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都市低调修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 会议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下学期开学报到,也不用办理什么,把学生证交给班干部,到时候盖个章就完事了,很简单。 交完学生证,李棠鼎带着陈莉敏姐妹俩在校园转了一圈,主要是带陈莉怡参观学校。 “东校其实没什么好看的,连棵高点的树都没有,南校要好很多,东校有的,南校都有。” 陈莉怡说:“我觉得还好啊,比初中学校大了好多。” “我们镇才多少学生,肯定跟很大学比不了。”陈莉敏看了一眼妹妹说。 “是哦。” 等逛完校园,李棠鼎送陈莉怡回别墅,又开启了在教师公寓和陈莉敏的同居生活。 …… 25号就开始正式上课了,不过李棠鼎没去教室。 他在行政楼会议室和校长书记他们谈笑风生呢。 会议桌前,李棠鼎对着一个头发花白的人说:“欸,书记,我们学校往届的就业率是不是只有90左右,要不把他们拉回来,我们这个研究,也涉及很多其他工作的。” 抛开专业不谈,那些人脑子肯定是可以的,毕竟第一学历是985嘛,培训一下就可以发光发热了。 有一些公司招人喜欢看第一学历,因为下限有保障,不至于搞到最后要换人,浪费时间。 老书记说道:“这个主意不错,到时候我们可以对外说就业率达到100了,哈哈。” 就业率对高校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有些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会在考研复试的时候优先考虑本校学生。 至于有些人摆烂不想工作怎么办? 那就修饰一下,想找工作的人,都找到工作了,那就业率不就是100吗? 孙院长也在会议室里,吹捧了一句:“哎呀,棠鼎真是我们学校的骄傲啊,才一个学期过去,就整出了个大项目。” “嗯,棠鼎确实出色……”校长也笑着说。 那间药厂,学校也是有份的,每年的分红都够开展好多个科研项目了……总之,今年的工作报告有得吹了,校长自然非常乐意说些好话的。 李棠鼎把一些利益分润出去,就是为了方便,现在他就能很容易的调动学校的资源。 钱财,还有一两天就能写出来的药方,他根本不看重。 现在,他的目标就是先把阵法群大量的建造起来,好让自己有足够的灵气修炼。 反正矿石原料基本是不缺的,西北的地也不缺。 会议在轻松的氛围中持续半个多小时,然后各位领导就回去安排工作了,为了自己的后面的工作报告,他们一个个都积极的很。 之后,孙院长和李棠鼎一起走了一段路。 “你小子真的牛,不声不响的就弄了个大动作。”孙院长感叹,“当年我在你这个年纪,还在教室学知识呢?” “这没什么的,我学习速度快,出成果的速度快一点也很正常吧。” “哎,人比人,气死人啊。” 李棠鼎也开玩笑说:“你都几十岁了,还跟我这个小年轻比什么比,看开点。” 抛开神魂不谈,李棠鼎确实是个小年轻。 “我要去教学楼了,你自己回院楼吧。” 说完,李棠鼎走向另外一个方向。 现在离下课时间还有十几分钟,老师正在讲台上,李棠鼎从后面走了进去。 老师看了一眼,继续讲课。 很多同学也回头看了,不过也就看看,窃窃私语这种事情,在上着课的时候很少发生。 因为是在大教室上课,座位多,陈莉敏旁边的位置空着,李棠鼎把上面的书包拿走,坐下。 陈莉敏知道他刚才是去找校长他们,也没有因为他回来就问东问西,正在上课呢,而且她也不是好奇心特别重的人,于是就继续听课。 这节课上的是分析化学,李棠鼎早就已经学完,所以也不用听课。 他用手机查了一些关于西北部调水的计划,然后偶尔逗一下陈莉敏,十几分钟就过去了。 明天会有个关于试验区供水的会议,李棠鼎打算去看看。 西北的荒漠虽然地多,但缺水,所以想要在那边建一座城市,首先就要解决供水的问题。 不过只要有钱,调水也不算太大的问题。 反正又不是要搞一个非常大的城市。 第一年只要够十万人用就够了。 下课后,两人回到教室公寓,自己做饭吃。 吃饭的时候,陈莉敏想了想,说:“诶,我妈让你帮忙要几箱那个口服液。” “好啊,没问题。”李棠鼎说。 这个东西非常好卖,出厂价100块钱,到消费者手上也就100多块钱,很多人都买得起,药材的量供应不上,也就导致了常年都缺货。 甚至还有不少黄牛在囤这个。 李棠鼎发了个消息给厂里的人,让运二十箱到别墅那边。 “好了。” 然后,李棠鼎笑着问:“你觉得,你妈要这么多口服液,该不会是准备给你再生个弟弟妹妹吧?” 陈莉敏红脸道:“我怎么知道?” 老妈都快五十了,应该不会继续生孩子吧? 要不然,她岂不是要有一个小20岁的弟弟或者妹妹? 而且,高龄产妇好像不好。 “说不定,哪天你妈就跟你说要有一个弟弟妹妹了。” “才不会。”陈莉敏反驳道,“我妈年纪都这么大了,怎么可能会想着继续生。” 李棠鼎没继续说这个话题,等吃完饭,两个人又做了点运动帮助消化,下午是七八节的课,有的是时间。 …… 第二天下午,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好几个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的专家,针对试验区的供水问题展开了讨论。 李棠鼎也过去凑热闹。 “沙漠东边一种在进行防沙治沙工程,已经安装了一些水管,不过,如果加大用水量,可能会对一些地区造成用水压力。”一个戴眼镜的老专家说。 他参与过塔克拉玛干边缘的沙漠治理,对那里的条件还算熟悉。 桌面上,九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些资料,都是勘察来的一些数据。 李棠鼎拿起来看了一会儿,上面提到的红旗河很有意思。 从藏布江截流,沿着一二阶梯分界线调往西北,在那里造一大片绿洲出来。 不过,工程量太大了,跟挖一条长江差不多,时间长,技术难度也高。 这藏布江的水,利用程度很低,是流到阿三家的,他们属于热带地区,不缺水,还年年闹水灾,留给他们太可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