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章 烟花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武庄是自己的办公地,现在有直道,自己返回长安的时间只需要半个时辰。 回到军师中郎将府,董武就一头扎进自己搞的研究院。 自从王允之后,除了隔几天的议事,他基本就泡在了这研究院中。 在研究院的实验室中,董武专注地研究着烟花的制作过程。 他站在一张大桌子前,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各样他弄好的原材料和工具。 小心翼翼地操作着。 他先是将一些粉末混合在一起,用精准的手法搅拌均匀。 然后,他取出一把精致的工具,将混合好的粉末填充进小小的竹管里,轻轻捏紧,确保每一颗烟花都能够完美爆炸。 接着,董武开始调配燃料和引信,确保烟花能够在正确的时机点燃。 他细心地检查每一根引信,确保没有任何疏漏。 最后,当一颗颗烟花制作完成,董武将它们放置在一个特制的架子上,整齐排列。 “呼......准备这么久,终于完成了!”董武擦拭掉额头上的汗水,喃喃自语道。 董武走出房门,来到院子中,抬头看向空中。 刚好天黑。 “来人!” “主公,有何吩咐?” “让夫人与貂蝉小姐过来一下。” “是!” 不一会儿,刚刚返回府中的蔡琰与貂蝉便来到院子中,两人看着董武拿出来的东西一阵疑惑。 “夫君,这是什么呀?”蔡琰问道。 “呵呵,这是为夫新研发的烟花,今日为夫就让你们见识一下威力如何?”董武笑道。 “真的吗?夫君,快点演示给妾身看一下!”蔡琰迫切道。 貂蝉有些尴尬,毕竟这府中的下人将她视为夫人,她也对这个身份没有反感,而且她这段时间在女子学府感觉不错。 只是现在拥有这个夫人的身份让她有些尴尬,有名无实,自己心中接纳了董武,可董武之前的承诺,让董武不会动她,而这种事,又不能她一个女人开口。 蔡琰早就察觉到貂蝉的异样,貂蝉的存在,对她的地位没有丝毫撼动,况且她也不在乎这些,现在自己带来的陪嫁丫头,董武可是一个也没有动,还将她们给自己军中的将士做谋。 董武笑着点了点头:“行,我这就放给你们看看!” 说着,他取出火折子,点燃引信。 轰隆…... 随着一声巨响,烟花升腾而起,在天空中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芒,煞是好看。 瞬息间,数不清的烟火在空中绽放,姹紫嫣红的,极其漂亮。 “哇~~好漂亮啊!” 蔡琰惊讶地捂住了嘴巴,双眸中露出欣喜的神采。 貂蝉也是第一次看到夜空也能绽放如此绚丽的烟花,同样被震撼得呆滞住了。 董武微笑道:“怎么样?为夫的手艺不差吧!” “这是夫君所造?”蔡琰惊讶道。 董武骄傲地昂着脑袋:“当然,这可是为夫花费了大半个月才研制出来的。以后你们就可以经常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了!” “那岂不是太浪费资源了。”蔡琰嘟囔道,她认为这样的烟花应该在战争的时候使用才行。 “哈哈......为搏红颜一笑,再多的资源都值得。” “油腔滑调!” 蔡琰白了他一眼。 董武笑嘻嘻地搂住了蔡琰的腰肢:“为夫说的是实话。夫人你若是愿意,为夫以后每天都能为你制造一朵烟花!” “哼!我才懒得理你呢。” 蔡琰冷哼一声。 董武也不恼怒,继续搂着蔡琰欣赏夜空的杰作。 貂蝉整个人也成迷在烟花之中。 军师中郎将府的动静,惊动了全城。 皇宫内正给刘协温习的刘艾听到这爆炸声,连忙登上阁楼,此处是整个长安城最高的地方,站在此处,几乎群览长安。 “太傅,这是什么异象?”一旁一同登上阁楼的献帝刘协问道。 刘艾也从未见过如此异象。 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刘艾眼中是一种祥瑞的存在。 看到烟花之下是董武府的附近,刘艾眉头紧锁,虽然他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但看到刘氏江山即将易主,心中还是一些不是滋味。 “太傅,你怎么了?”刘协发现刘艾神情有些落寞,问道。 刘艾苦涩地摇摇头,叹道:“没什么,陛下今后记住,若是有一天,你要离开皇宫,记得当个逍遥人即可,切不有重登天子的想法!” 献帝明白刘艾的意思,点头道:“协儿明白,请太傅放心。” “协儿也知道,这个天子之位并不属于我,若是有一天我离开了皇宫,我想利用我所学,替我父亲还债。” 这段时间,刘协课余时间基本都扎在了医术之中,一是对朝廷之事已经不关心了,二是见得太多朝堂的争夺,怕哪一天自己就走了皇兄的路子,学医有备无患。 “嗯!” 刘艾赞许地看了一眼刘协,他很满意刘协这段时间的改变。 “陛下,时辰不早了,看完这场祥瑞您早点休息吧。” “嗯!” ...... 与此同时,新兴国府。 董卓与蔡琰正巧对弈,夜空中的烟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这是......”蔡邕皱眉问道。 董卓也是一脸迷糊:“这是祥瑞还是灾祸?” 蔡邕沉吟片刻,忽然开口:“这烟花似曾相识,之前我家姑娘好像说过你家小子要搞一种能在夜空开花的神奇物品,难道这个东西?” 董卓激动问道:“这是我家小子弄的?” “看起伤害不大,但这声响如果运用在战场,那绝对是碾压的存在。” 蔡邕摇了摇头,说出自己见解:“不,现在不能随便运用在战场上,这种东西刚刚出现,在此时,尤其是今天第一次发生,它的神性要远大于实用性!” “哦?老夫倒是忘了这茬了。”董卓拍拍额头。 “这件物品,必须保密,千万不能外传,特别是对皇室更加要隐秘。”蔡邕叮嘱道。 “不错。” 蔡邕又提醒了一句:“这件东西,最好是在暗中使用。” “我懂,我懂!我这就派人告知这臭小子。”董卓说道。 “来人!” “在!” “将这封信交给公子!” “是!”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