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对话古今:从永乐开始震惊全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3章 自从出了个孙子之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老百姓,还会受苦嘛?” 镜像的最后,浮现出了朱元璋一个人坐在皇位上,看向应天殿外的场景。 “咱,可对得起,这大明百姓?” “咱的后世,可都还好?” 朱元璋问出了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他注视着大殿,竖起耳朵,就好像是在期待,某个人,再次出现一样…… 等他再出现的时候,自己,就要去后世了吧? 想到这里,朱元璋含着笑,合上了眼睛…… “朱老祖,朱老祖!” 屏幕之前,许多观众争相呼唤道。 “呜呜呜,陆鸣别刀我啊,朱老祖没有死的对不对?” “呜呜,按照历史时间线来说的话,这时候的朱老祖可能真的死了!” “我不要朱老祖给我们后世讨回公道,我想要他多活几年!” “那么多皇帝迷恋的长生,朱老祖却一点都不在乎,而是在意我们的老百姓是否能够安居长寿,这样的皇帝,还有什么好喷的呢?” 直到这一刻,所有的观众,才彻底解除了对朱元璋的苛责。 不知道,历史上真正的朱元璋,要是知道后世的老百姓,也开始爱戴起了他,会是怎样的感受? 越来越多的观众在直播间发出弹幕,希望陆鸣能够尽快举办国庆永乐宴! 尽快夺回永乐剑、尽快去对话汉武帝等其他必须来的人物,尽快…… 让老祖宗们看到我们的后世之强! 这类弹幕充斥了整个直播间,陆鸣清楚察觉到了一些。 是时候,去夺回华夏人失去的一切了! 陆鸣心念一动,收起了镜像。 此时的他,已经回到了三楼的演播厅里。 去的时候,一身唐装,回来的时候,一身明皇铠。 陆鸣快速调整着状态,正对着摄像头,郑重说道: “比起出生在帝皇之家的崇祯,朱元璋的一生,要比他更没有底蕴,且更加坎坷。 在现代,我们也有千千万万的人游走在各大城市,或陷入迷途、或事业失败、或家庭不幸、或创业艰难、或在职场饱受压迫…… 总是会有千千万万的苦难,重压在每一个赶路人的身上,对话古今第六期,想要告诉大家的是—— 天无绝人之路! 若是“山穷水复疑无路”,何不“何妨吟啸且徐行”? 正如朱元璋,失去双亲,孤苦无依,无奈去做了和尚,四处乞讨。 在这之前,他不会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大明朝的开国之君。 他只是知道,他必须活下来,必须去积累,去寻求改变命运的契机。 正如正身处苦难之中的你我,我们也不会知道,未来的自己会是什么模样。 但等有一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现在的苦难,也会觉得不值一提……” 陆鸣一字一句,响彻在直播间内。 无数观众被他的声音吸引,情绪逐渐缓和了下来,且代入到了自己,正在面临的各种苦难之中。 只听他,继续道: “未来的你我,未必人人如龙,却也必将,‘柳暗花明又一村"。 愿我们都能像朱元璋一样,在低谷之中积累,在机会来临之时爆发,在功成名就时,不忘初心。” 屏幕之前,许多深陷迷途的观众,全都若有所思。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难道之前,真的是因为太飘了,才导致关键时刻的失败?” 一个曾经成功过,但在成功之后,就开始声色犬马,全然忘记初心的中年人,皱紧了眉头。 “嘈,大不了再来一次,老子能成功一次,就能成功第二次!” …… “唉,我感觉我国考砸了,可是国考,真的能够决定我一生的命运吗?” 一个国考失利的高中生,躺在床上直挠头: “可是我真的,已经很努力很努力了,就是学不会,我是真的没办法啊……” “也许我真不是读书的料吧,可是,谁又能真正决定我的一生呢?” …… “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真的可以等到那一天嘛,这一屁股债,都快把我给逼死了……” “唉,还是想开点吧,朱元璋在元末当乞丐的时候,不比我难多了? 我好歹还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只要不死,我就一定会有机会翻身。” 一个坐在天台上,吹着冷风,事业失败,负债累累的男人,攥紧了拳头。 在做了最后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他最终,还是离开了天台…… 等待他的,是柳暗花明,还是更加压力倍增的生活…… 谁知道呢? 就像朱元璋,他当年,又怎能知道,自己参军后,是会功成名就,还是战死沙场? 他唯一知道的是,拼,还有一线希望。 不拼,就只能灭亡。 正如现代世界,千千万万,正身处困境,面临艰难抉择的人…… …… 和这部分已经做出了选择的人不同,此时大部分的观众,还在直播间里。 只听陆鸣继续说道: “正如我们华夏,即将拿回永乐剑一样,现在,已经到了拿回永乐剑最好的时候。 我仅以我个人的名义,奉劝夕阳国,最好主动归还! 否则,哪天它自己跑回华夏来,可就说不准了。” 陆鸣冲着镜头,露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微笑。 约翰三川等一众夕阳人的眉头全都皱起。 华夏人,到底是在危言耸听,玩虚张声势,还是虚虚实实,打算出其不意? 可是,如果他们真打算出其不意的话,又干嘛接二连三的说要拿回永乐剑,这不摆明是要让自己做好准备吗? “华夏人,到底在想什么?” 约翰三川气得牙痒痒,真要比起兵法,所有的外国人加一块,都不是华夏人的对手! “要不,我们还是加强博物馆的警戒吧?” 一个女夕阳台长劝道。 “我们都警戒多少天了,总不能因为华夏人的几句话,博物馆就不开放了吧?” 约翰三川暴怒道: “华夏人只是在一个综艺节目里,说了几句话,我们夕阳就要派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守一个博物馆,你们不觉得可笑吗?!” “可是,我们就怕华夏哪次来真的啊……” 女台长双手一摊:“我们应该明白,华夏人是最喜欢玩这套的!” “他们经常会先说、再说、再说,等说到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只会打嘴炮的时候,他们偏偏会果断出击,打全世界一个措手不及,我们不得不防啊。” 约翰三川咬紧牙根,最终叹了口气,说道: “唉,还是加强警戒吧,面对这样一个善用兵法的国家,我们只能严防死守了。” “是啊,都怪那个叫孙子的,我听说在华夏的春秋时期,华夏人就算打架也是双方摆开架势,点到为止。 自从出了个孙子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