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帝国之大帝刘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3章 国库与内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如此一来,岂不是说,这个水泥、混凝土将取代以往的建筑材料了?” “若真是这样的话,那它的价值,可太大了!” 听得混凝土那神奇的作用,百官震惊的同时,也很快便发觉了其中的巨大价值,眼中也是精光闪烁。 看向袁逢的目光也是充满了敬意,与羡慕,谁也没想到,堂堂袁家的家主,居然不声不响的弄出了这么一个让所有人都受益的神物。 名动四方、名垂青史,怕是跑不了。 迎着众人那敬佩和羡慕的目光,袁逢也是忍不住露出一副得意的笑容。 刘宏也是面露笑容的看向百官。 “现在诸卿现在还觉得,修路有什么问题吗?” “有了此等神物相助,修路不过小事尔!” 众官也是笑呵呵的表示没有问题。 曹嵩却是站出身来问道:“不知陛下,对于修路一事,可有规划?” “洛阳与周边各郡需要先行修通,再就是与长安之间,也要尽快才行! 然后就是通往幽州、并州和凉州等地也需要尽快与洛阳进行连通才行!” 随即刘宏将自己的初步计划,跟百官大概的说了一遍。 “陛下所言甚是,幽、并、凉三州事关军事、互市以及煤炭等因素,确实需要尽快修通!” “长安乃是关中要地,与洛阳建立沟通确实需要尽快才行!”.net 对于刘宏的初步修路计划,百官也纷纷表示同意,这几地连接到了一起,那么到时候,整个北方都将处于朝廷的控制之下。 长安,乃是关中的中心地带,将来大汉如果向西扩张,那么交通自然不言而喻。 至于河间,原本地理位置没那么重要,可是如今因为天子,那里成为了一个制造精盐、御酒以及茶叶的中心地带,其商业地位已经不言而喻。 而且河间紧邻幽州,也可以作为将来开发东北的一个物资中转站。 很快,刘宏与百官就商议出了一个的修路计划。 先行修通洛阳与长安、洛阳与河间之间的道路。 然后分别以长安与河间为中心修通前往敦煌、九原、渔阳、辽西和辽东之间的联系。 一旁的曹嵩,听着天子与百官热情洋溢的商讨修路一事,心中也不断的盘算着此次修路的耗费。 大概这么一算下来,曹嵩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起来! “陛下,虽然修路一事于长久有利,但是如今国库钱粮不足,恐难以支撑!” “嗯?又哭穷.....?” “皇家商行赚那么多钱,那些钱呢?” 百官见到曹嵩又跳出来哭穷,纷纷脸色不善的对其出言指责。 曹嵩也赶忙说道:“诸位,因为今年春耕农具和水利一事,国库已然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剩余的需要准备囤积粮食所用,不能动了。 皇家商行的钱,大部分都用来收购奴隶、扩建工厂与开设商铺,也是不能动的,一旦皇家商行的资金断开,那么所有工厂、作坊和商铺都会受到影响!” 刘儵不由出声问道:“这不马上就要秋收了吗?等秋收过后国库不就有钱粮了吗?” 曹嵩摇了摇头,“去年到今年新开垦出来的土地是免税的,今年秋收比去年多不了多少的,用来储备新设的官仓没有问题,但是拿来修路,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到时候没了那些东西,今年的互市,也就没办法再继续了.....!” “那怎么办,总不能等过两年再修吧?” “是啊,修路一事,迫在眉睫,耽误不得啊!” 听得曹嵩所言的种种困难,百官面上也不由得露出一丝急色。 皇家商行两年不能发展,那他们得少分多少钱? 一时间,百官也开始议论纷纷,崇政殿内也变得有些嘈杂起来。 陈蕃也皱着眉头,看向百官怒声斥道: “肃静!!有问题就要想着解决,如此乱糟糟的样子,成何体统?” 百官听得陈蕃的呵斥,也赶忙闭上了嘴巴,开始思索着相应的解决办法。 曹嵩眉头一动,然后看向刘宏,小心翼翼的说道: “陛下,眼下国库和皇家商行的钱粮不能轻动,不知少府那边......?” 随着曹嵩话落,百官也是眼睛一亮,将目光投向了端坐在帝座上的刘宏。 要知道,皇家商行一半的利润都归少府所有,最近少府可是赚了不少的,国库的钱不能动,但是少府可以啊! “嗯?” 迎着百官的目光,帝座上的刘宏也不由得微微一愣。 这帮家伙,还真是越来越有资本家的风范了。 居然连皇帝的主意都敢打了? 刘宏也不由得笑了。 “诸卿这是准备让朕出钱修路吗?” “啊.....那倒不是,陛下也是需要花钱的嘛!臣得意思就是......陛下可不可以将少府的钱借给国库?” 曹嵩赶忙摆了摆手,一脸嘿笑的看向刘宏。 “哦.....原来是想借钱啊!” 刘宏眉毛一抬,看向曹嵩和百官,脸上露出露出一抹笑容。 “嘿嘿~,对对对,就是借钱,当然了.....国库也不会白用陛下的钱,都有利息的!” 曹嵩嘿笑一声,连同百官在内,全都眼巴巴的看向刘宏。 刘宏见状,嘴角微微一抽,随即缓缓摇了摇头。 “不借!!” “啊?” 曹嵩和百官也不禁愣了一下。 一向大方的天子,今天怎么这么抠门儿了?还是在修路这种大事上。 “陛下,修路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您怎么能......?” “是啊陛下,路修了,民富国强,对您对大汉那都是有利的啊.....!” 百官也纷纷进言,对刘宏开始了劝诫。 好嘛,这是准备道德绑架了吗? 看着百官一个个痛心疾首的样子,刘宏也不禁有些愕然。 哼~,只要朕没有道德,你们谁也别想绑架朕! 刘宏心中也不禁冷哼一声,对于百官的劝诫,却是充耳不闻。 这倒不是刘宏抠门儿,不顾国家大事。 而是因为少府乃是皇帝的内库,皇帝和后宫的消费包括一应封赏,全靠少府承担,万一空了,皇帝和后宫那么多人,花什么? 自己在位的时候,倒是无所谓,大臣们讨要一点儿也就罢了,权当是封赏了,可却绝对不能成为惯例。 万一后面出个花钱大手大脚的皇帝,到时候少府的钱不够花了,将主意打到国库上面怎么办? 所以国库是国库,内库是内库,两者绝对不能有任何牵扯。 除非到了国家危亡之际,否则大臣绝对不能打内库的主意。 内库有钱了,皇帝们够花了,自然也不会打国库的主意。 这也是为了保护国家不被皇帝搞垮,所以这一点必须做好区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