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一个综艺咖多才多艺很合理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51、《华夏》通过审核,上映渠道:央视九套纪录频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go--> 网络上一片质疑声,纷纷在讨论着《华夏》是否能通过审核。 没错,一部纪录片想要上映,也是需要进行审核的,即便王浩准备走网络播放的渠道。 也就在这无数的质疑声中,剪辑工作开始忙碌了起来。 一直到十月八号晚上一点钟,正在睡梦中的王浩被一通电话给吵醒了。 他拿起手机看了眼,果不其然,依旧是夜猫子熊春寒! “喂?熊导?” “浩子!剪出来了!你啥时候过来配音啊!” 从电话里熊春寒那激动的声音中可以听得出,他很显然是颇为兴奋,似乎已经等不及要看到这部纪录片通过审核并上映的时刻了。 十年前的那场纪录片战,他一战陨落,从此退出纪录片拍摄行业。 而今天,他想要狠狠努力一把! 因此才会全程进行跟进,包括剪辑工作也是由他看着完成的。 五十多分钟的视频,其中没有半点拖泥带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有用的科普知识! 只不过嘛…… “熊哥,明天早上我一早过去行不?现在才晚上一点多,既然剪辑完成了,那咱们休息休息好不好?” “你也要多注意身体,要是因为工作把身体给累垮了,嫂子还不得过来弄死我?” “呃……” 熊春寒愣了一下,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咳咳,那好,那我先回家,明天早上咱们七点钟在配音棚里集合,行不?” “好,”王浩应了一声便挂断了电话。 一夜无话。 七点整,当王浩到达了配音棚时,熊春寒已经早早的等候在这里多时了。 一看到王浩过来,他着急忙慌的拉着他直奔放映室。 五十分钟的片子,两人仔仔细细的先过了一遍。 “行,合格的。” 王浩满意的点了点头,在熊春寒的跟进下,剪辑组没有丝毫误差,而且全程的观感也极为不错。 确认无误后,王浩拿起桌上的台词本,与熊春寒一前一后进了配音棚。 “咳咳……” 他轻咳了两声,目光直视着眼前被按下了暂停键的影片,随后又仔细的检查了一下房间内的各种设备。 熊春寒目光好奇的看着他。 当看到王浩熟练的进行调戏收音器时,他不免眼前一亮。 别的先不说,这操作流程还是很正规的! 很快,检查结束的他朝着身后比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示意人员进行清场。 熊春寒与一众工作人员走出,纷纷来到了一旁的成片监控区。 在这里,他们能够实时的监听到王浩的声音,如果发生什么细节上的错误,也可以进行指正! “他能行吗?” 看着王浩正襟危坐的模样,熊春寒脑海中再次浮现出深深的疑虑。 还是那句话,配音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想要做到让观众身临其境的代入剧中,这其中所要付出的努力极为辛苦! 然而,正在他思考时,却听到王浩的声音在耳机中徐徐传来: “那是一个宁静的午后,洛阳城外,阳光透过树梢洒满林间,远道而来的孔丘,和他仰慕已久的李耳,做了最后一次的交谈……” 这句话一出,现场所有人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心里不约而同的冒出了两个字, “专业!” 而熊春寒更是豁然起身,不敢置信的看着玻璃幕墙后的王浩。 耳机里不断传来那极为专业的配音腔,抑扬顿挫,令人止不住的产生一种仿佛要被牵引着吸进画面中的感觉…… “年轻的孔丘滔滔不绝,既康慨、又坦诚,讲述了他对时下风气的焦虑与疑惑,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强烈渴望……” 耳机里不断传来王浩那如同行云流水般的腔调,这让熊春寒不禁感慨道: “怪物!