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糟糕,我的才华暴露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4章 战后的打算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张绣期待的目光下,高照轻轻摇头: “张将军有所不知,我此次在汉中逗留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中原有变” 张绣有些失望: “若主公走后,关羽、张飞再次来袭,应当如何” 高照深知,自己杀了关兴、张苞,与刘备一方的关系已经不能再缓和。 此战过后,高照手中的粮草已经见底,无力承担远征的粮草,再加上,近几年间,高照频繁征战,麾下将士疲态尽显,无一不是渴望与家人团圆。 不管如何,高照已经决定暂时休战。 “刘备大战之后,损失惨重,一时间不能北伐,但刘备若想成就大业,定然走北上这条路,东出荆襄是走不通的,文和、张将军,尔等千万不要放松警惕” 高照斩杀张苞、关兴之后,刘备等人对自己可谓是恨之入骨,无时无刻不想向自己寻仇。 此战过后,刘备损失数万兵马,一年之中招募的将士尽数折在汉中之战,短时间内是不会复起。 高照交代完贾诩和张绣,在汉中百官的相送之下,走出城门,望着眼前的汉中,感叹一声: “文和,我将文长与带来的三万兵马就留给你了,以防成都刘备” 贾诩和张绣皆是恋恋不舍。 短短数日的时间,张绣便看出,高照此人雷厉风行,乃成大事之人,心中不免有些遗憾,相见恨晚。 高照骑上赤兔,欲要离开,但仿佛想到什么,挥手示意贾诩上前。 高照从怀中掏出锦囊,没有丝毫隐藏,在百官众目睽睽之下,交给贾诩: “文和,若刘备来攻,锦囊可保汉中不失” 汉中百官皆是松了口气。 高照没有耽搁,调转马头,策马离去。 高照一路向北,直接到达关中长安。 “士元,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可有战乱发生” 庞统面色凝重,轻轻点头: “凉州的侯选等人趁势起兵,逼近天水附近,幸好元直有先见之明,率领两万兵马提前在天水布防,占据要寨,才使得候选等人不能进” 高照闻言,内心忽然一动。 天水?天水可是有一个很出名的良将! 高照当即决定走它一遭: “士元,关中就全部交给你了,日后是战是和,皆由你定,我去看看元直,便返回荆州了” 庞统面色一僵,露出苦涩: “主公,这甩手掌柜当得可是悠闲” 高照却是戏谑的望着庞统: “士元,昔日曾在许昌高府之时,你胸有大志,无事可做,如今镇守一州,却又喊苦” “主公,关中只有数万兵马,又要兼顾多方诸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高照有些感慨: “士元,这便是你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以你之才,可为一国丞相,我将关中交于你手,便不再插手关中之事,你可任意招兵,民生、军事皆脱离荆州,日后我若大事可成,士元则为开国第一功臣,当封异姓王” 高照现在帐下无可用之人,地盘跨度较大,将关中交给任何人都不放心。 庞统,自高照未曾起兵之时便跟随自己,忠心耿耿,将关中交给庞统,高照才能全力应对曹操、孙权、刘备的夹击。 高照深知,若想马儿跑,必须让马儿吃饱。 庞统也是面露感动。 要知道,高照放权给自己,一旦自己有异心,依靠关中险峻的地势,可割据一方,成就霸业。 更何况,自高祖刘邦之后,世上便无一个异姓王。 高照承诺封王,这便是打破了高祖所立的规矩。 “多谢主公,统定不负主公厚望” 高照转身拍拍庞统的肩膀,在庞统的注视下,策马离去。 高照离去之后,并未太过着急,而是在路途之中,缓慢行走,体察民情。 如今自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的主公,争得不是生存,而是天下! 高照时不时停下脚步,在寻常百姓家蹭顿伙食亦或是帮助百姓浇田、耕地。 百姓们对这位远道而来,衣着华丽的男子,也是十分亲近。 高照擦擦额头的汗水,将手中耕犁放下,面露笑容的望着远处的老者: “大爷,你家田是不是更完了” 老者闻言,立刻起身,抱着一个葫芦快步前来,面黄肌瘦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是啊,多谢这位小哥了,小哥宅心仁厚啊,若不是小哥,不知老头子这田何时才能耕完啊” 高照没有嫌弃大爷送来的水,打开葫芦,“咕咚,咕咚”的喝了几大口: “大爷,家中还有何人” “家中只有老婆子一人了,老婆子年老体衰,多生疾病,所以我也未曾让她前来” 高照面露疑惑: “大爷家中子女呢” 大爷脸上的伤心之色一闪而过,但很快便坦然的露出笑容: “家中长子和次子前些时日参军,死在战场上了” 高照闻言,面色沉重,随之而来的便是疑惑: “大爷,你幼子死于战场之上,为何发笑” 大爷坐在田间,示意高照一同坐下,感叹道: “老头子年已半百,本以为将饿死于山间,没想到,遇到一个为百姓着想的明主啊” 高照望着脸上满是褶皱的老者,没有开口,等着老者接下来的故事。 老者与转头望向高照,与高照对视一眼: “老头子年轻之时,也曾跟随乡里百姓做过那造反之事,但那都是为了生计啊,自董贼起兵,我等百姓便被打、被抢,除了造反,又有何路可走呢” 高照认同的点头,确实,自己曾经还曾产生过避祸的想法。 “那后来呢,我曾听闻,朝廷大肆打压黄巾军” 老者轻轻点头,脸上露出苦涩: “是啊,我们那时候就被朝廷称为黄巾贼,说来可笑,我一生为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为朝廷尽心尽力缴纳赋税,被朝廷逼得无路可走,却落得个贼的名号” 高照看的出来,老者也曾经试图响应国家的苛捐杂税,但无奈,灵帝后期,赋税日益严重。 不等高照说话,老者望着远方,仿佛是在追忆: “后来,我等的造反被朝廷 压了下来,董卓带着陛下迁都长安,幸亏了王司徒,除去董卓,我等才能有活路啊,听说,那也是高将军的计策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