卫渊前脚刚走,她又回到床榻前,看着褥单上的点点梅花,不由得俏脸一羞。 宝珠跟在她的身后,低头问道:“奴婢将这褥单洗了吧?” 张桂芬将褥单扯下,亲自叠了起来,放在了一个空荡的箱子里好生保存,语重心长道: “你换个新褥单就是,这个交给我,你不用管。” 宝珠作揖道:“是,姑娘。” 张桂芬微微皱眉道:“以后不要再叫姑娘,要叫夫人。” 宝珠眨了眨眼睛,显得很单纯道:“可是.这里只有奴婢与您” 张桂芬道:“那也不行。” 宝珠连忙道:“奴婢记住了。” 随后,张桂芬才去大堂那边用膳。 却见卫渊一直在等她,“收拾好了?” 张桂芬点了点头。 卫渊又道:“用膳吧,待会儿去了祠堂以后,你再回屋歇会,我去准备回门之礼。” 张桂芬道:“这些琐事交给我就好,官人只管忙自己的。” 卫渊笑道:“回门之礼乃是大事,怎么能是琐事?” 张桂芬道:“官人如今贵为侯爵,又执掌荡虏军,位高权重,家国大事,才是官人应该去关心的。” “今后哪家婚嫁,要备什么礼,或是走亲访友,家里诸多之事,都无需官人操心。” 卫渊愈发觉得张桂芬贤惠, “回门之后,朝廷里有不少事情需要我去处理,每日陪你的功夫较少。” “我知你喜欢打马球,想去的时候就去,或是让明兰那丫头来陪伱。” “不要觉着已为人妇,就处处约束着自個儿,咱们家才没那么多规矩道道。” 贴身伺候他许久的丫鬟田蓁也是一脸嬉笑道: “老爷说得对,姑娘哦不,夫人,咱们家确实没那么多规矩,您尽管原先怎样,现在就怎样。” 此前,这田蓁也是伺候过张桂芬的。 卫渊方才所言,张桂芬听了没什么。 但主人用膳,何须你一个丫鬟多嘴? 张桂芬深深看了她一眼,语重心长道: “你要不坐下来吃点?” 田蓁连忙摇头,“奴婢不敢。” 张桂芬正色道:“还知道自己不敢。” 田蓁瞬间脸色一白,欲要跪地认错。 张桂芬向宝珠使了个眼色,宝珠瞬间就将她搀扶起来,不让她跪下。 “我也只是个玩笑,你别往心里去。” 张桂芬淡淡说着。 那丫鬟无论伺候过谁,昔日无论与自己关系有多好,但该教训时,仍是要去教训。 不然,若让旁人知道,还以为堂堂侯府没个家教。 这是张桂芬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卫渊见她几句话就将那丫鬟吓个半死,笑道: “这府里多数下人都是由岳母大人一手安排,张嬷嬷管着。” “但你没来时,她们毕竟是自由散漫惯了,一向都是有什么说什么。” “对此,张嬷嬷也说了我好几次,说我这样不行,会惯得下人没了规矩。” “今后,这事就劳烦桂芬妹妹了,我也懒得操心。” 可能是‘桂芬妹妹"这几个字眼叫惯了。 所以,卫渊还是很少会说出‘娘子"等诸如此类的言语。 张桂芬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卫渊道:“我想起一事,如今我被官家升为侯爵,虽然不是世袭,可好歹也是侯爵。” “按照规矩,需要在家中摆个流水席,你觉得要不要摆?何时摆?” 张桂芬想了想,道:“这些事官人做主就好,不过官人既然问了,那我就说说。” “成婚时排场太大了些,纵然官家现在不觉得有什么,可我们若是再摆流水席,不免会让官家觉得咱们太张扬了。” “不如就等这个月过去,待到月末,再请一些亲朋好友到家里聚聚就是。” 卫渊点了点头,“我去东南时,听说你为兆远说了门亲事?可定下日子了?” 张桂芬连忙道:“自官人回京后,我本想着找个合适的时机,向官人说说此事,可一直都没找到机会。” “我与大姐的意思是,待回门以后,就商议着准备此事,官人以为如何?” 卫渊道:“这事你与大姐做主就行,兆远兄弟是个苦命的,如今业已立,也该成家了。” “尽早办,我担心” 张桂芬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林兆远的母亲病情又恶化了, “听说当初雁门之战时,是兆远兄弟不远万里的跑到扬州送家书?” 