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军嫂又娇又勇,军官老公用命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8章 谢景临又走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何琴。 这名字可是很久没听到了。 姜灵还真不想听得这个名字。 她没好气的伸手,“刁文月同学,你可以回去了。” 结果刁文月还不肯走,干脆在姜灵前头坐下了,兀自说道,“她那个孩子打掉了,人虚弱的跟鬼一样,她爸妈还想叫她回家嫁人算了她不乐意,跟家里大吵一架,差点直接跳楼,这才将她爸妈吓走了。” 听着这话姜灵奇怪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刁文月回头看她,“因为是我借钱给她打胎的。” 姜灵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她竖起大拇指,“佩服。” 刁文月一脸复杂道,“我知道你可能说我蠢,我也知道这钱大概率是要不回来了。也知道她做人不地道有些坏,但是想想最初的时候,我又不忍心了,反正就这百八十的对我也不能伤筋动骨,就这么着吧。” 姜灵点头,“行吧,你是好人。” 得了好人卡,刁文月哼了一声又转过头去了。 邵雪珍小声道,“没想到她也有心软的时候,看着跟以前是不太一样了。” 其实早就不一样了。 姜灵都忍不住感慨。 就像一个人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知道好坏了一样。 现在的刁文月没以前那么讨厌了。 上课后大家不再说话,下课后跟赶场似的再去其他教室上课。 大二的课程明显比大一时候的多了一些,姜灵想要拿奖学金就必须得努力。 过了几天奖学金的名额下来了,宋兆凤跟班上徐文斌拿了学校级别的奖学金,姜灵和邵雪珍拿了学院的二等奖学金,有四十块钱的奖金。 四十块钱,可不少了,放在这年月就是大金额。 姜灵很高兴,一个宿舍四个人有三个人拿到奖学金,怎么着都算是一件大喜事儿。 好在焦友兰人比较佛系,并没有觉得不好,反而为舍友高兴。 姜灵他们几个就打算着中午去食堂点小炒庆祝一下。 饭菜点了四个,结果出钱的时候焦友兰也非得凑一份,“我虽然没拿到奖学金,但是我拿到稿费了啊。” “稿费?” 好家伙,奖学金学校里不少拿的,但是能拿到稿费的可就不多了。 这时候发表文章除了出版书籍之外就是发表在报纸上。 上大学能拿到稿费的可以说凤毛麟角,这都不能用钱来衡量,稿费的确没多少,但是叫人心动啊。 姜灵几个都看向焦友兰,焦友兰嘴角噙着笑意,抬着下巴说,“也没多少,也就八块钱。” 说着拿出一份报纸,这是首都的一款文学类刊物,在第二版上,就有一篇文章,作者那一栏赫然写着焦友兰的名字。 几个人都很兴奋,“你可真够厉害的。” 不得不说,在文学这方面,焦友兰的确高出他们一大截,而且焦友兰是他们经济系的而不是文学系的。 焦友兰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是元一川鼓励我写的,结果他的没选上,我的反而选上了,不管怎么说这都算一个好的开端,我多写点儿,说不定就能攒下钱了。” 姜灵赞同道,“不错,是这个道理,行行出状元。” 四个人算是都有了收入,吃的也格外开心。 但是她们都低估了报刊稿费的影响力,到了第二天的时候几乎整个经济系的人都知道焦友兰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了。 就连辅导员田友贤都难得夸了焦友兰,其他专业的学生甚至跑来他们这儿看焦友兰,看看何方神圣这么厉害。 焦友兰突然就这么出了名,文学系的老师甚至还来找焦友兰,希望焦友兰能转专业去文学系。 但焦友兰左思右想之后还是拒绝了,“我喜欢文学,但那也只是个爱好,我更想从事经济相关,为国家发展经济。” 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经济系的学生最是激动。 当然了,姜灵等人也舍不得焦友兰就是了。 但问及她跟元一川的事儿,焦友兰道,“就那样,还是跟朋友似的处着,谁也没挑破窗户纸。” 看着她甜蜜的样子,姜灵就觉得牙酸了,恋爱的样子都遮掩不住,不承认那也是默认啊。 像她家石头,这一走又是好几天,天天忙的不见人影,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 她看了眼时间,突然愣住。 卧槽,不会吧。 姜灵下午回去,就往部队打电话,结果那边直接说谢景临出任务去了,归期未定。 姜灵忍不住担心,因为她记得在79年的时候是有一次对外的战役的,难道是去了那边? 虽说军人的功勋是从战场上得来的,听到哪些人去了战场时,人会感动,豪情万丈,可真到了自己的时候,又忍不住的担心害怕。 晚上睡觉,姜灵又一次梦到了那个场景。 黑沉沉的天,乌云压顶。 悲鸣的音乐,悲痛的哭声。 压抑的气氛,曹桂兰撕心裂肺的哭泣,谢世成一夜白了的头发,谢家几兄妹哭肿的眼睛…… 一幕幕刺痛着姜灵的心。 她突然从梦中醒来,一摸脸上,全是泪痕。 两人结婚两年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姜灵已经离不开谢景临。 末世中的生活已经恍如隔世,她彻底的融入到这个世界当中了。 谢景临,你在哪儿呢? 战役终究打响了,广播电台和报纸都进行了刊登。 姜明安从香江那边打来电话询问,姜灵只能说不清楚。 倒是苏伟林特意来了一趟家里,只对她说,“我知道这事儿瞒不了你,他去那边了,安心等着他,相信他。” 不过这事儿爷俩是偷偷说的,姜灵没敢跟曹桂兰说,真说了,曹桂兰估计也得心神不宁。 傍晚的时候谢景和夫妻过来接蛋蛋,姜灵为了转移视线,便问起包子的生意。 苗秀兰脸上不禁露出笑容,“大嫂,我觉得这买卖可以干,第一天的时候卖的一般,但后面几天卖的挺好的,我算了算,每天都能赚十块钱左右,现在只是卖包子,如果再弄个摊位,加上其他的东西,我觉得会更好。” 这收入姜灵觉得也不错,现如今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三五十块钱呢,一天赚十块,一个月都得三百块钱,说出去别人都不信。 但是改革开放后就是这样。 苗秀兰说,“我们打算再卖一星期,看看合适就弄个板车加大东西的分量。”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