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后。
221基地。
厂长办公室。
“小徐啊,你这次的建议效果很不错嘛。”
放下手中由助理周材汇总完成的报告,李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和蔼的对徐云说道:
“根据各个分厂方面的反馈,大家的工作热情比之前还要高了,组织上很满意。”
在他对面的徐云则笑着挠了挠头发,没有多说什么。
虽然今天这场小规模会议到场的只有徐云李觉钱五师等五六个人核心人员,但徐云并没有因为都是熟人而不知分寸。
按照组织上原先的想法。
在公开了过年吃牛肉的消息、将牛棚安置在通勤火车的线路上后,基地对于传言的辟谣便差不多可以到此为止了。
比如说场地的大小、通风条件、温度、通行负载等等。
毕竟这年头的人可不像后世那样营养过剩,几乎人人的肚子里都没多少油水。
如果真的撑不住了,他们也只会从牛羊中选出最老的那几头下手,然后把剩下的那些牛羊继续留到【需要的时候】。
在李觉等人想来。
实话实说。
诚然。
其实在知道徐云的真实身份后,李觉就一直想着去问徐云一些未来的事情。
当时一个十多人的车间只能分到一块羊腿,吃饭的时候轮流吸,每顿饭每个人可以嗦五次骨头,哪怕是这样很多车间都硬生生把一块骨头嗦了一个月
所以如果把那些牛羊留着不杀,大概直到它们寿命到之前都不会上砧板。
长安虽然人口繁多,但却经常发生饿死人的情况。
在徐云穿越来的后世。
所有在这个想法提出后,基地管理层对于选定的日期并没有多少异议,但在是否要对外公开的问题上却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换而言之。
这种生活距离【好日子】的定义还有十万八千里,但至少不用去挖野菜、啃树皮甚至吃观音土了.
也就是李觉他们大概等到黑神话悟空发售的那天,都不会遇到真正物资紧缺的情况。
毕竟他现实里就和周善院士在搞本土驴的育种来着,二人在聊驴肉火烧的时候就曾经多次谈及净肉率这个概念。
哪怕情况再糟糕,他们也依旧会摆摆手,说一句“再撑一下吧,熬一熬就过去了”。
而眼下这个时期却不一样。
据说现场还有不少人事先不认识,却依旧聊的很开心,甚至还有一些男女青工借此机会拓展了交际圈——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就看天意了。
但是
无论是根据后世的文件解密还是兔子们的一贯作风,徐云都可以很准确的做出一个判断:
【需要的时候】必然是一个李觉敷衍的说辞,就和后世很多网络写手挂在嘴边的【在码了在码了】是一个道理。
这两个字在李觉心中的地位,基本上与原子弹处在同一个档次。
然而这些在军事、科研方面造诣极深的大佬们,却在思考的时候忽略了一个屠宰行业的重要参数:
但他心中却一直有个声音在告诉他.徐云说的确实没错。
如今徐云看似与自己顶了波牛,但却同样不经意的泄露了这么个好消息。
徐云冒着让很多领导不解甚至不爽的风险,强推了“瞎胡闹”的分厂割肉方案。
眼下便是答案。
整个基地一万七千多位职工,就要额外多出一万七千多斤的肉。
可这样一来呢,每个人的肉类配额就要从原定的5两直接提高到1.5斤左右,也就是人均提高一斤。
未来的兔子们是不缺粮的。
这是啥意思?
那个日期既不是节日,也不是啥节气啊.
但很快,他便明白了这个时间的含义:
“没错,如果到了需要的时候您真能把那些牛羊都杀了,带来的效益肯定比我现在要高。”
因此长期以来。
比如说那时候的国家如何了,小日子是不是还是唯一的一个二次原国家,自己的评价是不是技术型领导等等
奈何那位作家在离开基地前曾经嘱咐过,尽量不要和徐云打探未来的事情,否则徐云很可能怎么出现就会怎么消失。
当时反倒是洛阳有粮食,唐高宗和他老婆武则天就经常跑到洛阳去吃饭,美其名叫“就食”,经常浩浩荡荡带几千官员去洛阳蹭饭
如果不是后来唐玄宗发动唐隆政变开创开元盛世,粮食紧缺很可能成为唐朝出事的导火索之一——不会是直接原因,但必然是内因之一。
结果没想到的是。
他确实早看出来了。
于是徐云轻咳了一声,很识趣的主动换了个话题:
“厂长,这次咱们基地的牛羊出了多少斤肉?够包饺子吗?”
同时在决策层方面。
换而言之。
根据如今汇总的情况来看,组织上送来的这些牛羊净肉率居然高达43%
8%的净肉率差异,让实际产出的肉量比李觉他们预计的要高出了一大截。
同时长线上袁国粮周开达的神农项目也即将立项,主食方面完全不用担心吃不饱肚子。
例如在之前基地物资最匮乏的时候。
如果说原子弹是武,那么粮食无疑可以算得上文。
他这类经历过苦日子的前辈们都有一种刻入骨髓的觉悟或者说认知:
在徐云所来的那个时间里,兔子们都不用再担心这事儿了,遑论如今这个被他踹了不知道多少脚的时间线
想到这里。
没办法。
徐云缓缓从面前的纸张上抬起头。
“.”
李觉他们的精神值得后世所有人敬佩,值得所有人知晓。
一分多钟后。
“第一件事是春节的场地布置问题,场地规划上午刚出炉,这也是件很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