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林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肃州城被夜色笼罩,喧嚣繁闹销声匿迹,只余一片清冷。 夜风席卷长街,浓雾渐起。 城东氏族紧闭门户,门奴在台阶上来回走动,不时跺着脚,为身体获取些许暖意,也为打起精神驱散困顿。 忽有一阵马蹄声传来。 门奴定睛望去,只见一辆没有任何标记的马车穿过雾障,出现在街道尽头。 骏马口中套着嚼子,只有喘息不闻嘶鸣。马奴挥动缰绳,车辆一路疾驰。木轮压过土路,轮轴飞速转动,发出吱嘎声响。 车厢门窗紧闭,看不清车内人影。 数名壮奴跟随在马车两旁,身着麻布短袍,脚上套着草鞋,护卫马车穿过城内,速度丝毫不慢。 队伍经过府门前,带起一阵冷风。 门奴迅速藏进阴影,借门前石兽遮挡身形。 他小心探出头,从缝隙中透出视线,盯着马车行远,转向进入交叉的小巷。 队伍远去之后,门奴才走出藏身处。 看一眼马车消失的方向,他懒洋洋打了个哈欠,继续抱臂在台阶上走动,期望日头早些高升,漫漫长夜委实难熬。 马车穿过小巷,行至一面石墙前。 墙上开有门洞,左右两侧有奴隶等候。 驾车的马奴收紧缰绳,车行速度减慢,中途没有停顿,径直穿过门洞消失在石墙之后。 壮奴紧跟上去,守门的奴隶停留原地,确认没有探子跟随才走入门内,合力关闭门扉搭上门栓。 墙后是宽敞的通道,直连成排厢房。 马车停住,车门推开,一名小奴跳下车,迅速匍匐在地,在车轮旁躬起身。 有狐达走出车厢,木底皮履踏上小奴的背,以人为踏走下马车。 吱嘎一声,厢房门敞开,昏黄的灯光在室内摇曳,一名青年背光走出。 “舅父。”公子长快步迎上前,一身长袍,没有戴冠。脸颊向内凹陷,短短数日瘦得厉害。 看到他的模样,有狐达皱了下眉。想到秘密过府的目的,一把握住公子长的手腕,低声道:“进去说。” 室内设有屏风,数盏铜灯靠墙摆放。 火光跳跃,烟气缓慢上升。光影落在屏风上,边缘跳跃扩散,仿佛一张蛛网正徐徐铺开。 两人入室落座,婢奴送上热汤,旋即被挥退。 门从外合拢 ,有狐达带来的壮奴守在两旁,连伺候公子长的婢仆也不许靠近。 室内,有狐达饮下半盏热汤,滋润干涩的喉咙。 暗中调动人手,周密进行布局,他忙得脚不沾地,很难有休息的时间。 公子长受罚闭府,必然有人监视,他此行实在冒险。但为成大事,他不得不铤而走险,亲自走这一趟。 “舅父前来是有要事?” 公子长闭门不出,使得消息闭塞,对朝中变化知之甚少,近乎成为聋子瞎子。 他不甘心,犹如一头困兽,偏又无计可施。 有狐达放下杯盏,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计划有变,君上重病卧榻不起,公子珩执政,国太夫人坚持立嫡,对公子极为不利。” 公子长惊愕不已。 “父君病重,林珩执政?” “没错。”有狐达加重声音,“国太夫人独断专行,智氏重归肃州。请立世子的奏疏递送上京,天子一旦下旨,再无挽回可能。” 公子长如遭雷击,颅内嗡嗡作响。 多年来的期盼即将付诸东流,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顷刻间化为泡影。 他陡然陷入恐慌,一时间失去章程。仓惶之下扑向前,用力攥住有狐达的衣袖,焦急道:“舅父救我!” 一旦林珩成为世子,他必不会有好下场。 晋立数百年,国势强盛雄霸一方。围绕君位不知掀起多少腥风血雨。在权利斗争中失败会是什么下场,他心中一清二楚。 在林珩归国之前,林长从未想过会落败。 如今事实摆在眼前,他变得无措恐慌,哪还有往日的张狂和威风。 “舅父,救我!” 面对张皇失措的公子长,有狐达很是失望。 身为晋室子,他不该如此懦弱。危机近在咫尺,暴怒疯癫也胜过畏惧惊慌。 回想朝会上的林珩,对比眼前的林长,有狐达无声叹息。 “舅父?” “公子,事到如今唯有一策。” “何策,舅父教我!” 林长抓住有狐达,仿佛抓住救命稻草。 有狐达盯着他的双眼,一字一句道:“抢先包围晋侯宫,拿下肃州城。” “什么?!” 林长双腿发软。 