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真假千金互扯头花?我选抄诗成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概同于庶孽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苏小小准备前往大余府的时候,远在盛京的陶婉也终于收到了苏小小通过县试,高中案首的消息。 曲红棠锦绣县试的成绩不错,锦绣金榜公布之后,她亦是榜上有名。 放在平时,曲红棠自然是要呼朋唤友,去酒楼里摆上两桌。 这回却是奇了怪了,曲母主动说在家中设宴,邀些手帕交来庆贺,曲红棠都拒绝了。 曲母派去的下人吞吞吐吐地回禀:“三小姐屋里焚香,供奉佛陀,似是在烧香拜佛。” “烧香拜佛?”曲母不明所以,继而喜道,“这是得了贤良文位,修身养性了。” 曲母大喜,因曲红棠原先骄横跋扈,不好说亲。 如今曲红棠考取贤良,又改了性子,曲母连忙使人请来媒人。 “曲三小姐,”媒人吞吞吐吐,“只怕不好说亲。” 曲家是县中富户,曲红棠也生得明眸善睐,如今又考取了贤良文位,曲母看来,别说区区一个夏县,便是满大余府的公子哥儿都是任选的,哪里甘心依旧是一句“不好说亲”的推脱。 “什么意思,你一个媒人竟不说亲,莫不是糊弄我?” 媒人不便明说,道了句“妇人还是问问三小姐的好”就告辞了。 送走媒婆,曲母越想越想不通,当即把曲红棠院子里的下人叫了过来。 “不知道?你们平日跟着老三进进出出,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若真是不知道,那就是伺候得不尽心,我曲家庙小,容不下你们这些做事不用心的大佛。” 曲红棠骄横跋扈,那是对外面的人,对自家的下人还是不错的。 而且曲家的月钱丰厚,他们轻易并不想丢了这个差事。 面对曲母的威喝,几人当场就撂了。 “三小姐与苏家姑娘做赌,赌县试名次,三小姐若是输了,便要给苏姑娘的哥哥苏文杰做通房。” “三小姐虽然考上了贤良,可苏姑娘考上了童生,双甲案首,圣前童生,三小姐输得彻底。” “苏姑娘的哥哥却是下了狱,杀人的罪,若坐实了,轻则流放,重是要抵命的。” 曲母听得脑瓜子嗡嗡的,眼前一圈一圈地泛黑。 尤其是听见曲红棠在文院前挑衅苏小小,刚考完试的人都听见了曲红棠赌输了要给苏文杰做通房。 曲母一口气上不来,险些厥过去。 难怪主动说在家里给她办宴会都不肯,分明是怕被小姐妹笑话。 难怪在房间里烧香拜佛,正应了苏小小那句“你最好烧香拜佛,祈求我哥安然无恙”。 难怪媒人讳莫如深,说什么都只回一句“不好说亲”。 曲母拍着大腿:“这个孽障,孽障!” 曲红棠还不知道曲母已经知晓她闯下大祸,仍在屋里烧香,烧得整个房间烟雾缭绕。 婢女果儿呛咳着走到曲红棠身边:“三小姐,与其这般多忧多虑,不如告诉陶小姐,让她帮你想办法。” “她能想什么办法?”曲红棠心直口快。 曲红棠也知道苏小小说让她给苏文杰当通房是气话,是专门恶心自己的。 如果苏文杰没事,自己不再找事,你不提我不提,就这么过去了。 如果苏文杰有什么,苏小小真能闹着让她过门做通房。 当然,最后的结果不一定就是她沦为通房。 可也足够恶心她,恶心曲家人了。 曲父要知道她干出这样的混账事,能把她打得半死。 想起曲父盛怒的脸,想起曲家的家法,曲红棠狠狠地打了个哆嗦。 她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苏小小考得好,考得比所有人想象的都好。 可以说,现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比曲红棠更强烈地希望苏小小成功了。 曲红棠心里也是别扭的,她先前还想把苏小小踩进泥里,现在却烧香拜佛祈祷苏小小成功。 可没办法,形势比人强。 苏小小占了理,又有势,才有可能悄无声息地抹平了案子。 才有可能让她免去一顿好打。 是,陶婉是国公府的小姐。 那又如何?苏家犯的可是人命官司。 别说一个国公府的小姐,就是十个国公府小姐都没用。 更何况让陶婉帮苏家,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陶婉恨苏家。 曲红棠听命于陶婉,才更知道陶婉有多恨苏家。 恨苏家偷换孩子,恨苏家害得她不能在盛京的国公府里金尊玉贵地娇养长大。 陶婉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帮苏家?还是祈求苏小小连中五元,荣登十国国首更快一点。 事情牵扯到自己的利益,曲红棠的头脑非常清晰。 也因此,曲红棠才没有在第一时间用“心相印”告知陶婉,苏小小县试高中案首的消息。 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曲红棠自己不说,架不住别人会说。 任凭曲红棠如何烧香拜佛,拿着家法的曲母正迅速靠近。 很快,曲家的天空回荡起曲红棠撕心裂肺的惨叫。 曲红棠没有通风报信,陶婉知晓苏小小得了案首的消息,是从别人的口中。 陶婉这些日子可谓是混得风生水起。 陶婉刚到盛京的时候,日子并不好。 陶婉虽是真千金,可国公府并不只有一个女儿。 她排行老四,前有姐姐后有妹妹,又有未应试便能红袖添香的假千金珠玉在前,陶婉并不能仅仅靠着血缘关系,就得到全家无条件的偏宠溺爱和全族无条件的资源倾斜。 陶婉刚到国公府还闹了个笑话。 陶婉的生母杨氏是国公爷的正妻,堂堂正正的国公夫人。 杨氏育有六子两女,陶婉只是其一。 陶婉回到国公府后,生母杨氏待她并不冷淡,却也谈不上多么热络。 别的姐妹有的,陶婉不缺。陶婉有的,别的姐妹也都有,。 就是这样,让陶婉认定了下人克扣。 陶婉是杨氏的小女儿,杨氏的大女儿比陶婉大四岁,早已出嫁。 在陶婉看来,她就是国公府中如今唯一在室的嫡女。 其他姐妹全是庶女,月钱份例自然要差她一筹,不然就是嫡庶不分。 陶婉趁一日聚会当堂发作。 本意是想将捧高踩低的奴才发卖出去,借此立威,顺便在国公府中培植自己的心腹和势力。 杨氏却当场黑了脸,没有如陶婉预料地惩处下人,只是草草地宣布聚会结束。 之后,杨氏给陶婉请了教养嬷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