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真假千金互扯头花?我选抄诗成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四周的举人面色如常。 这些举人都是从童生过来的,知道县试是什么情况。 别说童生县试了,就是秀才府试,都极少才气出县的诗词。 赵宝山虽然用词刻薄,但不过陈述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罢了。 只除了那个曾围观过苏小小试卷公示的举人。 在场的多是举人,关注童生县试者凤毛麟角。 他也是偶然路过,见围观者众,才好奇地挤进去看看。 他看过苏小小的试卷,知道她不仅不是第一次见达府诗,还写出了达府诗。 但见周围众人皆是默不作声,他就把嘴边的辩驳咽了下去。 一时间竟像是满堂宾客都默认苏小小输定了似的。 岑志正更是拽过陶玉磬:“玉磬,不如你劝劝你妹妹,让她认输算了。赌约之事,我看杜大人也就是戏弄你俩,主动认输,再好言相劝,未必没有折中之法。” 杜齐晏要陶玉磬陪宿,还要苏小小游江,果然没愧对了行事狂悖亦正亦邪的传闻。 但杜齐晏能行事狂悖,将要陶玉磬陪宿视为风雅,将要苏小小游江视为自找。 岑志正作为这场诗会的主办人,却不能眼睁睁看着脏水往自己身上泼。 一场诗会,逼得输了的女童生脱光衣服,裸身游江。 那游江的女童生固然名声受损,他这个诗会主办人的名声也别想要了。 面对满脸忧色的岑志正,陶玉磬却波澜不惊,甚至温和笑道:“既然杜大人就是戏弄我们,那等我妹妹输了,我们再认输不迟。想来这一时半会,能奏效的折中之法依旧能够奏效。” 岑志正还要再劝。 那边的苏小小已经提笔了。 夜间的春分文会,参加的都是举人。 其中不乏二三十的青年,也不乏四五十的中年。 这个世界读书人掌握天地之力,有才气者延年益寿,看上去会比实际年轻。 即便如此,如陶玉磬这样年轻的十来岁的少年人也是凤毛麟角。 更何况是苏小小这样的碧玉少女。 几案上宣纸已经换过,镇纸推开雪白崭新的一张。 徽墨加水,在齐砚里晕开浓黑的一滩。 白纸黑墨,融融烛光中,都不及几案后面皮肤盈白头发鸦青的少女,腰带勒出盈盈一握的细腰。 先前,厅中众人都被揽月公子拥在雪色毛针里出尘之美夺去了注意。 此刻,随着诗会比试,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落在苏小小身上。 这个此前被揽月公子的光华完全掩盖了存在的少女。 执笔悬腕,气定神闲,竟迸发出不逊于揽月公子的美。 “不愧是兄妹啊。”看见这一幕的岑志正,不合时宜又不由自主地叹道。 赵宝山却嗤笑一声:“故弄玄虚,看她能写出什么传世佳句来。” 苏小小深吸了一口气。 目光掠过长窗,看向船外。 大船在江上并非静止不动的。 为了在天亮前赶到海上看日出,大船一直在缓缓行驶。 随着大船的行驶,江道越来越宽,两岸人声人迹渐销,远处海浪海波渐显。 苏小小透过长窗,看天上春月,看地下春江,看江河入海美不胜收的夜景。 悬起的手腕终于下压,饱蘸墨汁的笔尖落上宣纸——春江潮水连海平。 “咦!”岑志正轻咦一声,他注意到了苏小小的字,“从未见过这样的字体,是自创的书法?” 在场的,除了偶然路过看见张榜公示试卷的举人和见过车板上的《侠客行》的陶玉磬,均是头一回见到瘦金体,闻言纷纷点头,表明此前没有见过如此挺瘦爽利的书法。 杜齐晏微微眯眼,他有进士文位,才气更胜在场所有人,一眼就看出了这种字体的关窍。 “若非书法功力、涵养和心境兼具,是写不出此等侧锋如兰竹的字体的。” 众人听出杜齐晏话中的赞赏之意,也就没有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 “锋芒毕露,颇有傲骨之气。” “畅快淋漓,断金割玉一般。” “笔迹劲瘦,真侧锋如兰竹。” 众多称赞之中,赵宝山拖长的音调显得显得极为格格不入:“科举有卷面成绩,尤其是县试,童生才气不足,诗词差强人意,吾所闻也总有疏漏,考官批卷之时,注重卷面整洁,甚至评等之时,将之放在比内容更重要的位置。苏案首得了双甲案首之位,想来这一手先声夺人的好字功不可没。” 赵宝山就差指着苏小小的鼻子说她诗词差强人意,吾所闻也有疏漏,不过因为卷面整洁,瘦金体新颖锋锐,得了考官的青眼,才被评成双甲案首。 说完,赵宝山自觉终于找到了苏小小以女子之身考取双甲案首的原因,满面如释重负之感。 那见过苏小小试卷的举人终于再忍不住了:“你别忘了,苏案首不仅是双甲,还是圣前。” 举人的言下之意很清楚,你信口污蔑考官徇私就罢了,难道天道也徇私? 赵宝山这才反应过来,双甲案首之外,苏小小还是“天之门生”。 赵宝山也不是要证据确凿地锤死苏小小德不配位,不过是暂时动摇苏小小的心神罢了。 当即阴阳怪气:“那谁知道她拜对了哪路先圣?” 苏小小不为所动,稳稳地写下下半句——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岑志正情不自禁地将上半句和下半句连在一起念了出来。 这一句,形容的是春天江潮水势浩荡,与海连成一片,明月自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的情景。 虽是诗词,却犹如画作。 寥寥两句,堪堪十四字。 便用婉转悠扬的诗,将江潮浩入海,海上升明月之景描写得优美邈远。 不少举人下意识也学着苏小小落笔前的样子,望向窗外。 只见星辉之下,江海交接之处水势浩荡,连成一片。 一轮明月自海潮深处涌出,挂于天际。 万千暗流,潜藏于月华海面之下。 只剩深沉、寥廓、宁静之美。 便连他们浮躁的心,也随之变得平静了。 不放过任何机会奚落苏小小的赵宝山却出声打破这份平静:“堪堪及格的平平之句罢了,庸常得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