有狐达锁定林长的视线,单手按住他的肩膀,手指用力,钢钩一般钳住他,不许他躲闪。 “调兵入城,屠勋旧, 围宫。诛公子珩,困国太夫人,请国君禅位公子,由公子掌国印。” “这、这……” 公子长张口结舌,怛然失色,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公子不愿,还是不敢?”有狐达加重力气,清晰感受到掌心下的颤抖,“莫非公子不想要君位?” “我想!可,这岂非造反?” 林长做梦都想大权独揽,想如晋侯一般居高临下受群臣朝拜。 可他想的是成为世子,在晋侯百年后握住国印。而非有狐达口中所言,起兵围宫,造反篡权。 “舅父,没有别的办法?” “公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有狐达渐渐失去耐心。如果有别的选择,他会马上舍弃公子长。奈何丽夫人仅有一子,除了公子长无人能够扶持。 “但是……” “公子,公子珩已知有狐氏旧事。若不能当机立断,一旦事情泄露,有狐氏陷入泥沼,您也无法独善其身。” 混淆血脉的氏族,继承胡血的公子。 “哪怕仅是怀疑,宗室也不会容您,国人更不会容您。您势必被夺氏除姓,死无葬身之地。” 林长呼吸加重,刹那间面如土色。 有狐达绝非危言耸听。 血脉之重不容混淆。一旦血脉存疑,他休想登上高位,下场只能是被驱逐。 火光映在窗上,照亮树枝伸展的暗影。 枝杈摇曳,恍如鬼爪凶厉。 公子长低下头,牢牢盯着膝前的杯盏。手指攥紧袖摆,用力到指关节发白。 良久,灯盘内发出爆响,他终于下定决心,抬头直视有狐达,声音紧绷:“愿从舅父之策!” “善。” 有狐达终于亮起笑容。 “公子,事成之后,您为晋国之主,我父为执政。逐国太夫人归越,族灭智氏、陶氏。三军交有狐氏,您方能大权在握,安枕无忧。” 林长瞳孔微缩,在有狐达的逼视下不敢多言,唯有应是。 两人达成一致,马车离开公子府,顺着原路返回。和来时不同,公子长也登入车厢,秘密与有狐达同行。 夜雾愈发浓重,弥漫整条长街。 马车穿过街巷驶入雾气之中,片刻不见踪影。唯有马蹄声和脚步声不绝于耳。 声音渐渐隐去,数个人影从暗处现身。 彼此对视一眼,默契地没有出声,各自转身离开,朝不同方向疾行而去。 智氏府上,书房内烛光大亮。 智渊和智弘对坐,两人面前铺开一张舆图。图上勾勒肃州城地形,有几处打上标记,都是藏兵之处。 智陵和智泽坐在下首。 智泽不久前入城,同行五百私兵都是军中精锐,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查明四家私兵,数量超过三千。扈从奴隶不计,现屯兵城外。”智陵略微倾身,看向沉吟不语的智渊,“大父,为何要瞒公子?” 朝会之上,勋旧为难公子珩,智氏没有出面,反而串通一气。新氏族屯兵城外,分明是欲起战事,大父竟还隐瞒消息,不派人告知公子珩。 智陵委实不明白,心中更觉愤懑。 “公子珩予智氏强弩马具,分明是盟约之意。大父为何这般行事?”心中想不通,智陵直接宣之于口。 少见他如此鲁莽冲动。智泽面现诧异,奇怪地看他一眼。 “住口!”智弘呵斥智陵,“尔敢质疑家主!” 智陵不服气,非但没有低头,反而看向智渊。即便是受到惩罚,他也要问个清楚明白。 “你……” 智弘横眉竖眼,单臂一撑就要起身。 智渊伸臂拦住他,看向执拗的长孙,沉声道:“我不说,公子便不知?你未免小看公子珩。” “大父,智氏本当与公子珩同进退。”智陵道出内心想法。在边城相处数日,他对林珩心悦诚服,全心全意想要扶持他。哪想到大父和季父竟会如此。 “智陵,公子珩掌权乃智氏所求,然智氏要同公子争权,也是势在必行。助公子珩不假,却不能自绝于勋旧。”智渊叹息一声,烛光照在他脸上,双眸中沉淀岁月的痕迹,盛满沧桑与无奈。 “大父莫非要做梁氏?”智泽忽然开口,比智陵的问题更加尖锐。 “梁氏?短视之辈。”智渊摇摇头,“前有中山国之祸,窃国之人必不长久。况晋人强悍,氏族群雄,智氏非独占鳌头,胆大妄为必死无疑。” 智陵和智泽同时陷入沉默。 他们不明白智渊的选择,其所为太过矛盾。 智渊没有细讲,目光明灭,语气意味深长:“我看不透公子珩,陶裕也不行,有狐丹亦然。