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后,我挂帅领兵镇山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 活菩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当初李延昭率军与木扎陵在重渡沟相遇,双方大战一触即发,顿时天地间为之变色。 滚滚黄沙遮天漫日,铮铮铁蹄响彻天地。 喊杀声、号角声、锣鼓声不绝于耳。 此次的战役在当时影响巨大,不光是奠定了李延昭在军营中的地位,还让以往两军对战一直处于下风的大周扬眉吐气。 刀剑所到之处,南蛮士兵无一人生还。 南蛮所到之处,大周百姓死伤无数。 等战争结束,已经翌日清晨,整整打了一夜。 早上大周士兵清扫战场,在那山窝峰涧处找到一个幸存的男娃,大概五六岁的模样,正是后来收养的李昶。 只见此子身着破烂夹袄,面黄肌瘦,脸上还有冻疮,显然不是当地居民,倒像是四处流窜的难民。 此时李昶已经昏迷了,不过手里还紧紧抓着一条锦帕。 锦帕是上好的云锦,上面的刺绣乃是苏绣。 等那小李昶醒后,一个劲儿的苦恼,这可作难了。 李延昭手下都是大老爷们,谁也没有这哄孩子的经验。 众人急得是猪耳挠腮,不得已,就把小李昶送到了李延昭的营帐。 他听着属下的说辞满目震惊,来了一句:“你们没有经验,我就有经验?” 也对,时值十五岁的李延昭哪经过这事? 但既然大家厚着脸皮说过来了,径直扔下孩子就一个比一个跑的快。 小李昶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眼神亮晶晶的朝李延昭喊话。 直到有姑苏士兵翻译,他才得知,“救姐姐!” 此时李延昭注意力却没在他说的话上。 他手忙脚乱的抱起孩子,学着小时候母妃哄妹妹的样子,笨手笨脚的拍着他。 嘴里还念叨着,“好孩子,不哭不哭!” 小李昶在他的轻声安慰下,果真不哭了,用手抓着他的腰带沉沉的睡去。 后来他反应过来小李昶让救他姐姐之后,倒也派人去此前山崖找寻。 可找来找去别说小女子,连个影子都没见到。 恐怕早就被南蛮子给杀了,没被杀恐也是凶多吉少。 小李昶还是整日啼哭,似要将那肝肠哭断。 可说来也怪,只要李延昭抱起他,哄说几句,他就会停止哭泣。 是以众人还打趣李延昭,若不是看年纪不对,恐怕是他的私生子罢。 当时李延昭的身份还没有揭示,众人还能与他说笑。 他也不恼,身为一营都尉,气量自然是有的。 可这么一个稚嫩小儿在这杀伐之气浓重的军营到底不是长久之计。 李延昭便命亲兵要将小李昶送于临近村庄的农妇将养。 但说当日李延昭的亲兵抱起熟睡的小李昶要往那村庄去。 可平日里这个时辰该熟睡的小子却猛然转醒。 他看向路旁的山道,顿时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喊。 亲兵急于完成上峰交于的任务,不顾他撕心裂肺的哭喊,便把他交给等待多时的农妇。 小子骤然离去,李延昭心底仿佛被人挖去了一角,还有些怅然诺失。 沉思一想,这小子不能一直跟着自己打打杀杀,这对他来说算是最好的安排了。 李延昭匆匆率军赶往叶县抗敌,大获全胜之后返回军营。 路见一人牙子在高台叫卖,实值连年征战,这种现象也不算稀奇。 李延昭身骑高头大马,鬼使神差的朝关押奴隶的铁笼一看,瞬间气血翻涌。 只见那角落处,有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小身影蜷缩着身子一动不动。 他翻身下马,朝铁笼走去,一脚踢开上前搭讪的人牙子,后面亲兵登时把人给按倒在地。 李延昭看着枯瘦如柴的小子,心里像是被钝刀厮磨般疼痛。 联想送走小李昶的当日,还是一个白嫩干净的人儿,现在怎的落到了这般田地? 他抽刀猛然劈开铁笼,惊的小李昶条件反射般的跪地求饶。 这是受了多少磋磨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李延昭看向地上动弹不得的人牙子目眦欲裂。 刚想起身收拾他,就被小李昶猛地抱住了脖子。 “哥哥,你来接我了吗?以后能不能不要卖我了?” “我会挣钱,我会好好孝敬您的!” 登时这个高大挺拔的汉子落下滚烫的眼泪,他双手紧紧的环住小子,嚅嗫着嘴唇。 “我来接你了,以后再不让你受苦了!” 他单手抱起小李昶,一手提剑,手起刀落解决了被桎梏的人牙子。 回到营帐后命亲兵去打听缘由。 原是这农妇阳奉阴违,收了李延昭的钱,却转手把小儿给倒卖了。 一来一回,竟是赚了两家的钱。 当下干这伤天害理买卖的人都被他解决。 这事在当时可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个十五岁的都尉竟仗着身有军功,不过都府、县丞私自行刑。 可李延昭是谁? 当下带着从铁笼中解救的十余人来到了县郡,像县丞提上罪状。 这十余人有清白人家的女儿、有平常人家的小子,还有那富贵人家的儿子,声声啼血,字字带泪讲述着悲惨经历。 在场之人纵使是那铁石心肠,也被眼前这一幕给融化了。 后来县丞顺应民意,还奏请了缘由,众人这才知道李延昭竟是当今三皇子。 巴蜀百姓提起李延昭无不感恩戴德,直呼他是活菩萨! 能够记起户籍的孩子都被送还到家,余下五六个被拐时日太久,无家可归的孩子跟随李延昭回到京城,并被赐以李姓。 几人也不负众望,勤学苦练,自愿成为李延昭的死士。 李延昭看着眼前日渐高大的少年,竟然有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心境。 “阿昶,现在可还能记起你姐姐的模样?” 李昶身形一滞,敛起撒娇耍赖的表情,随之一脸哀伤。 “兴许姐姐已经投胎了呢,已经投了个好人家了吧?” 这岂不是安慰自己的话? 自从从那危险之地逃出生天后,姐弟两人一路走山林,来到巴蜀境地。 两人风餐露宿,饿了就吃些城中偷来的饼子,渴的很了,没有河水,姐姐就会用一块小膜布积攒些露水喝。 如今年岁已久,姐姐的模样在他心中已然模糊,只记得她的笑如那三月暖阳,犹如山间伶俐的溪水,煞是动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