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林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一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蜀国公子?” 边城县大夫陶青听人禀报,见到仆人呈递的玉玦,不由得大吃一惊。 他起身绕过桌案,拿起玉玦细看。 烛光映照下,玉质润泽,属难得一见的珍品。蟠螭纹极为精美,是蜀国工匠独有的技艺。 “确是蜀国宫廷之物。” 陶青出身陶氏旁支,与陶荣素有来往。为人眼光独到,向来心思缜密。 详细询问来人模样,他料定田齐一行遇上麻烦,绝非正常出使。当下命人清扫官舍,安排一行人入住。 “切记,谨慎行事。” “诺。” 仆人领命退下,脚步声快速远去。 陶青负手在室内踱步,拇指摩挲着指节,心中举棋不定。 “据闻公子在上京时,曾与蜀国公子相伴,关系莫逆。” 思及此,陶青停在原地,终于有了决断。 他回到桌后铺开竹简,提笔写成一封短信,密封入信匣,交给私兵连夜送出。 “送至中大夫手中。” “诺。”私兵双手接过信匣,当着陶青的面以布裹好,利落背在身后,在胸前打上死结。 陶青坐在案后,目送私兵出门远去,以铜簪挑亮灯芯,看着跳跃的火光,低声道:“蜀国公子奔晋,恐事不小。” 是否留下来人,亦或是插手此事,当由公子珩亲自决断。 私兵策马奔向城门,田齐已被请入官舍。 自从离开蜀国,他一直颠沛流离,为躲避追杀日夜奔逃,时常食水不济。途经宋国时,短暂停留宋伯宫,不料遭遇宋国氏族出卖,差点死在追兵手中。 每次看到伤臂,田齐都会咬牙切齿。 “大仇不报,誓不为人!” 房间长久未用,哪怕细心清扫,仍残留些许灰尘的气息。 婢奴点燃熏香,迥异于蜀国的暖香,是晋人喜好的味道。 香炉摆放在桌案旁,粗犷的图案,狰狞的兽形,无不彰显晋的豪迈,同蜀的精致大相径庭。 田齐步入室内,两名阉奴紧随在侧。 他们护卫田齐逃离追杀,身上都带着伤。一人左眼蒙着布,鲜血浸透布料,凝固成一团暗红。 “圩,墙,你们下去休息。”田齐行到案前,直接席地而坐,也不顾及仪态,伸直两条腿只为放松。 “公子,小心为上。” 两名阉奴对视一 眼,坚持守在田齐身边,不肯离开半步。 之前公子投奔宋伯,以为母家能护他平安。哪料想宋伯懦弱无能,朝政被氏族把持。国内三令勾结叛逆,设局毒杀公子,所幸宋公子有出言提醒,派人秘密护送田齐出城,方才逃过一劫。 即便如此,追兵仍不死心,一路追杀出宋境,射伤公子的手臂。 为掩护田齐出逃,半数甲士死在途中。斗圩被刺瞎左眼,斗墙的后背留下刀口,只差半寸就会贯穿心脏。 见两人不肯离开,田齐只能叹息一声,允许他们留下。 “今夜好生休息,明日启程前往肃州。” “今入晋地,追兵不敢至。公子伤势不轻,何妨暂歇两日。”斗墙说道。 “夜长梦多。”田齐摇摇头。 在上京数年,他以为自己学会识人,不承想人心难测,归国不久就吃了大亏。最可怕的不是明面的敌人,竟是自己的亲人,可悲、可笑、可叹。 “早些到肃州,见到公子珩,才是真的安全。” “公子,若公子珩不愿收留?” “阿珩绝不会见死不救!”田齐硬声道。 见田齐如此,斗圩和斗墙压下未尽之语,服侍田齐解下斗篷,小心托起他的左臂,查看箭矢留下的伤口。 “箭上无毒,公子未发热,痊愈仍需时日。” 斗墙身上备有伤药,效果极佳,却会引发伤处剧烈疼痛,火烧一般。