观其归国后种种,推及今日之祸,未必是机缘巧合。” “父亲,您是说公子珩有意推动这一切?”智弘惊讶不已,“如何可能?” “为何不能?”智渊反问道,“有狐氏等秘密屯兵,势必要 围宫。无论成败,史官笔下必是乱臣贼子。中山国旧事在先,窃国之人当诛,乱臣贼子皆可杀。” 诛杀乱臣合情合理。 纵然杀得血流成河,哪怕尸横遍野,也不会有人指责公子珩暴虐。天下诸侯更会拍手称快,骂一句杀得好。 毕其功于一役,远胜过纠葛数年。 若晋侯有此等谋略决心,何需扶持新氏族。所谓的牵制,不但没有削弱勋旧,反而闹得前朝乌烟瘴气。 “唯有一事,我始终无法参透,公子珩以何胜?”智渊凝视烛光,疑惑道。 新氏族来势汹汹,三军皆不在他手,依靠国太夫人的甲兵? 无异于螳臂当车。 没有足够的兵力,他如何应对危局,如何获取胜利? 智渊陷入困惑,百思不得其解。 智弘三人面面相觑,同样沉思良久。 相隔两条街巷,赖氏府上,养伤的赖白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马桂深夜来访,携公子珩旨意,他想不见都不成。 “见过赖大夫。” “免礼。” 赖白额头缠绕布巾,衣袍宽松,装作病弱之态,样子颇为逼真。 马桂没有拆穿他,迈步走上前,双手递出一张绢布,正色道:“公子命仆前来,专为托付一件事。若赖大夫能办成,则往日种种烟消云散,一概不究。” 赖白动作一顿,神情立变。 “当真?” “公子从无虚言。” 赖白一把扯掉头上的布巾,展开绢布细看,脸色逐渐变得凝重。 “公子要城门之权?” “正是。”马桂双手袖在身前,颔首道,“赖氏掌巡城之责,自该眼明心亮。何时纵,何时锁,当从公子之令。” “只需如此?”赖白不敢相信。 “然。” 赖白攥紧绢布,上面的文字仿佛活了一般,不断冲入他的眼帘,映入他的脑海。 左右衡量间,焰心突然爆裂,几点火星落向结痂的手背,灼烧感令他手指微颤。 想到日前的遭遇,思及先氏的下场,赖白终于下定决心。 他直接展开布巾,提笔写下两行字,取私印落于上,郑重交给马桂,口中道:“赖氏愿投公子珩,为公子效犬马之劳,唯求既往不咎。” “君之言,仆定当呈报。” 马桂妥当收起布巾,告辞离开府上。 送走 来人赖白独自坐在屏风前凝视铺在案上的绢布猛然间站起身:“备车去吕府。” “诺。” 马桂离开城东策马返回晋侯宫。 宫门已经关闭他在门前翻身下马向甲士亮出铜牌顺利进入宫内。 彼时林珩服过药已经在寝殿休息。 他睡得并不安稳。 梦中他又一次回到上京城。 为天子贺寿宫内举办宴会。 大殿内座无虚席觥筹交错鼓乐齐鸣。 各国质子受邀列席他恰好坐在楚煜对面。 酒酣耳热之际一阵香风袭来几名王女走入席间嬉笑着围住楚煜举盏要他饮酒。 王子和贵族们不怀好意地鼓噪闻越人擅歌舞请公子煜为天子贺。 天子没有阻拦上京群臣愈发放肆分明是要看一场好戏。 折辱之举不加掩饰诸侯公子们感同身受无不面带怒色咬牙切齿。 不料楚煜翩然起身取发簪在手离席步入大殿正中。 红衣烈烈黑发垂过腰际。 越国公子身姿俊雅容貌昳丽。 他手持玉簪轻轻扫过王女发鬓。在对方怔忪时抽走高髻上锋利的刀簪随手掷出一声钝响锋利的一端落在天子案上足足陷入两寸。 大殿内一片死寂楚煜叠手立在正中眸光潋滟笑容肆意。举手投足俊逸无双唇色殷红惊人地秾艳。 “越公子煜贺天子寿!” 留下这句话楚煜转身离殿无人胆敢阻拦。 上京贵族骤然清醒王子和王女们也表情讪讪。他们终于意识到楚煜是大国公子 ?来自远方越侯唯一的儿子绝非能肆意取乐之人。 相比上京众人质子们顿觉出了一口恶气。 尤其是小国公子。 哪怕楚煜没有任何表示他们也乐于跟随纷纷起身离席。不多时质子的席位上空空如也。 走在众人之间捕捉到耳畔的议论林珩心中清楚日后质子归国一旦有机会登上君位必然不乏楚煜的盟友。 梦境中盛宴的场景发生扭曲。 华丽的色彩迅速黯淡变得支离破碎尽数融入黑暗。 林珩睁开双眼仰望帐顶。短暂的恍惚之后眼神变得坚定。 他不是楚煜也做不成楚煜。 他自有一套行事法则。无人相助有猛虎拦路那便手持刀剑杀出一条路。 踏着鲜血前行同样能闯出一片坦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