真是一个怪物啊!” 不过与此同时,他心中也不免产生了喜意。 虽然影片拍摄时间不长,但制作精良,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都是极其专业的,已经发挥出了熊春寒最强的执导能力! 如今再加上王浩这宛若“声临其境”般的配音, 此片不火,天理难容! 也就在王浩这边的配音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时,就在另一边,由光影传媒所出品的纪录片《人物》也进入了后期的制作当中。 有趣的是,《人物》这部纪录片同样也是以古时候的历史人物为主视觉,对当时的政权变化、文化思想等进行犀利的论证! 执导《人物》纪录片的是熊春寒的老熟人,吴德昌! 此人正是十年前与他一同竞选华夏娱乐档桉馆纪录片资格的那位对手,同样也是纪录片《历史》的执导者。 而《人物》这部纪录片,则是他潜伏十年后创作出的新作。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凭借这部纪录片,再度向华夏娱乐档桉馆纪录片发起冲锋!.Ь. 如今的他已经被评为了一线导演,如果这部纪录片还能够成功入选,那么他距离超一线也将更近一步。 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部纪录片的拍摄人物用了“许耀星”这个扑街…… 录音棚内。 华夏着名的配音演员程建荣老师正在为这部纪录片配音。 而在一旁的监控区,许耀星一边看着画面中的自己,一边听着耳机里传来的配音声,不禁满意的勾起了嘴角。 “程老师就是牛!讲的声情并茂,引人入胜!” “哈哈,确实,华夏最顶尖的配音人,拥有这个实力也实属正常!”吴德昌附和着说道。 但此时,他心里早已经吐槽开了。 一流的制作,一流的拍摄,一流的配音老师,但却出了你这么一个下流的演员! 晦气! 真尼玛晦气! 吴德昌心里就跟吃了一坨屎似的,怎么也不得劲。 看着画面中许耀星的一举一动,他总有种看机器人在转动的感觉,那僵硬的肢体动作和表情,简直差的一批! 而且更踏马恶心的是,在拍摄途中,许耀星最多只能接受三次喊停,再多叫一声,他就撂挑子不拍了! 他要不是光影的太子爷,恐怕早就被吴德昌给乱棍打出去了。 这尼玛不就是来恶心人的?好歹他在纪录片行业内也是数一数二的,这次却派来了这么个家伙事做主角?这尼玛不纯属恶心人? 这还只是第一期,随后还有十多期,也不知道能不能拍下去…… 他正想着,突然,一旁的副导演似乎从手机里看到了什么,脸色骤然一变。 “吴导,你看这个。” 副导演将手机递给了吴德昌。 他定睛一看,当看到微博热搜榜第一的那条热搜时,脸色骤然变得难看起来。 #纪录片《华夏》定档,由知名演员王浩参与,知名导演熊春寒进行执导,还请各位观众拭目以待…… “熊春寒?” 嘴中细细咀嚼着这个名字,吴德昌脸色不由得变了变。 这家伙在十年前输给了自己,没想到竟然挑了这个时候重出江湖,这是准备和我继续碰一碰? 这一刻,他心中不免生出了些许的危机感。 十年前,若不是光影在后面顶着,恐怕他就输了! 而现在熊春寒携带新的纪录片横空出世,并且还加入了王浩这个比较特殊的演员,自己是否还能重铸辉煌呢? 正想着,他突然看到了新纪录片的名字。 华夏? “呵,” 吴德昌不禁冷笑一声:“倒是好大的口气,这个名字也是你能用的?怕不是在痴心妄想?” 这一刻,他心中涌出的那一丝丝担忧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看到副导演似乎准备点进去看看文章内容,他随口阻止道:“不用看了,一看这片名也不想是能过审的,不足为虑。” “哦?” 副导演愣了愣,只以为是吴德昌胸有成竹,也就没继续多想。 他随手关了屏幕,再度将目光定格在了画面中。 只不过,看着许耀星那僵硬的表演,他不免感到有些担忧…… 这样的孔子出现在世人眼中,会不会被骂啊? 