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假太监,开局撞见太子不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七章 此公子非彼公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原来如此。 安南侯面不改色,但眼底的喜悦根本藏不住。 攀上凉国公这根高枝。 飞黄腾达不过迟早的事,他走到自家儿子身边,上前推了把:“愣着干什么?还不去和世子爷说说话。” 原本就困惑的人被推的踉跄。 眼中尽是迷茫。 在察觉自己与徐梁珺的距离不过三四步后,吓得连连倒退,他平时在亲卫营就经常被训。 怕还来不及,更别提亲近! 正准备和父亲说明白时,对面人便先一步开了口。 “侯爷误会了,我与这位并无交情。” “此公子非彼公子。” 什么? 安南侯的笑容僵在脸上,不敢置信的看向自家儿子,瞧见他和老鼠见了猫似的,还有什么不明白?两人根本没干系!但想到这位爷认识的终归是自己生的。 毕竟有前车之鉴在前。 他谨慎些询问道:“不知是我哪个不成器的儿子?” “不急,他马上到。” 徐梁珺笑眯眯地回答。 闻言安南侯眼皮一跳,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明明孩子都在宴会上。 多出的那个从哪里来?很快,他便想起被自己遗忘忽视的长子,脸色刷的变得惨白。 声音颤抖地问:“你说的莫非是镶儿?” 轰—— 这句话犹如九天惊雷劈到李氏头顶,她那张保养得宜的芙蓉面扭曲。 为什么! 季氏那个贱人死了都不让她好过,明明已经化成一捧灰,生的小贱种也是。 都已经换姓,还以安南侯府的孩子自居。 周围赴宴单位宾客都目不转睛盯着站起的几位,安南侯府当年的热闹大家都听说过。 不成想今日竟然能亲眼目睹后续。 徐梁珺点了点头,随后看向门口,一道熟悉的人影出现,脸上的笑容随着他的靠近愈发灿烂。 “说曹操曹操到。” 季镶手里捧着个破旧的盒子,板着张脸走来。 他黑沉的眸子扫过安南侯府众人。 扯出抹冷笑将盒子打开,声音有力回荡在厅堂内。 “季镶替母为老太君祝寿。” “昔日安南侯府贬妻为妾,母不忍受辱写下和离书,与君长诀,可嫁妆却被侵吞,当时母心力交瘁,一时不察被小人钻空子,今日儿替她讨回公道,也将置放在侯府的嫁妆要回!” 那里面放着的哪里是寿礼? 分明是张亢长的嫁妆单子,季镶无视安南侯府内众人各异的神色,自顾自报着上面的内容。 在场诸位宾客,再次在心中惊叹。 万万没想到,看着老实的安南侯,背地里竟做出这种不要脸的事! 在大夏贪图女子嫁妆的那种人。 都是顶没用的窝囊废。 平阴与徐梁珺站在边上,对视了眼。 这下。 想要不吸引全部注意都难喽。 …… 就连下人都关注前厅的热闹,纷纷放下手头的事情,悄悄往那边去想要听墙角,浑然不知此时后院一双手出现在墙上。 叶辰干脆利落的翻进院子中。 他一眼就望见这里满池子的锦鲤,长眉微挑,笑容愈发无奈,自己没有刻意去找证据,偏偏安南侯把事情做得太高调,想不不看到都难。 光是将这些胖锦鲤收集都是难事。 “若赋闲在家的侯爷能有这种资产,我也想混个没落勋爵当当。” 叶辰嗤笑了声,径直走向书房的位置。 来之前他可做足了功课,买通洒扫的下人弄清楚里头具体位置,书房距离后院挨得很近。 原本并非如此。 只是因为被扶正的李氏方便去,才特意更改。 不曾想竟然为叶辰做了嫁衣,方便他去里面搜寻。 书房不大,五脏俱全。 集齐湖笔、徽墨、宣纸与端砚。 挂着的也是名家真迹。 他意外发现这里的椅子竟然出自自家的木匠铺,还是卖的最贵的那款:“老小子还挺会享受。” 嘀咕了嘴,便开始到处翻找。 可无论柜子还是地板,明显没有暗格,他不死心贴着墙到处找机关。 忙活了通徒劳无功。 咚—— 正当叶辰起身想要去别处时,不小心碰到放在桌边的印章,由汉白玉雕刻的貔貅。 好在人都被引走。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怕这动静吸引来人,赶忙捡起地上的印章,准备放回原位。 可拿起它时瞬间愣住。 “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他笑着掂量,果然本该头重脚轻的印章竟然反过来,若非刚刚失误,自己可能就与真相失之交臂了。 叶辰仔细摸索着。 终于打开貔貅的机关,将它和印章分离。 里头的东西却令他大失所望。 在这里面塞铜钱? 叶辰看着掌心的几枚铜板嘴角一抽,有种想要把书房砸了的冲动。 这是什么? 忙活这么久安南侯府给的报酬吗? 他深吸口气。 想了想前头,按照时间应该闹的差不多。 此地不宜久留! 叶辰从身上找来铜板与貔貅里的一枚替换,赶在下人来前将所有东西放回原处后离开。 悄悄混到宾客间,正巧看见出大戏。 本该红光满面的老太君哭的涕泗横流。 边擦泪边耍无赖。 “镶儿,这件事是我们对不起你娘,但先不提嫁妆放在库房都是一并用的,就光她在府时也花了不少,哪能全部都照礼单上的来。” “奶奶做主,将我的私产给你,成吗?” 呸! 好几户人家翻白眼,若非顾及这位是今天的寿星,只怕唾沫星子都够把她淹了,且不提理由何等荒谬,当年的季家何等风光,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是皇商出身,富得流油,那位姑奶奶嫁进安南侯府足足铺了十里红妆。 就凭一点私产就想将人打发? 痴心妄想! 季镶显然也这么认为,他冷笑了声指着李氏。 “若我没看错,这位头上顶着的便是我母当年的嫁妆,安南侯府好教养,让贱籍女子登堂入室,贬妻为妾不将原配放在眼中。” “如今在众目睽睽下,竟然还打起我娘嫁妆的算盘。” “举头三尺有神明,老太君活到八十不容易,也不怕做这些造孽的事被上头的人瞧见,折你的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