对田齐而言,每次换药都是一场折磨。 “公子,暂且忍一忍。” 斗圩握住田齐的肩膀和手肘,不使他乱动。 斗墙拨开瓶塞,倒转瓶口,手指轻点瓶身,将药粉均匀洒在伤口上,重新裹上干净的布。 灼烧一般的痛感快速蔓延,田齐实在忍不住,一口咬住衣袖,额头沁出冷汗。痛苦使他手指痉挛,眼底泛起血丝,对一切的始作俑者恨之入骨。 “好了。” 包扎完伤口,斗墙收起药瓶,没有再吊起田齐的伤臂。 斗圩松开手,田齐浑身瘫软,无力地向后仰倒,胸膛剧烈起伏,呼吸变得粗重。 “报仇,我誓要报仇!” 斗圩和斗墙没有出声,沉默地陪在一旁。 田齐发泄完毕,两人取布擦掉他脸上的冷汗,假装没看到他眼角的泪痕,又扶着他坐到屏风前。 “此去肃州仍有路途,公子需多用食水,好生休息。” “公子,是否命人送膳? ” “可。”田齐压下情绪,对两人点点头。 斗圩和斗墙点到为止,一人守在田齐身旁,另一人起身走向房门,召唤门外的仆奴。 “准备膳食。” “诺。” 仆奴一直守在门外,领命后短暂离开。不多时去而复返,身后跟着另外三人。两人手中提着食盒,观重量着实不轻。一人提着铜壶,是从都城传出的式样,壶身有环形柄,用起来十分方便。 “城内有医,贵客是否召见?”仆奴躬身站在门前,开口说道。 斗圩转身请示田齐:“公子,是否召医?” “不必。”田齐握住手臂,摇了摇头。在见到林珩之前,他不欲节外生枝,也不想让更多人知晓自己的伤势。 仆奴没有多言,留下一名壮奴听候吩咐,就要去往陶青处复命。 在他离开之前,斗圩提起同行的甲士。 “翁放心,皆有食水,妥善安置。”仆奴据实以高,见对方没有更多要求,再次躬身行礼,转身快步离开。 房门关闭,带起一阵微风。 烛光摇曳,光影落在墙面,短暂发生扭曲,最终归于平静。 食盒打开后,食物的香气迅速弥漫。主食是粟饭和豆饭,炙肉和炖肉多达五种,还有三碟酱,两盏羹,不可谓不丰盛。 多日兵荒马乱,四处流离转徙,好不容易摆脱追兵,暂时得以安稳,田齐早就饥肠辘辘。 他捧起汤羹,拿起汤匙,一口接着一口,眨眼吃下半盏。 紧接着舀起炖肉,搭配豆饭入口。哪怕没有喜好的辛味,照样风卷残云,吃得相当满足。 田齐用过后,斗圩和斗墙才开始动筷。 两人身材干瘦,饭量却十分惊人。一人能吃半斗粟,还能搭配一条羊腿,同军中力士不相上下。 用过饭,田齐简单洗漱,往内室睡下。 斗圩和斗墙轮换守夜,合衣睡在榻前。两人睡梦中也不忘竖起耳朵,警惕周围的动静。 拂晓时分,鸡鸣三声,田齐被唤醒。 短暂迷茫之后,他迅速清醒,一个鲤鱼打挺坐起身,不小心撞到伤处,当场呲牙咧嘴。 “公子小心。” “无碍。” 田齐咬牙忍住痛,确认布上没有透血,利落穿上外袍,套上皮履。 他着急去往肃州,队伍上下接到命令,晨起便整装待发。 陶青昨夜没有露面,今日腰 悬铜印来见。他表现得中规中矩,既不怠慢也不热络,礼仪态度无可挑剔。 “仆送公子。” 田齐出城时,队伍中多出两辆大车,是陶青送上的物资,包括粟、肉、布和一些药材。此外还有两名奴隶,名为带路,实则也有监视之意。 “多谢。” 收下陶青的赠礼,田齐登上马车,下令队伍出发。 朝阳初升,光落大地犹带赤金。 队伍踏着晨光前行,出城后不断加速,向肃州城飞驰而去。 彼时,晋侯的棺椁已送入陵墓,十余箱郑侯宫的珍宝充为陪葬,由史官记录在册,全部送入墓内。 百工坊送来三百尊陶人俑,每尊等人高,甲胄、弓箭、戈矛一应俱全。 还有一辆马车,车身木制,四匹陶马引缰,一尊陶人俑立在车前。