如此想着,他下意识看了看一旁吴德昌的脸色,当看到他面无表情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老大都不开口,他一个小喽喽凑什么热闹? 时间飞速推移,很快便来到了午后。 《华夏》的配音早已经完成了,而此时,剪辑组正在进行后期的校对。 王浩也不着急离开,就站在旁边静静等待着成片。 一直到了下午三点钟,第一期的成片总算是新鲜出炉了,剪辑组的同事们纷纷长出了一口气,掏出手机开始点外卖。 王浩在一旁笑着道:“楼下酒店,我已经给你们订好桌子了,下去吃了之后提我名就行。” “多谢浩哥!” 众人欢呼雀跃,纷纷跑出了剪辑室。 熊春寒或许是不饿,他手里握着存有第一期正片的u盘,将其拿到了放映机前,进行着最后一次检查。 五十三分的片长,飞快流逝。 “就在哪个伟大的时代,在亚洲东部的华夏,老子与孔子双星闪耀,他们站在华夏思想史的原点,成为后来者仰望的高山!” “在没有了老子与孔子的岁月里,寒暑易节、春种秋收,大地依旧在按照自己的节奏运行,” “历史,也在跌宕起伏的纷争中,继续向前伸展!” “呼……” 熊春寒长出了一口气,不禁开怀大笑起来。 画面、配音、旁白……全部完美至极! 在这样的状态下,此片如若还不能火,那可真就是天理难容了! … “下午我就拿去送审,”熊春寒豁然起身,有些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 王浩笑了笑,道:“我去吧。” 如同电影、电视剧那般,纪录片的审核最终也是要提交到华夏影片协会那边的。 按照正常流程,送审之后,一般会在一个礼拜之内给予回复。 但…… 王浩等不了那么久! 系统只给了他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那么《流浪地球》这个剧本就得他自己花人气值去买, 所以,上映时间越早越好! 王浩看了下日期,今天是十月八号,也就是星期五。 而在他的设想中,最好是今天下午就能通过审核,然后明天直接上映! 当然,这只是他的想法,具体能否实现还得看华夏影片协会那边是否能加急通过审核。 抱着这样的想法,王浩拿着正片原件,马不停蹄的赶往了华夏影片协会。i.c 来到华夏影片协会后,王浩轻车熟路的来到了武昌平的办公室。 因为已经提前预约过的缘故,所以当他到达时,武昌平正坐在办公室内等着他呢。 “武老,又来麻烦您了。” 王浩笑了笑,顺手将一副自己写的书法奉上。 上次过来时,武昌平便表现出了对字画与诗词的喜爱,所以这一次王浩来了个投其所好,将自己特意写的一副诗给一起带了过来, “哈哈,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你又不是外人。” 武昌平一脸无所谓的笑了笑。 因为《门徒》这部影片的缘故,他身为影片协会会长,同样也受到了上面的嘉奖。 有领导说了,华夏就应该多多鼓励这样的影片上映,不禁能够引人深思,还能够起到警醒作用, 这样的影片要是多出几部,必然能对社会不良风气形成最有力的打击! 而对于出品方“浩幻传媒”,有领导建议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与帮助,应该多多鼓励这样充满正能量的公司。 正因为如此,武昌平对王浩颇为欣赏。 二十来岁的年纪便能有这样的魄力,此子未来必将前途无量! “这是?” 接过王浩递来的字画,武昌平有些好奇的看向他。 王浩笑着解释道:“最近突然有感而发写了一副字,觉得特别适合您,便一起拿过来了。” 哦? 武昌平顿时来了兴趣。 在王浩的帮忙下,他将宣纸打开,目光定格在了上面。 同舟共济擎鸿志,献策开言举鼎勤。 履职为民扛重任,神州喜看梦圆今。 “好!好诗!” 这一刻,武昌平不禁眼前一亮。 他年龄已经不小了,再加上已经是身居要职,再想往上面走走也难了。 正因为如此,他现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保住自己现在的位置,勤勤恳恳,务实求新。 而王浩的这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