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林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信使等候在殿前,手捧一只木盒,上刻玄鸟纹,象征晋室图腾。 侍人先一步入内禀报,数息后折返,引他前往殿内。 “君上在殿内。” 听出侍人称呼的变化,信使不由得一怔,想到入宫时的听闻,迅速收敛心神,迈步进入殿门。 殿外阴云密布,大雨滂沱,白昼堪比黑夜。 殿内矗立数盏铜灯,灯身铸成鸟兽,灯盘形似花瓣,或被鸟喙衔起,或被兽掌上托,火光在盘心跳跃,释放橘红的暖光。 一架漆金屏风落地摆放,屏风前不设桌案,仅有一张矮榻。 数级台阶横亘在矮榻下方,上雕精美图案,鸟兽栩栩如生,鱼虫惟妙惟肖,工艺精湛,在他处难得一见。 楚煜斜靠在屏风前,绯红的袖摆铺展,袖口刺激金纹。金红辉煌,犹如一团烈火,刺痛观者双眼。 信使上前半步,躬身叠手,呈上雕刻玄鸟的木盒。 “禀君上,仆至晋都拜见晋君,晋君问公子安好,书信命仆带回。” 木盒送至面前,盒盖上的玄鸟纹流淌金光,鸟瞳竟是一枚彩宝,色泽艳丽,浑似凝固的血珠。 “晋君问我安好?” “正是。” 白皙的指尖擦过盒盖,触感微凉。 猜测林珩的本意,楚煜轻掀嘴角,无声地笑了。 “下去吧。” “诺。” 信使再拜后站起身,维持垂首的姿势退出大殿。 一门之隔,暖香瞬息消散。 风雨袭入廊下,雨珠落到信使肩上,干爽的衣袍又被打湿,让他不自觉皱眉。 望向烟灰色的雨幕,耳边闷雷声不断。料定一时半刻不会雨停,信使没有在殿前久留,顺手接过侍人递来的雨具,快步穿过廊下,冒雨踏上宫道,向宫门疾行而去。 殿内,侍人移近灯盏,使灯光愈亮。 楚煜打开木盒,看到盒中堆叠的竹简和绢,眸光微动,抬手挥退左右侍婢。 “下去,无召不得入。” “诺。” 侍人婢女鱼贯退出殿外,无声合拢殿门,分别守在廊下。 风雨短暂飘入大殿,随即被门扉阻隔,仅在门槛处留下几点水痕,很快被暖意蒸干。 竹简以布绳系紧,绳结处盖有蜡封。从晋都到越都路途遥远,蜡封依旧完好如初。 楚煜取下发上的玉簪, 以簪尾划开蜡封,轻松挑开绳结。 信使星夜兼程,途中遇到连日暴雨,木盒也被保管得十分妥当,始终未染水汽,竹简和绢都不曾被浸湿。 系绳脱落,竹简展开,遒劲的字体闯入眼帘。矫若游龙,入木三分,乍一看,似有杀伐之气迎面袭来。 “君侯的字着实与在上京时不同。” 轻笑一声,楚煜逐字逐句看下去,笑容开始收敛,深情逐渐变得严肃。 “以商谋魏?” 林珩用词简练,三言两语说明要点。 楚煜一眼看出关键,放下竹简陷入沉吟,思量此计是否可行。 “大量向魏购麻,诱之以利,使魏人少种粮乃至不种粮,断其储。”他垂下目光,摩挲着竹简上的字迹,推断事成后的结果。 此计若能成,魏不灭也会伤筋动骨。 楚未必会施以援手,更可能乘人之危鲸吞蚕食。 “可行。” 不过,如何下手还需从长计议。 邳城之战,魏国和吴国想做渔翁,不承想事与愿违,没能坐收渔利,反而在城下损兵折将。吴国公子峦被请至越国,魏国公子展则被迫入楚,至今未能归国。 遭遇这番打击,魏国君臣必然会变得收敛,戒心会比以往更强。 “欲要成事,越和晋还不够。”楚煜喃喃自语,指尖轻点桌面,许久陷入沉思。 灯光微暗,他随手拿起玉簪,发转簪身,以簪尾拨动灯芯。 火光闪亮,焰舌跳跃。 灯芯一团幽蓝,外层包裹着明亮的橘红。 暖色照亮芙蓉面,长发如瀑流淌,迤逦在绯红的长袍之上,浓烈到极致,非凡间之色。 “齐人好经营,齐商遍布天下。知晓有利可图,必蜂拥而至。” 楚齐结盟,盟约并不牢靠。 魏附庸于楚多年,不甘于久居人下,两国间的关系变得岌岌可危。 施行弱魏之计,齐国若为推手,事将如何? 思及此,楚煜掀起嘴角,笑意不断加深。明亮的火光映入眼底,眼尾染上一抹红,冶艳秾丽,勾魂摄魄。 “来人。” 声音传至殿外,立即有侍人应声:“仆在。” “宣令尹入宫,言有要事相商。” “诺。” 侍人领命而去,不多时消失在廊下。空出的位置立刻被填补,几名侍人并肩而立,随时听候国君吩咐。 殿内,楚煜合拢竹简,暂时放到一旁,从盒内取出叠起的绢。 有弱魏之计在先,他颇有些好奇,这张绢上会写些什么。 