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双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七章张汤的厉害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收集情报,逮捕、审讯、巡查缉捕的权限。 廷尉府的权利之大,相当于明朝时期刑部和锦衣卫的总和。 值得一提的是,数百年后,东汉末年时期,那位挟天子以立诸侯的曹操,在打赢官渡之战,击败袁绍之前,他的官职就是廷尉。 当然了,那个时候的廷尉,改称司空了,曹司空的外号就因此而来。 或许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司马懿、司马昭后来,也做过司空。 咳咳咳,话题越扯越远了,拉回正题吧。 韩安国久经官场,并不是个善茬,他虽说是看不上张汤,但谨慎起见,还是安排了专人监视。 总而言之,韩安国从表面上来看,实力上可以碾压张汤。 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张汤依然能打败韩安国,那是因为他还有一位盟友。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桑弘羊。 桑弘羊,河南洛阳人,九卿之一的大司农。 桑弘羊的文学水平很一般,运气很好,理财能力也很不错。 桑弘羊出身于商人家庭,汉景帝时期,年仅十三岁的他,以精于心算会计之数,入侍宫中。 之所以说他运气好,是因为在汉朝,御中是个不错的官职,离皇帝最近。 平日里不仅可以狐假虎威,而且。如果运气好,摸准了皇帝的脾气,没准还能官运亨通,一飞冲天。 不过,桑弘羊的这份待中工作,没干多长时间,就被派到南方去了。 因为,当时的南方还没有完全开放,待在这里的人,都是一些混的不好的人。 所以说,桑弘羊这是得罪人,被发配到南方了。 桑弘羊在南方,老老实实的种了几年的田,这段经历,最终成就了他。 因为正是在那个地方,这位年轻的待中,开始了他自己的奇迹人生。 在满是泥水的稻田之中,桑弘羊懂得了平民百姓的生存法则。 而商人的欺诈,小吏的剥削,也让他了解到了计量单位不统一的害处。 在经历了几年的艰苦洗礼后,那个傲视天下的少年天才,已然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精通农桑财务的实用性官员。 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坐上九卿之一,大司农的最主要原因。 在汉武帝大力支持下,他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当世最先进的经济政策。 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为击败匈奴帝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话归正提。 其实,张汤从人品上来说,是一个坏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酷吏。 他是帝王的一条狗,是汉武帝刘彻的一把利剑。 但是,作为一个没有底线的人,他能够干到九卿这个位置,说明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才。 即使是他的人品不好,但是他能力不可否定。 为了扳倒身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韩安国,张汤所设计的计划是这样的。 他准备告韩安国的黑状,罪名是韩安国畏惧匈奴,身为三公之一,却和匈奴内外勾结,背叛大汉。 这种攀咬式的诬告,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一点都不简单。 自古以来,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死在了小人的诬陷之下。 韩安国不是吃素的,身为老狐狸的他,自有其心机和城府。 张汤这边,刚发动攻势他就得到了消息,然而,他的反应,却让人感到十分的怪异。 他不但没有选择马上反击张汤,居然也没有,上书澄清自己的嫌疑。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诡异的情况,是因为韩安国他的手中,握有绝对的王牌。 只等着张汤最得意忘形的时候,他再拿出这张王牌绝杀! 凭借着这副底牌,韩安国相信他会取得胜利。 而到了那个时候,对方原本的凌厉攻击,将是对方自己给自己准备的上吊缰绳。 韩安国的想法看上去是正确的,实际上是错误的。 胸有成竹的韩安国,没有想到,他所隐藏起来的这张底牌,有着两个致命的漏洞。 他并没有察觉到汉武帝刘彻的真正态度,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低估了张汤的能力。 作为汉武帝刘彻,对大汉内部的一把利刃,张汤的能力可是很强的。 事实上,韩安国所隐藏的那一张底牌,他早就隐隐猜到了。 但是,他仍然敢在此时,上书攻伐韩安国,是因为他已料定,韩安国如果不扔出,他那张底牌,尚有变数,如若扔出,则必败,无疑! 元光二年,五月二日。 大汉朝廷的朝局,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韩安国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等待良久的机会终于到来。 他当即拿出早就搜集好的证据,以张汤屈打成招邑东王刘相的铁证,开始全面反击,但却就此掉入了陷阱。 张汤屈打成招刘姓蕃王,这是西汉开国以来刑狱方面最大的丑闻。 亲手揭发这一件事情的韩安国,十分的得意。 他正静静等待着某人的入狱罢官。 事实证明,这次朝廷中枢的办事效率,相当之高。 没过多久,某个人就罢了官,入了狱。 不过这个人,不是张汤,而是韩安国他自己。 元光二年,五月八日。 廷尉府的人,带着一张圣旨,查封了韩安国的御史大夫府。 他们送给韩安国的见面礼,是一副有两个木板制成的木枷锁。 然后,他们对着一脸茫然的韩安国,大声的传达了汉武帝刘彻的圣旨。 “经调查,邑东王刘相自辨其罪,对于张汤的判决,并无异议。” “责令韩安国收监,问罪!” 失魂落魄的韩安国,精神显得有些恍惚。 他无法理解为何事态竟然发展成了这般地步。 不知不觉间,他竟背上了“诬告者”和“伪证者”的双重罪名。 要不是因为邑东王刘相方面的证据,是他亲自收集的… 他还真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手下那帮无用的废物给坑了。 其实啊,韩安国不知道,张汤屈打成招邑东王刘相的事情,的确是真的。 邑东王刘相也确实对张汤,恨得咬牙切齿, 欲食其肉,而寝其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