卫渊摇头道:“不过是外人谣传而已,真正送家书的人是李川,不过兆远也是斥候出身。” “代州一战时,李川带着人出关刺探军情,被辽贼擒获,当场自绝身亡。” “我在忠烈寺那边为李川兄弟置了牌位,逢年过节时,只要大牛我们几个在京中,都会去问候问候。” 闻言,张桂芬面色一肃,“理当如此,这位李川兄弟,当真是一位好男儿,可惜.” 卫渊叹道:“行军作战,哪有不死人的?别说李川,哪怕是岳父大人出征,身为统率三军的主帅,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够毫发无损。” (橘子作者:之前做人物大纲时,忽然发现将李川忘了,如今只能这样和谐掉,不影响阅读,万分抱歉,今后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用完早膳,卫渊就带着张桂芬去了侯府里的祠堂。 这间祠堂肯定是无法与忠烈寺相提并论。 但考虑到,若是逢年过节,因为一些事情抽不开身,无法前往忠烈寺,所以又在家中弄了个小祠堂。 张桂芬来到祠堂的那一刻,看着卫氏列组列宗的牌位,总是觉得那些祖宗们也再盯着自己看。 好像就围在自己四周,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感觉。 过了会儿,张桂芬才觉得是错觉,索性不再理会。 随后,他亲自点燃祠堂里的每一根蜡烛,与卫渊跪在一起,看着眼前的牌位,双手合十, “公公婆婆在上,不肖儿媳桂芬,给二老敬茶了。” 说罢,她轻轻将茶水倒在地面。 卫渊父母早去,大婚第一日敬茶这个环节,就只能来祠堂了。 当张桂芬磕头的那刻起。 从祠堂外突然刮来一阵微风,让人自感一阵清爽。 被张桂芬亲自点燃的烛火,于微风中轻轻摇曳着,像是一个个小精灵似的,在欢欣雀跃。 张桂芬敬茶之后,又朝着卫氏列祖列宗三跪九叩, “祖宗在上,不肖晚辈卫张氏给列祖列宗磕头了。” 刚说完。 又有微风吹来,烛火再次摇曳,似乎随时可灭,但就是未灭。 待张桂芬与卫渊起身准备离开祠堂时。 不知为何,张桂芬突然打了个寒颤。 卫渊连忙询问,“怎么了?冻着了?这祠堂里确实有些冷。” 当他说完这句话,张桂芬任何的异样感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心旷神怡,说不清道不明。 反倒是卫渊觉得脊背发凉。 好像是卫氏的列祖列宗在怪罪他,为何将这祠堂弄得这般阴冷,若是冻到了卫家的好媳妇,必拿你是问! 张桂芬摇头道:“官人别担心。” 卫渊点了点头,刚一脚踏出祠堂时,却突然被祠堂门槛给绊倒,差点儿就摔了个狗吃屎。 见状,张桂芬连忙搀扶着他,“官人没事吧?” 卫渊摇了摇头,看着祠堂门槛,暗自皱眉道:“明明有留意啊。” 待二人走了以后。 祠堂里每一根蜡烛上的火苗,仍是微微摇曳着,似是在欢舞。 —— 午后,卫渊前去寻大牛等人的空档。 张桂芬一直在与张嬷嬷看侯府的账本。 若是遇到不懂得,张嬷嬷总会耐心的解释。 毕竟张桂芬也算是她从小看到大的。 自家姑娘做了这侯府的女主人,她比谁都要高兴。 “嬷嬷无论管账还是管家都有一手,若是没有嬷嬷您操持,只怕这府里,还不知要乱成个什么样子。” 张桂芬很满意,最起码,家里的账本,在明面上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有很多暗地里的账,嬷嬷不知道罢了。 那是张桂芬以后要操心的事。 张嬷嬷笑道:“能得夫人您一句夸赞,老奴是打心里高兴,这一恍惚,夫人也成了家,老奴这心里,真是” 说着说着,眼眶里竟是有泪花在盘旋,似是要哭出来了。 