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原子的星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李光彩和“光彩杯” 第11章:“稻花鸡”案(4)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记录在案。”执法官对书记说完,又问王:“被告还有没有证据?” “没有了。” 执法官又拍下惊堂木:“法堂调查完毕。原告,陈述你的理由。你要说明:有什么异味、人吃了会怎么样。” 张守庆沉吟片刻,说:“我只觉得有异味,但不知是什么,也不知人吃了会怎样,我只是担心如果东西不正,会引来莫名的病症,甚至引发传染病。” 执法官问:“那么多食客一致认为没有异味,你却说有、又拿不出依据。原告,你必须拿出能让本执法信服的理由来,否则本执法不支持你的状告。那样,你有可能承担诬告的罪名。” 张守庆一字一句地说:“我相信那些食客所言不假,但这只鸡里的异味很重、绝对有古怪。他们觉不出来,但我能强烈感觉到。我是药师,本来对异味的感知优于常人,况且,论辩味的本领,不是自夸,我在药门也是数得着的。”顿了顿,突然朗声道:“我张守庆虽不能代表药门,但我今天以药门弟子的名义发誓:这个菜有异味、有古怪!在没有查清原因之前,“望闻香”不能开业!” 张守庆说得郑重,大家也频频点头。是啊,不管是王怀有意还是无意,万一有什么不对路的东西掺进食物、引发传染病怎么办? 执法官对王怀说:“被告,对原告的陈述,发表辩护。” “是!”王怀恭敬地行完礼后,神情变得有些激动:“执法官大人,我“望闻香”虽不敢说有多大的名声,但好歹也是两百年老店。两百年来,不敢说菜做得合口、但敢说从未被人指责过有古怪,自开店以来从未有过!把菜做出异味出来,绝不是我们商人的本意,我们不会这么做。 “我本人非常敬重张师傅,张师傅为人耿正有口皆碑,我相信张师傅绝不会无的放夭、无端指责小店。同时,我更敬重药门、更相信药门师傅们的辩味能力。但是,张师傅对他的状告拿不出任何依据,到底是什么异味、到底有什么古怪?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说以药门弟子的名义发誓。被告认为仅凭药门弟子的身份不能支持状告。 “另外,张师傅还当众问我们菜里是不是放了三叶树,三叶树是禁物,这个罪名担当不起,请执法官大人还被告一个清白。” 王怀声音一落,堂下的嗡嗡声响起。执法官一拍惊堂木:“传“知味斋”老板孙二娘。现在休堂,待孙二娘到来之后继续开堂。” “恭送执法官!”在原告被告的叉手礼中,执法官转到后堂去了。 执法官一走,堂下开了锅、鼎沸之声四起。 有人说好端端地,“望闻香”放什么异味啊,还想不想做生意了?不可能不可能; 另有人说,药门的张师傅那为人没的说,他说有古怪那肯定有古怪,别跟我讲那些老食客为什么吃不出来,那要能吃出来“望闻香”岂不关门了? 一人问为什么要传“知味斋”的孙二娘过堂,另一人马上说你笨啊,那孙二娘自从十几年前从父亲手里接过“知味斋”,就一直在仿“望闻香”的招牌菜,有一个仿一个,叫她来分辨是最恰当的了; 旁边有人说,其实“知味斋”仿的菜已经不错了,尤其那“稻花鸡”,其色香味不逊于“望闻香”的了。他的话音还没落下,立刻被身边的人喷了一头口水:什么什么?“知味斋”的“稻花鸡”不逊于“望闻香”的?告诉你差老鼻子了!你什么品味啊…… 李光彩对胡自在说:“这法堂,挺像回事嘛,先举证质证、后辩论,最后是不是还有最后陈述啊。” 胡自在眯着眼睛瞧了李光彩一阵子,才说:“这你也知道啊,高中的课程好像没有这些内容吧。” 李光彩用右手食指蹭了蹭鼻子、嘿嘿一笑:“我老爸就是律师。对了,孙二娘?这名字起的……莫非这里的人不知道《水浒》?” “知道。四大名著书店里都有卖。孙二娘真名叫……没几个人能记住,她就故意这么叫,广告效应嘛。” 孙二娘来了,在惊堂木声中,法堂继续开堂。 李光彩看那孙二娘,好似二十来岁的样子。可刚才听说她接父亲的班都有十几年了,不会吧。他低声问胡自在:“这孙二娘高寿?” 胡自在说:“总有四十多了吧。” 保养得可真好啊。 孙二娘走上法堂,先恭敬地给执法官行了礼、又给张守庆行了叉手礼,才向王怀道了个万福。 执法官道:“孙二娘……呃你的实名……”执法官突然发现,他传来的人居然还不知道名字。 孙二娘说:“民女实名孙尚梅,不过有十几年没人叫了,就连民女的夫家也只叫民女二娘。” 执法官说:“孙尚梅,今天传你来,是让你辨别桌子上的这道“稻花鸡”是否有什么不同之处。你必须如实告知。本执法提醒你,法堂之上如有谎言,是要承担罪责的。你可否听清?” “民女听清了。” 执法官:“现在转入调查程序,孙尚梅,你且上前辨别。” 孙尚梅走到“稻花鸡”前,先过看过,然后接接过差官递来的一双筷子、背着众人斯斯文文地尝了一口,就回到证人的位子,不紧不慢地说道:“回执法官,这道“稻花鸡”和平日里的没有任何不同。” 执法官问:“你只尝了一口,就能确定?” 孙二娘浅浅一笑:“如果不是法堂,民女连尝都不用尝、就能确定。” 执法官:“原告,可否有话要问证人?” “有!”张守庆说完,转向孙二娘:“孙老板,如果这只“稻花鸡”调整过用料,比方说花椒比平时多了那么一点点,你能否辩出?” 孙二娘还是浅浅一笑:“张师傅,至少十三年来,“稻花鸡”没有调整过用料。任何用料也不会多一点点、也不会少一点点。” 张守庆:“孙老板,请回答我的问题。” 孙二娘:“张师傅,民女肯定地回答:只要用料略有变化,民女就能发现。” “孙老板莫非对辩味有擅长?” “不敢。只对调料有些收获,但不敢说擅长。” 张守庆问:“如果“望闻香”别的菜调整了用料,孙老板也能辩出?” 孙二娘谦虚道:“不能。但“望闻香”的六道招牌菜如果调整了用料,民女一定能辩出。” 她见张守庆有些不信的样子,说:“就拿这道“稻花鸡”来说,全部用料为盐、老抽、姜片、葱段、八角、香叶、淀粉、芝麻、花生油、白糖,共十味。”她又浅浅一笑:“没有花椒。王老板,民女说得可否正确?” 王怀说:“正确。” “可否有遗漏?” “没有遗漏。一样不多、一样不少。” 孙二娘面有得色。 张守庆问:“再问孙老板,所有配料你既已知晓,却为什么做出的“稻花鸡”却与“望闻香”的有所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