陶人俑发髻倾斜,着半身甲,分明是战时的装扮。 林珩守在陵墓前,宗、祝等人站在他身后。氏族们分立左右,亲眼见证随葬品送入陵墓。 见到陶人俑、陶马和战车,众人再看林珩,心中各有思量。 战车不提,陶人俑和陶马式样独特,如此精致绝非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是临时完成。 “公子应是早有打算。”费廉扫一眼左右,用胳膊肘捅了捅智陵。 智陵没出声,目光移向智渊和智弘。由于两者背对着他,暂时看不清他们的表情,只能看到两人挺直的脊背以及按住佩剑的手。 宗和祝心情复杂,但事已至此,不可能再做更改。 宗室成员身披缟素,在巫的唱声中抬来一块无字石碑,有意当场刻字送入君陵。 晋侯的谥号也已拟定,与碑文一同交给林珩过目。 “幽。” 违礼乱常,一意孤行,恶于国人,倒也贴切。 林珩展开竹简,目下十行。 通篇读完后,他迈步行至石碑前,挥退等候在一旁的匠人,从宗手中取过短刀,对照竹简内容,一笔一划,亲自为晋侯刻碑。 幽公岱,薨于郑。 少勇毅,及壮庸,末无道,国人逐之。 随着刀锋划过,遒劲有力的字体镌刻在石碑之上,如张牙舞爪的凶兽,悍然闯入众人眼帘。 过程中无一人出声,空旷的荒野中仅有风声掠过,撕扯林立的旗帜,猎猎作响。 数名巫围成一圈,面对燃起的火堆高诵祭语,时而仰天高举双臂,时而垂首匍匐大地,最终起身 腾挪跳跃口中发出野兽一般的嘶吼反握骨甲划开手臂将鲜血泼洒入火中。 焰心爆裂火舌猛然蹿升。 赤色火光照亮石碑覆上林珩的脸颊黑眸璀璨好似繁星。 长袖振动短刀划过石碑上落下最后一笔。 数名强壮的奴隶走上前抬起雕刻完成的石碑沿着墓道送入地下。 七只铜鼎被抬至墓前奴隶扛来牺牲林珩亲手斩断牛羊鹿马的脖颈任由兽首落入鼎内。 “殉。” 巫齐声高喝继石碑之后铜鼎也被送入墓室。 沿着墓道向下奴隶们心惊胆战脚步不自觉加快。待要走出时全都是手脚并用唯恐头顶的光突然消失。 最后一名奴隶冲出陵墓林珩甩掉剑上的血痕下令道:“封墓。” 宗和祝欲言又止考虑再三到底双双噤声。 宗室成员似有话讲但见宗不出面没人想做出头的椽子只得压下心中非议。 宗室众人不开口氏族也无意出声。 伴随着墓石滚落一声巨响墓门彻底封闭。 葬礼略显草率比较烈公入葬的规格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追究细节又不算违背礼制陪葬殉葬皆有例可循。 “幽公在位时前后判若两人。” 宗和祝并肩而立望向关闭的墓门想到晋侯早年的锐意进取暮年的刚愎自用心中难免唏嘘。 葬礼结束后林珩策马回城百名黑骑护卫左右。 林原落后一截马身中途回首仍能望见晋侯的陵墓以及守在墓前的身影。 珍夫人站在陵墓旁眺望远去的队伍任由风掀起斗篷鼓振衣袖许久一动不动。 日轮西沉天光将尽她才移动僵硬的双腿转身看向封闭的陵墓脑中一念闪过叹息道:“孤家寡人。” 偌大的陵墓晋侯登位不久就开始修建如今仅有晋侯一人竟无一名夫人同葬无论生死。 如此不合礼仪之事宗室、氏族皆视而不见无一人提出异议。 “公子珩大权在握声威无两。晋必重现烈公之盛霸天下。” 风吹起一缕长发遮挡一双明眸。 珍夫人握住发尾仰望天边晚霞心情豁然开朗。 “走吧。” 她转身前行脚步轻快。 婢奴和壮妇跟在她身后踏着落日余晖同君陵背向而行尽数消失在道路尽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