张桂芬连忙道:“您要是再这样,连我都要掉泪了。” 张嬷嬷连忙擦了擦眼睛,笑道:“老奴这是高兴。” 张桂芬道:“今早我与侯爷用膳时,蓁儿那丫头忒没规矩了些,我与侯爷用膳,她竟是敢插话,想来平时在侯爷身边也是如此?” 田蓁曾是她的贴身丫鬟。 张嬷嬷一脸尴尬的点了点头。 由于她与那叫蓁儿的丫鬟,都是从张府里过来的。 所以,张嬷嬷平时管教婢子时,对蓁儿平时所作所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桂芬语重心长道:“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今后嘱咐府里的下人,谁若敢再没规矩,一律乱棍打死。” 打死? 张嬷嬷有所惊骇。 这位自个儿从小看到大的姑娘,平日里是极为与人和善的。 没想到,做起事来,竟是与老夫人一般无二,同样的雷厉风行。 “是,老奴记下了。” 张嬷嬷恭敬地说道。 张桂芬道:“从明儿个起,由宝珠跟着老爷,让蓁儿先留在我身边,我先教她一些规矩。” “从我这里出去的丫鬟,照顾我时用几分心思都罢,但若是伺候老爷,不能以十全心思,休怪我不认旧情。” 说罢,她又下令,让蓁儿跪在自己屋前受罚,同时,让府里所有下人都来观看。 张桂芬嫁给卫渊,上无公公婆婆,按理说,只要过来就能直接管家。 但是,她的母亲考虑的实在是过于周全。 侯府里管事的,几乎都是从张府过来的人。 其目的,就是要让张桂芬过来以后,可以省事许多。 但那些人,自持是国公府的老人,来到这侯府里,处处都高人一等,张桂芬又岂能不知? 今日那田蓁所犯之错,本是一件小事。 可张桂芬担心,长此以往下去,那些下人们,在自家夫君面前,也摆出国公府出身的谱该怎么办? 也必须要让那些过来的国公府老人知道一件事,无论国公府还是侯府,谁若想摆什么谱,那便狠狠罚之! 蓁儿体质柔弱,跪地上不足半个时辰,便已然有了种要昏厥的意思。 见状,张桂芬觉得差不多了,手持利剑,让宝珠弄来一根木棍,便走出屋子里,看着站成数排的侯府下人,大声道: “你们有些是出身于国公府,有些是被买来到这里,可今日我要说的是,无论你们之前在侯府,在这个家如何,我都不过问。” “但从此以后,谁要是敢做出有辱我卫家门楣,不懂规矩的事情,形同此木!” 说罢,张桂芬一剑落下。 她们赫然见到宝珠姑娘拿来的木棍,已经一分为二,见状,众人无不胆颤心寒,纷纷作揖道: “请夫人放心,奴婢们明白了。” 张桂芬一脸肃然,“大声些!都没吃食还是如何?!” 众人顿时又大声道: “夫人放心!奴婢们明白了!” 见状,张桂芬才让田蓁起身,待众人退下后。 张桂芬才看向膝盖已经跪得浮肿的田蓁,语重心长道: “你曾是跟在我身边的老人,我今日罚你,一来是你犯错,二来是若不罚你,那些国公府出身的老人们,便事事都是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 “这是上好的药膏,你回去之后涂一涂,听说你家中有个小弟,正缺活计,我让他去一间铺子里当伙计,多劳多得,也算是给他个可以安身立命的机会。” “切记,若在犯错,你便收拾东西,滚出侯府!” 原本心存怨念的田蓁,此刻就只剩下感激涕零,接过药膏,连忙恭敬作揖道: “奴婢明白了。” 张桂芬点了点头,吩咐宝珠,道: “今后府里的婢子们,由你来管。” “告诉府里的下人,我张桂芬行事,一向恩怨分明,有过必罚,有功必赏。” “这两日因我与侯爷成婚之事,府里上下操持得当,一人赏二两银子。” “但若今后犯错,就滚出侯府或是乱棍打死。” 一旁站着的张嬷嬷听到这话,瞬间瞠目结舌。 这哪是管家啊? 是将国公爷管理军队那套方式给拿来了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