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251章唐高宗·李治 天幕上。 画面似雄鹰般振翅高悬。 大唐的红色疆域再次扩大版图。 东起朝鲜半岛,抵达日本海。 西临里海,占有半个中亚,抵达阿拉伯。 南至越南横山,越过北部湾,占有半个越南,抵达中南半岛。 而北部则越过贝加尔湖,占有整个蒙古。 氤氲宝光自版图上缓缓升起。 光芒交织,四个晶莹剔透的大字渐渐浮现。 『永徽之治』 …… 【李治登基之初的政策就是“萧规曹随”】 【重用太宗旧臣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 【君臣上下照太宗时法令执行,颇有贞观之治之遗风。】 …… 天幕上。 少年俊秀的天子看着殿下众臣笑语盈盈道: “朕侍奉先帝时,见你们屡屡上书言事,终日不绝。” “现在为何无人上书呢?” “莫非真的是天下无事?” “从今往后,望众卿仍要勤于进谏。” “若无法当面奏闻,可随时呈递文本。” …… 【虚心纳谏】 …… 时光流转变化。 但少年天子每日都来到太极殿上朝,风雨无阻。 …… 【将李世民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 …… 大秦。 “哼……” 喝着安神汤,就着救心丸。 嬴政眼皮一落移到身边的竹简上。 看样子只不过是一个守成之君罢了。 没什么了不起的! 等寡人的赢世民出生…… …… 大汉。 看着天幕里勤勉听谏的皇帝,刘邦神游天外。 一个开辟江山的君王往往能够受到后人更多的推崇。 因为江山的打拼需要极大的智慧与才干。 不过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啊。 如何将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很好的守护和巩固下去,也是一名君王显示其才能的主要渠道。 大唐震铄古今,可别步了秦朝的后尘啊。 不过看样子……这个皇帝还是蛮沉稳的? 刘邦摸着下巴。 但他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这小子……有点太平淡了吧? …… 大汉·文帝时期 确认过眼神,是同类的人。 刘恒突然来了兴趣。 守成之君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完成的。 除了要求君王自身的人品素质修养极高之外,还要求君王对于治理国家有着一定的才能和手段。 刘恒打眼一瞧,就知道这人非善类。 不是南北朝那种非善类……那帮人不叫非善类,是非人类。 而是如自己一般,积蓄待发的隐忍之类。 …… 【仁爱百姓。】 【公元650年二月,河东之地发生强烈的地震,五千余人死于此次灾难。】 【当年也正值全国各地自然灾害频繁的时期,旱地久旱而不雨,水涝灾害久不停息】 【刚刚登基八个月就面对国家和百姓遭受如此深重的灾难,李治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承担起了一个帝王应有的担当。】 【积极救灾,免除三年赋税。】 【并言:“朕初登大位,因政教不明,遂使晋州之地屡屡发生地震,这都是由朕赏罚失中、政道乖方所致。卿等宜各进封事,极言得失,以匡不逮。”】 …… 大唐。 李世民看着眼前这个拿鼻孔看着众人的小崽子,手心发痒。 “哼哼哈哈哈!大兄看到了吧!” “永微之治!” “虚心纳谏!” “勤勉朝政!” “仁爱百姓!” “你九弟厉害吧!” 小李治叉着腰,也不管众人奇异的眼神。 反正这里自己肯定是当不上皇帝了。 牛逼一会儿是一会儿! 此时不装,更待何时! 至于说会不会挨打…… 今天就是屁股开花了! 这个剑! 朕也要贩! “那叫徽。” 李承乾平和的笑着纠正道。 小李治叉着腰僵住了。 “那个不叫微吗?” 长孙皇后掩嘴轻笑,对小李治身旁小兕子招手道: “小兕子快到阿娘这里来。” 小兕子看了看小李治,满脸嫌弃。 “九兄好笨,小兕子要离你远点,否则会变笨的。” 随后扑到长孙皇后的怀里。 小李治人都灰白了。 装了吗?如装。 李世民看的好笑又好气,同时心里也有些许安慰。 这时的小儿子将事情挑明,这件事就不会成为一根刺扎在兄弟二人之间。 而此时的承乾。 李世民微微看向自己的大儿子。 一脸温润之意的长子毫无半点成见。 全不像天幕里的那种偏执阴狠。 他不知道自己给承乾都安排了些什么,又使他都经历了些什么才变成那般模样。 但现在…… 朕绝不允许那些事情再次发生! …… 【公元651年,以长孙无忌为首一众大臣把奉敕修订好的律、令、格、式的新版本奏报李治。】 【当年九月诏令向全国颁布新法。】 【新法经过全面修订,成为唐代一系列法律当中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法律之一,称为《永徽律令》。】 【公元652年,李治大量招揽有学识的人,对唐律规定逐条进行解释,最后由长孙无忌等人将律文和解释编撰在一起,编成一部能用于法制教育的详细的刑法官方注释。】 【这部形式稍作变动的疏义,就是流传至今的《唐律疏义》。】 【它在此后的几百年里,一直是刑法的权威性注疏。】 …… {《唐律疏义》是唐高宗秉承李世民遗训,按照《贞观律》的立法原则修订的。} {直至唐玄宗时期,百姓与官员仍然认为《贞观律》与《唐律疏义》是并行的。所以《唐律》实际上是定型于贞观时期,而完善于永徽年间。} {《贞观律》和《永徽律疏》的制定和颁行是法律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且影响遍及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各国。} {乃至在世界法律体系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独树一帜的一大法系。}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神色淡然的看着天幕。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高宗皇帝没有太宗皇帝的野心勃勃,也没有武则天的雄心壮志。 他有的只是一颗忠善淡泊的宁和之心。 如果没有高宗皇帝的种种安定之举,那么就没有后来的武则天。 也没有现在的大唐盛世。 可高宗皇帝的功绩,是继承和发展了贞观之治。 巩固了太宗皇帝的功绩,为大唐走向巅峰与辉煌奠下基石。 毕竟…… 抬手摸了两下胡须。 李隆基脸上浮现一抹嘲讽。 隋炀帝不就是那既野心勃勃又有雄心壮志的人吗? 脚踏实地才是最难的。 …… 唐朝对李治与武则天的评价都是正向居多,直到五代和宋朝开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