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逃婚:娇娇知青是糙汉心尖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1章 霍骁辞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黄明心想,儿子太厉害了,温婉集团可是现在全国数一数二的大集团,能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坐到总经理的位置,果然是他遗传基因好。 既然他们父子相认,植皮手术的事,肯定就没有问题,他还能捡回来一条命。 而且,他还要教会霍骁,如何不择手段将集团据为己有。 “儿子,救我,我们......联手拿下集团......”黄明说话非常吃力,但也把意思表达清楚了。 霍骁以为他会哭求他救他一命,没想到却还有如此野心! 他体内的确流淌着这个男人的血,但是这么多年,他早已经将陆婉清当做救赎,将家庭视为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在集团做事,那是集团事务还不稳定,需要他出力,绝不是贪图那一点权利和财富。 他才不会像父亲一样,为了钱,连自己的孩子都不顾。 终究是两路人啊! 他期盼过很久和父亲再重逢的画面,所有美好的想象都抵不住这冰冷的现实。 不如就当一切都没发生过吧! 黄明说完自己的想法,急切地等待儿子的回应。 这时,门被推开,助理进来告诉他,京城那边有急事,需要处理。 他甚至没顾上看黄明一眼,毫不犹豫地跟着出了病房。 “云儿~云儿~别走......”黄明剧烈咳嗽起来。 护士赶了过来,让其他人都不要进来探视,病人需要好好休息。 其实,谁又会多看他一眼? 霍骁走后,他的医院账户上还有两千块钱,用完后不会有人再续...... 自此后,无一人再去探他...... ...... 霍骁带着妻女回到京城,开始和韩涛一起,和竞争对手进行最后的对决。 韩涛带领的科技公司本来已经没有再扩展手机业务,专注在飞机导航上,奈何波特公司却想一家独大,将所有其他手机赶出市场。 不但如此,在各大城市都设有分公司的波特公司,以为自己羽翼丰满,竟然也想做一款导航产品,来和韩涛竞争。 “韩总,既然这样,咱们就来一招釜底抽薪。妙妙现在把全国物流系统建立起来了,正好借来一用。”霍骁建议道。 韩涛想不到,霍骁竟然能把这些相关性都能联系到一起,便让他放手一搏。 霍骁请示完陆婉清后,便开始以总经理的名义,调集了大量的资金,然后用不同的公司户口,购买波特公司的产品。 因为是大批量的小公司,波特公司没有警觉,大批量往外卖产品,可以多挣钱,何乐不为,甚至还降低了售价。 就在这些产品囤积到一定量,波特公司的产量已经跟不上的时候,他将所有囤积的产品,让物流带向全国市场,以成本价销售。 一时间,全国各地都有波特公司的产品卖,而且是低价,直接导致波特公司新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 波特公司想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却是哪里都有,无从查起。 积压产品越来越多,他们自己也不得不低价出售,这样恶性循环,公司的资金全部被抽调出来应付这次危机,哪里有资金搞什么导航研发。 两个月时间不到,公司资金链断裂,只能以破产结束,最后被韩涛收购。 这一招,虽然一开始占用了大量资金,但最后资金回笼后,也只花了几百万,却可以化解一次巨大的危机,真是一个狠绝的妙计。 何况,那些使用物流的花费,不都是被妙妙挣了啊! 都是自己家的钱,不过是左兜到右兜。 经过这件事,韩涛对霍骁的能力有了全新认识,在董事会上对他赞赏有加。 但没有不透风的墙,黄明的死被有心之人捅了出来,还透露出霍骁就是他儿子的事实。 陆婉清等人都相信他,但面对公司内部巨大的舆论压力,减少对集团的影响,他还是提出了辞职。 “不行,集团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你的功劳最大,你不能走。”陆婉清紧急回京召开董事会,就是为了挽留他。 “霍总的确才能卓绝,每次都能让竞争对手闻风丧胆,但是一个连自己父亲都不管不顾的人,到危机存亡的时候,真的能以集团利益为重吗?”有人如是说。 其他人也起哄:“是啊,这次为了对付波特公司,霍总一下调动了三个亿的资金,如果哪一天他携款潜逃了怎么办?” 面对这些恶意的揣测,霍骁微微一笑,从容面对: “你们这些人真可笑,说得这些事,都是自相矛盾,扪心自问,我来公司以来,从来都是兢兢业业,比你们这些靠着股份过活的蛀虫好多了。 今天,我主动辞职,并不是我害怕你们,而是想和妻女好好修养一下,我现在挣的钱,足够我过一个富裕安稳的下半生。” 他本没有将利凌驾于其他之上,又何必以利驱之。 韩涛自然是对他百般维护,奈何他心意已决,不可能再担任总经理一职。 陆婉清知道他一身才干,就这样解甲归田真的是太浪费了,便给了他一个海外公司,让他出国大展拳脚。 霍骁听了,颇为满意。 可以继续为集团效力,又可以带着妻女去国外散心,两全其美。 张蕾蕾也很高兴,她申请了名校的学习机会,正好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带女儿。 集团这边,所有的业务也趋于稳定,到了该整顿的时候了。 把那些光喜欢说闲话不办事实的董事,全部发配到了边远地区,如果干不出一点成绩,就不要再进董事会了。 那些人叫苦不迭,早知道就闭嘴少提意见了,羊肉没吃到还惹了一身骚,在那些鸟不拉屎的地方,别说什么娱乐设施都没有,连找个小姐都找不到。 正是这一举措,那些真的干实事的人,积极性更高了。 都想着能独立掌管一家公司,来施展自己的抱负。 许多家收购回来的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员持股,最次的身价都是几十万,经理达到了上千万,谁不眼红羡慕啊! 能者多劳,同时也多得,十分公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