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江宅
游鸣办事效率挺高。
秦澜退出剧组的通知一传给《金粉世家》制作方,强视文化老板,《金粉世家》制片人游鸣,便给江流介绍了一位大人物。
央视科教频道制片人吴大奇。
此人对江流确实有用,整个频道的制片人,在节目主持人的选择上有一定决定权。
但是吴大奇好似有什么大病,脾气过于暴躁了。
“非要喝酒,有什么好喝的嘛,单位里一屁股屎没擦干净呢。”
依旧君悦酒店的一间包厢,不过摆局人变成了江流,吴大奇推开包厢的刹那,不分场合,不看人脸的直接嚷嚷开了。
“工作永远做不完,偶尔坐下来喝喝酒,朋友之间聊聊天,放松放松嘛!”
游鸣看上去和吴大奇早认识,笑眯眯的拽着吴大奇坐下,介绍道:“江流,壹心的江总,今天的主人。”
“听说过,不认识。”吴大奇瞅了一眼江流,丝毫不留情面道。
江流哭笑不得:“不认识也没必要当面说出来吧,科教频道制片人可以这么傲?”
“他们台里要搞竞争上岗,还要弄什么黄牌警告,大齐的科教频道节目被警告的最多。”游鸣哈哈大笑着解释道。
“央视覆盖全华夏老百姓,唯收视率论确实不太好。”
江流恍然大悟,也稍稍理解了吴大奇的怒火。
科教频道的收视率能好才怪,吴大奇负责制作科教频道节目内容,估计是三天两头挨喷。
“哼”
吴大奇一声冷哼,神情轻蔑,不知是反感江流的马屁,还是不爽台里的决定。
“能吃了不?吃完回去了。”
“江总,开饭?”
吴大奇问游鸣,游鸣看江流,“服务员上菜,一共三个人,用不着客气。”江流给服务员打了个响指。
服务员端菜上桌,吴大奇也不问江流两人,直接动筷。
至于吃酒,吴大奇要么自斟自饮,要么坐等江流两人敬酒,看上去情商极低。
江流一度怀疑吴大奇是不是来自央视,这么个人在央视难道不是奇葩,竟然待的下去?
“大齐兄,休息会抽根烟,说说话。”
吴大奇风卷残云玩命似的吃饭、喝酒,游鸣不禁无语道。
“你有事就说,没事的话,你是从来也不找我。”
“江总想介绍个主持人去央视,你给想想办法。”
“没办法,我自身都难保。”吴大奇少有的正眼看向江流:“不过我倒是好奇是谁,叫什么?”
江流慢条斯理的夹了块鹅肝:“鹅台《早间新闻》、《星光大道》主持人李荭。”
“原来是她,是伱什么人?”
“我朋友。”
“情妇就情妇,你们这些人有了钱就喜欢搞一套,能不能去祸害别的行业,总找主持人做什么,还全往央视塞。”
江流真是受够了吴大奇臭脾气,“咣”一拍桌面,骂道:“你没本事就夹着尾巴说话,讲这么些屁话干个吊。”
游鸣冷不丁被吓的一哆嗦,惊诧莫名的看了看江流,又转而看向吴大奇。
发现吴大奇反应平平,好像也被吓着了,游鸣松了口气,准备开口劝江流买卖不成仁义在,就听吴大奇嘿嘿乐道:“游鸣,江流可比你有个性。”
“是比我有个性,江总,有话好好说,没必要讲些难听的话。”
“不要紧,他是导演,艺术来源于生活,粗鄙之语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能理解,反而是那些文质彬彬的导演看上去虚伪。”
吴大奇说完放下筷子,点上烟,一顿猛吸后,正式打量起江流。
稍倾,他道:“江老板用两年时间,创立一个不弱于首都老牌劲旅影视公司的事迹也算如雷贯耳了,知道你是导演,也懂节目策划,我们不妨做个交易。”
“我这人瞧不上黄白等身外之物,这辈子就想着待在体制内,所以节目对我很重要。”
“我手底下有档节目叫《走近科学》,江老板作为精英人士想来看过一期两期,这档节目的精良程度不用多说,我们邀请过全世界多位科学家前来坐客,但是收视率始终一言难尽。”
“江老板如果有办法提振收视率,我想我应该可以安排李荭进台里。”
“《走近科学》?没看过!”
江流没好气的回怼了一句,而后道:“交易接下了,有事就说事,拿腔作势的干什么?”
吴大奇扔掉烟,正要开口,游鸣打岔道:“好了好了,事情谈好,吃饭喝酒。”
“不吃了,回单位。江流,一个月期限,不行就一拍两散。”
看到吴大奇走出包厢,江流问游鸣道:“这人是装成这样,还是一直这么目中无人?”
“一向眼高于顶,不是针对你一个人。”
“央视能容他?”
“这你就不懂了吧,吴大奇脾气臭却有能力,这种才是真正做事的人,他这种人又叫清流,无论哪个单位都得供一两个这种人,让外人觉得能容人呐。”
“《铁齿铜牙纪晓岚》看过没,和珅是大多数人,纪晓岚就是电视剧里乾隆一朝的那个清流,经常气的皇帝吹胡子瞪眼,但不能杀啊,得供着。”
“和水至清则无鱼差不多一个意思呗。”
江流扔掉筷子,骂道:“他妈的,被吴大奇把胃口都给搅了。”
“那就散吧,跟着吴大奇一顿吃,吗的,都吃胀了。”游鸣也骂骂咧咧的扔了筷子。
两人在停车场分别,江流给马未都打了个电话。
接上人,两人奔向北池大街。
再次逛了逛和故宫搁了个筒子河的三进四合院,江流终究决定上1250万元拿下。
他这么豪横,有一大半原因是由于耕田公的崛起。
这款凉茶先是在春晚上强制刷屏,继而又在地方台轮了一遍。
至今还有多家地方台会响起“怕上火,就喝耕田公”的宣传广告。
如此大范围的宣传,耕田公的生意好到像是坐上了火箭直冲云霄,为江流带来了极为丰厚的利润。
有专家马未都打包票,江流本人也心仪。
他便不再犹豫,用了短短一周时间去近500万元,从而在故宫旁安了家,并将主房上下两层的三进四合院改名为江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