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还是一篇水仙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5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他呼出口气,往后一靠,直接倒在了从背后圈着他的燕奕歌的怀里,有点难受地缓缓舒展了下自己的筋骨。 燕奕歌一手搂着他腰腹,另一只手压在他的心口,铄石流金的内力再度运转,但不是往易淮体内输送,而是从表面开始去缓解他骨子里的酸胀感。 不适和舒坦在交织着拉扯易淮的神经,让他抑制不住地轻颤,手指也紧紧攥住了燕奕歌的胳膊,指关节既绷出了白,也泛起了点浅粉。 燕奕歌望着他这副模样,舌尖不由扫了下上唇,有些难耐地垂下头,在易淮的渗出了点薄汗的额角落下了轻吻。 他是有洁癖的,可对自己,洁癖不仅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还有些令人头皮发麻的诡异动作。 比如此时,燕奕歌就有点控制不住地低着头,继续在上头落下细细密密的吻,同时也将那一点湿咸的液体蹭到唇缝中。 易淮能够感觉到另一个自己传递来的情绪和谷欠念,他实在是有点脾气了,干脆咬着牙把手抬得再高点,拽住燕奕歌的衣襟,将人扯下,然后张嘴一口咬在了他的颈侧。 没收着力的一口,自然是见了血,刺痛让燕奕歌眼尾轻轻抽动了下,同时也是轻呼出口浊气,压在易淮心口上的手往上走,虎口卡住了他的下颌,将那截细长白皙的脖子扣在掌心里。 易淮抬眼看去,就见另一个自己的眸色暗得幽深,像是层层压抑的阴云翻涌着危险的雷电。 他却不怕,还凉凉道:“我在这儿难受,你在那想些不干净的…你对得起自己吗?” 就是说话的声音因为被卡住了,所以显得有几分含糊。 燕奕歌面不改色:“帮你转移注意力。” 易淮呵了声:“别给我添乱。” 燕奕歌弯弯眼,垂首轻蹭了他一下:“感觉怎么样?” 知道他在问什么,易淮又舒展了一下五指:“身体明显轻松了些…我能感觉到体内的内力有多磅礴,还有应该不是错觉。” 他的五感似乎也跟着变得清明了许多。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不能说是瞬间变得超出常人多少了,但就是有一种感觉空气都有些不一样,仿佛能捕捉到很多之前还捕捉不到的东西,但又似乎只是他想太多。 易淮蠢蠢欲动:“来打一架试试。” 燕奕歌没拒绝,他带着易淮起身,理了理他被自己揉乱的衣襟:“去院子里。” 在屋子里打容易打坏东西……也有可能会直接拆了房子,动静太大。 但他们在院子里过招的动静还是吸引到了薄柿过来。 易淮手里拿着薄柳,燕奕歌没再用树枝,而是用着那把缠丝绕。 他前两天用缠丝绕琢磨出来了一招,到现在还没有取名字。 那一招起时,软剑如同丝绸般在人的视觉下蜿蜒漂移,但其实是速度到了极致刺出残影。 易淮知道燕奕歌是怎么出招的,但真正应对起来,还是有点狼狈。 ……看样子他的五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强化。 那那种“清明”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意思? 燕奕歌没走完这一招,就改势收招,换易淮进攻。 本尊身体的内力确实又深厚了几分,而且这样“拔苗助长”的修炼方法,并没有让其虚浮动荡,反而格外扎实。 是因为阎王追命?还是因为铄石流金? 又或者两者都有? 易淮是怀疑阎王追命恐怕不只是一种毒,而是一种特殊的药。 既是改变人的体质,也是修习这门内功的基础。 易淮再用了他从那套刀法中将他觉得有些繁琐的地方刨除,慢慢琢磨出来的基础,这一套易淮觉得不仅是刀法,还能是剑法、拳法、掌法、枪法……就像是莫报秋所说的那般,只不过莫报秋说的是内力——“海纳百川”。 易淮将其称为“百川入门”。 他的内力到了第四层,走这一套就更加行云流水,动作间,他明明没有在剑上附着内力,却隐隐带动着空气在躁动,连同燕奕歌体内的内力也跟着有些跃动。 薄柿在廊下看着,微微睁大了眼睛。 易淮走完这一套后,他们也没再继续。 燕奕歌收起了软剑,走了两步到易淮跟前,替他拢了拢随风飘散的发丝。 易淮勾了勾唇,不需要多言,自己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 而薄柿则是缓缓朝他们走来:“庄主。” 燕奕歌还在给易淮梳理方才动作时杂乱交错在一块儿的头发,所以是易淮偏头看过去:“怎么了?” “…您方才那套剑法好生神奇。” “我也觉得。” 易淮看了眼手里的薄柳:“是别人教的,我总觉得里面还有些秘密,只是暂时还没解出来。” 薄柿有些不可思议:“这世上居然还有比您厉害的剑术天才?” 易淮默了下:“……我虽然很厉害,但也不至于说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哪怕他很早就知道薄柿他们有些过度推崇他,现下听到薄柿这么说,还是有点沉默。 他们聊着闲话时,大门又被响器叩响。 易淮看向燕奕歌,燕奕歌已然放下了手:“我去看看。” 易淮和薄柿去都得戴个面具,还是燕奕歌去最快。 他去了后,易淮把薄柳收鞘,活动了一下筋骨,那点不适感还有些残存在他的身体里,让他实在不太舒服。 燕奕歌的动作很快,心声立马就来了:“阿淮。” 他说:“是听风堂送来的帖子,邀我们大寒那日去听风堂组织的腊八会。” 易淮稍扬眉,还没说什么,就听燕奕歌又催了他一句:“你先回屋里。” 他微顿,失笑地勾勾唇,顺从地进了屋,同时也是在心里道:“感觉这场腊八会还会有很多江湖人到啊。” 燕奕歌嗯了声:“大概率是听风堂替朝廷敲打一下。” 年关将至,龛朝最注重年节,自是不希望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人在京中闹事。 至于去不去…… 两个易淮是一样的犹豫。 “去吧。” 最后在片刻思考后,易淮还是道:“正好看看京中有多少江湖人。” 而且他有种直觉,他还是去一趟比较好。 于是到了大寒那日,即便风雪有些大,但他们还是出门了。 听风堂派了马车来接,虽然只有一辆,却也足以表现出重视。 薄柿一开始没进车内,而是和车夫一起在车架上,还是易淮喊她进来,她才坐进去。 易淮也没说什么多的,但薄柿明白。 庄主的心总是软的,不然淮水山庄那三十九个不擅长武功的人又怎么会在他身边做事。 包括她也是。 都是易淮心软的结果。 听风堂的腊八会在郊外的乔云山举办,那儿还有个乔云观,规模不大,但香火还可以。 今日大雪,上山的路实在是有些不好走,进出城的盘查也要更加严格了,车夫还是出示了听风堂的令牌才免于盘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