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侯府丫鬟,我却一心想种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7章 合作共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很快郑荣就知道了答案,“那当然是不能了”。 天香阁最好的雅间内,林父和云慧坐在郑荣的对面,若按身份,他们应该给郑荣行礼,但眼前这个中年男人十分儒雅随和,也没摆什么架子,并且对油桃林的事情表达出来了极大的兴趣。 这还得得益于他手下新来的师爷,他从中敏锐的嗅到了油桃的商业价值。 若是能把青龙县变成专门种植油桃的产地,那么不仅可以写在政绩里,还能作为一项开源的产业。 郑荣也很无奈,知县本就是个七品芝麻官,上峰那边无暇顾及,自己这呢,聘请人员多了总有些捉襟见肘。 他又一向图个好名声,不准手下的人克扣太过,赋税也未曾盘剥,也得益于现在的年头国泰民安。 不然即使他这七品小官不愿折腾百姓,有上面压着,为了活下去,也得做出许多违背本心的事情来。 郑荣此番相邀,目的就是为了云慧手里的技术,话也说的十分冠冕堂皇,“这油桃若是形成产业,自然能造福百姓,到时候林家也是有功之家”。 云慧看着富丽堂皇的天香阁雅间,听着县太爷郑荣身边的师爷在那天花乱坠的说了一大堆。 无非就是,啊,你要献出你的种植方法,我们会在口头上给予你荣誉和夸奖,这是多么祖上有光且值得骄傲的事情啊! 快感谢我吧! 呵呵,谢你个大头鬼。 郑荣看着坐在对面的父女俩,就知道师爷这套不管用。 用眼神示意滔滔不绝的师爷住口,郑荣端起酒杯,“这桃林是林家的心血,若真能发展成产业,可以先免税三年”。 林父也跟着端起酒杯,“大人客气了,我们本身也是农民,若真能经由大人之手把油桃变成产业,也算是造福乡亲们了”。 你给我说好处,我就给你戴高帽。 云慧心中暗暗给林父比大拇指,不愧是我老爹。 郑荣看了看席间一直沉默的云慧,“令嫒看起来年龄不大,却是个心思灵巧的”。 云慧装傻呵呵一笑。 这点事有心打听,就知道油桃到底是谁的主意,郑荣这么说,无非就是觉得自己年龄小。 云慧低头敛去眸中的情绪,只要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其实过程并不重要。 郑荣夹了一筷子天香阁的炙鹅片,皮焦香,肉鲜嫩,确实是好滋味。 “不知二位意下如何?”,吃席吃席,云慧知道今晚必定吃不了多少东西,所以在出门前,垫吧了一碗酸辣红薯粉,此时根本不饿。 林父在她的影响下,也吃了半碗粉,但有些嫌辣,又补充一个鸡腿。 父女二人对天香阁的饭菜熟悉,平日里也没少买回去吃,不管是招牌菜,还是特色菜,其中都有云慧的暖房菜。 现在虽然是露天的,但是云慧肥施的好,就是别人家的菜有竞争力。 娄掌柜还会在厨师研究新菜品的时候,炒一盘给云慧尝尝。 总的来说,父女俩对着满桌的美味佳肴,神色淡定,每道菜也只是略尝味道,好似吃惯了一般。 跟着郑荣一块儿来的师爷,还有几分狼吞虎咽,看对面的父女俩,还有些瞧不起。 拿什么乔,早晚得把你们收拾的服服帖帖。 不过是有几个臭钱罢了,伺候人出身的,也配吃这些。 那师爷一边想一边吃的愈发快,好似风卷残云一般。 郑荣不着痕迹的皱皱眉头,这师爷是胡师爷入狱后上来的,平日只是略有些小气,没想到还如此上不得台面。 其实,云慧一家很幸运。 遇到的县太爷是个谨慎的,得益于青龙县的地理位置,这里离京城近,甚至东面有一大片皇家陵墓。 每年都会有人来此祭拜。 百姓诉苦的方式也有许多,所以这里的官,从来都是锦上添花,可没有人敢在这里触霉头。 郑荣此番作为,也是听了朝中朱大人手下的意思,若是做出些政绩,好可以凭这些往上升一升。 对大人的用处也会多一些。 郑荣正值壮年,自然不甘心只做一个小官。 朝中形势波橘云诡,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才不会被抛弃。 新帝刚登基那些年,实行免税政策。 如今已经过去了十余年,虽然在登基十年后恢复了税收。 也是轻徭役,薄赋税的做法。 这些年头都是百姓的好日子。 因为是天子脚下,乡绅地主也不敢太过招摇,能到这里当父母官的,不说青云直上,也是比较受重视的人。 郑荣知道自己的价值,这便是最好的。 云慧暗袋里一直装着侯府的令牌,若是他们敢硬来,这块令牌,就是救命稻草。 幸好当初在侯府的那些努力不曾白费。 在吃人的古代,百姓入草芥,没有网络的时代,一个普通百姓的发声,几乎是水滴入海。 在大刀阔斧开展事业的之前,要有绝对底牌。 林父和郑荣交谈甚欢,“先帝曾对南方一代种植枣树和桑树者实行免税政策,咱们北方地广人稀,若是从开荒来算,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都不是小数目”。 这年头不管是铁器还是农具,都属于高价物,那些所谓的荒地政策,也不过是把猪养肥了再杀。 林父和云慧不傻,其中的关窍在哪自然明白。 免税三年,打发叫花子呢。 这种利民产业,一开始都是不收税的好伐! 你免,你免得是什么税?! 郑荣明白林父的意思,沉吟一会才说话,“实情的确如此,但咱们青龙县未从做过这种产业,一开始免税,恐怕......”。 林父也不急,他知道这个事,不是郑荣一个人能做主的,带来的油桃静静的摆在后面的茶几上。 林父过去打开箱子,一股独属于油桃的香气迸发开来,“大人已经吃过这桃子,一份产业,从开头到繁荣,期间要许多坎坷,若是羽翼未丰就开始多加累赘,恐怕不会有太多成果”。 郑荣明白,农业是国之根本,民意是人心所向。 这件事,不可操之过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