楚,齐,亦或上京? 绢布纹理细密,不同于越绢的薄透,略有些厚,分明是晋国织匠的手艺。 绢上内容不长,迥异楚煜之前的猜测,一目十行看过去,令他颇感意外。 在这封信中,林珩丝毫不提及军政,更无天下大事,专门评价楚煜之前送出的情诗,言辞直白,甚至有些过于直白,让人不知该作何反应。 “珩不擅诗词,不慕风月。公子高情,珩恐负知音。” 简而言之,楚煜的诗他收到了,也读过了,写得很好。可惜他不擅长风花雪月,为免浪费时间,下次别写了。 捧着这张绢,楚煜凝视半晌,眸光深邃。倏而有一抹情绪闪过,在眼底蔓延,充斥无尽的暗色。 殷红的嘴角勾起,现出一抹魅人的弧度。笑意缓慢流淌,充满捕食者的艳色。只需一眼,便如青丝缠绕,铁石心肠也能融化,为之神魂颠倒,色授魂与。 “君侯如无意,区区诗词岂会放在心上。” 看入眼,印入心,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才会刻意写下这封信。 “煜不觅知音,唯慕君侯。” 楚煜铺开一张绢,提笔写下这行字,不召信使,直接命人提来信鸟。 “收到此信,未知君侯如何应答?” 亲手将装有绢的木管绑在信鸟腿上,楚煜行至殿前,在廊下放飞信鸟。 信鸟振翅高飞,盘旋一周划过云层,向越侯宫外飞去。 暗影掠过宫门时,令尹的马车恰好抵达。 车门推开,奴仆撑伞等候在一旁。 令尹子非走出车厢,皮履踏上地面,不慎踩入水洼,短暂溅起积水,打湿长袍下摆。 车奴见状大惊,迅速匍匐在地,任凭雨水湿透全身。 “无碍,起来吧。”令尹无意发作,命车奴起身。继而提步穿过宫门,由侍人引路去往正殿。 他迈过宫门时,信鸟恰好从头顶飞过。 天地之间,雨幕相隔。 一道电光闪过,模糊的剪影短暂落下,随即隐入云层。 信鸟发出清鸣,飞离越侯宫,飞出禹州城,越过高耸的城墙,振翅向西而去。 越向西雨云越薄。 穿过漫长的边境线,进入晋国境内,倾盆大雨消失无踪,沿途风 和日丽天空一片湛蓝。 傍晚时分金乌西沉晚霞映红天边。 雄伟的城池被霞光笼罩披覆一层暗红。建筑和街道浸染落日余晖融入光影远远望去竟有几分朦胧。 夕阳西下光影如潮水退去大片被暗色取代。 城头亮起火把排成一条长龙。 大街小巷亮起灯光 ?来自远方星星点点汇聚光芒闪烁如银河倒悬下落九天。 城内最明亮处是晋侯宫所在。 此时宫门落钥侍人提灯穿过宫道迎面遇上手持灯盏的婢女两队人擦身而过灯光明亮彩裙翩然。 侍人继续巡逻宫苑婢女一路去往南殿。 打头的婢女持灯照路中间几人提着食盒盒盖与盒身严丝合缝仍有少许热气飘散带出食物的香气引得人馋涎欲滴。 婢女快步来至南殿在廊下稍停当真内史的面打开食盒将冒着热气的菜肴送入殿内。 大殿内灯火通明飘散着暖香。 乐人鼓瑟吹笙敲打着小鼓。韵律轻快几名舞人踏着鼓点飞旋。 年轻的身躯轻盈矫捷似山间的羚羊。 双足交替落地与鼓声同频。 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乐声停时近乎要乘风而起。 “赏。”舞蹈赏心悦目国太夫人心情愉悦赐下绢和酒食。 “谢国太夫人赏赐!”舞人和乐人伏地叩首大声谢恩。随后膝行退出殿外面上喜色难掩。 乐舞告一段落热食送上。侍人守在廊下婢女留在殿内伺候。 屏风前设有两张长桌国太夫人和林珩各踞其一。 炖肉的鼎抬到殿内鼎内热汤翻滚大块的羊肉已经炖得酥烂。 两名厨守在鼎前用长叉插起肉块盛在盘中分别送到林珩和国太夫人面前。 “君上大觐之期将近。”国太夫人拿起匕首切入冒着热气的羊肉。 “大母放心我已有安排。”林珩端起酒盏饮下一口。盏中是越酒不如晋酒醇厚入口甘冽不易醉人。 闻言国太夫人停下动作抬眸看过去:“朝见之事君上已有决断?” “正是。”林珩颔首道出心中腹案“夏末出兵西南料想数月能归。届时西境诸侯齐聚一同奔赴上京共朝天子。” “带兵朝见?”国太夫人吃了一惊。 “昔楚共公兵入上京问鼎于天子天子不究其过反赐车马弓刀臣妾百人。我仿效行之未为不可。”林珩浅笑出言。 楚能为晋亦能为。 棋局既开分出胜负之前无人能停天子也是一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