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所的郝千户说走就走,不带走一片泥土。
这边跟孙山告辞,那边就安排手下运尸体出城。
孙山一脸懵圈,这么急匆匆地走作甚?不吃个午饭再走吗?
距离午饭还有半个时辰哩,也急着这一时半会了。
孙山假装客套几句,挽留郝千户干饭。
郝千户摆了摆手说:“不了,孙知县,我们来沅陆县已经好几天了,得赶紧回去交差。有机会再跟孙知县一起吃饭。”
说完后,急匆匆地领着手下,急匆匆地出城了。
孙山虽然不理解卫所为什么走得那么快,但不留下吃饭更好,省钱哩。
只是剿匪这件事,孙山总觉得有些事自己不知道。
哎,只可惜辰州府并没有自己人,找个人刺探消息也难。
只怪自己初来乍到,并不是深耕沅陆。
要是来的时间足够久,多多少少都会受到风声,不用现在这么被动了。
孙山回忆起郝千户走的模样,挺高兴的,看来自己这么做应该没问题。
只是不知道会不会是:猪猪自己上秤称重,被卖了还帮着数钱。
张师爷见卫所的人走后,立即走进来,说道:“老爷,卫所那边的人说了什么?”
身为师爷,就应该替主子解忧愁,见孙山皱着眉头,师爷感觉得这件事不简单。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孙山把与郝千户见面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疑惑地问:“你说我们捉的那些山匪有没有问题?这次卫所的人亲自过来,好似很重视这些山匪。”
张师爷也跟着孙山皱眉,摇了摇头说:“老爷,我也不知道。”
随后抓住重点地问:“老爷,郝千户说不会忘记你,是不是要给你好处?”
通常说这句话,不是威胁,就是给好处。
显然郝千户的意思是后者。
孙山点了点头说:“我也不知道。不过郝千户走的时候挺开心。只是这种好处,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想要的好处。”
所谓的好处不是名就是利,也不知道郝千户所指的是什么。
哎,做人做事为什么不能通透点呢。
这样你猜猜猜真的好难猜。
孙山摇了摇头说:“算了,不理了。山匪这件事就这样吧。”
随后低声说:“张师爷,卫所过来,王县丞那边肯定关注。肯定也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王县丞辰州府有人,打探消息比我们容易准确多了。你有空跟王县丞多多交流,打探打探一下,好让我们心里有个底。”
要是王县丞是自己人该多好啊。直接写信到辰州府问一问,相信一定很快就知道了。
孙山再次叹了一口气,来陌生的地方做官就像浮萍飘来飘去,根本找不到地方立足。
如果在广南做官,肯定容易多了。又或者在京城做官,这样也有人脉。
张师爷立即领命:“是,老爷,我会好好跟王县丞相处。”
好好地刺探口风。
张师爷又拿出了一份地契出来说道:“老爷,这是大鸟村后山的地契,那一片山都是无主的。目前来说属于衙门。”
顿了顿补充道:“老爷,这些山地可以买卖,幸好我们拿了过来,要是有人收到消息,说不定还真买回去。”
主要是山地便宜,地税也便宜,买一大片山,也抵不过几亩地。
张师爷不知道孙山想要这片后山作甚,但一定是非常重要。
所以一早就找户房,把地契拿了过来。
相信他拿地契这件事肯定很快传到整个衙门,也会被有心人知道。但地契在手,想买卖也难。
孙山看了看一大片的后山,直接把方圆无人居住的山林收归衙门所有,并且化为“官田”。
所谓官田并不限于平原地区,也包括山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
包括入官田地、还官田、没官田、断入官田、学田、皇庄等等。
大乾法律规定,官田属于国家所有,严禁买卖。
这些土地的产权属于国家,耕种者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孙山担忧后山因为有鸟粪,引起窥视之心,直接把这一片山林划为官府所有,也就是禁止任何人买卖。
当然这样做也只是加了一道小小的屏障,毕竟正道走不了,歪门邪道还是挺多。
想彻底阻止有权有势之人的窥视不可能。
有良心的就利用租赁方式,把官田永久使用。
没良心的直接利用各种法子把官田变成私田,再用白手套收入囊中。
孙山目前能做的只能把这一片山林化为官田,增加变成私田的难度。
孙山对张师爷说:“你去户房,立即让文书把一圈的山林划为官田。”
张师爷连忙点头:“是,老爷。”
随后问道:“老爷,是不是与鸟粪有关?”
衙门后院还有几麻袋鸟粪,幸好后院够大,所有放远一些,才没有闻到臭味。
昨晚张师爷急匆匆地看一眼,不知道这些鸟粪具体有什么用,如今见孙山把这一片山林划归官田,还要标注禁止买卖,可见这些鸟粪不同寻常。
孙山脸色略带喜悦地说:“是,这些鸟粪大有用处。”
有了这些鸟粪,就有原始的化肥,有了化肥,地里的粮食就能增产。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山匪哪里比得上百姓吃饭这件事。
张师爷见孙山露出笑容,语气甚为欢快,可见鸟粪真的很重要。
见了见四处,发现无人后才安心地说:“老爷,为什么把这片山林划归官田,而不是.....”
这些话的确好难说出口,不过他身为孙大人的师爷,利益和孙大人一样,孙大人好,他才好。
硬着头皮地建议:“老爷,何不我们买了这一片山林?”
孙山不能买,可以找个白手套来买。如果有大用处,买下来对孙山更好。
这个问题孙山自然想过。
一来他一个外地官,要是买了,非常打眼,即使有白手套,有心人也知道是他。
二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孙山得利必然引起“群而攻之”。
三来孙山还真有点“大公无私”精神,想着他与几个土著乡绅受益,不如百姓受益。他们已经比百姓过得好了,为何还一直跟百姓争利。
四来沅陆县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对他的官途也有帮助,不应该只看中这点利益,更要往高处爬,要不然干嘛做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