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王保重,王妃背靠的是冥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9章 进入备战状态的衍国全境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离开玖城,小高将军丝毫不敢停顿片刻的策马扬鞭。 第一时间先抵达京畿军驻扎在京郊外的营地。 “刘洋、王新、周擎江!” 未等从马上跃下,年轻小将扯着脖子高喝一声。 焦虑感十足的声音,一下子令整座大营的气氛凝重起来。 营外巡防士兵快速回撤,所有游散在校场,或帐篷区域的士兵,无需各自队伍的队长下令。 快速、安静、有效的第一时间集结在营地广场上,站得笔直。 他们目光肃穆,齐刷刷看向广场比武台,明明那里尚未站上一名上官。 高渐离几个纵跃,不顾策马奔腾导致麻木的双腿瘫软,仅凭一股意志力,快速跑上高台。 京畿军留守大营的三位副将军,以最快速度到达广场,抱拳躬身行礼。 他们什么都不问。 只是安安静静的等待骠骑将军高渐离,下达指令。 能让小高将军面露仓皇神色,且浑身紧绷的,定不是小事。 战争,来得猝不及防。 好在帝昊天的三军,素来严阵以待,纪律严明。 他们追随了摄政王很多年,屡次三番与罗森国交手,哪怕只是边境摩擦。 对于三军来讲——凡有召,抛头颅洒热血,不过保家卫国而! 这是他们的日常,更是他们深植灵魂的信念。 “刘洋,京畿全军在营的共有多少人?”高渐离半点不敢拖沓,单刀直入道。 连解释解释发生了什么,都顾不上。 “回将军,共七万余将士在营。”刘副将军主管营中士兵薄。 帝昊天对三军有个明确的要求,便是每一个士兵,哪怕仅是一名小小兵卒,也必须时刻记录在册。 除了预防所谓的奸细,更多的是,他手下的每一个士兵——哪怕战死,亦须有坟。 “好,通知全军上下:备战落马关,即刻出发!”高渐离大手一挥,振奋呐喊。 “遵命!” 不仅刘洋领命,广场上将近两万的整齐队列,立刻爆发出震彻平原的巨大吼声。 将士们手中刀剑齐齐出鞘,发出整齐划一的‘欻欻"声。 剑尖指天,高举过头,单手握拳置于胸前。 是衍国三军,每次出征之前的仪式。 此一去,归期不定,生死不明,唯战不退! “王新,营内军备可还够数?” 高渐离令集中在一起的将士们,速速回营地各自整装。 大伙井然有条却速度飞快,准备车马的,准备粮草的,擦拭武器的,清点人数的,做什么的都有。 占地面积极广将近几千亩地的营地内外,并没有响起凌乱错杂的脚步声,哪怕马匹的集中,也只是马蹄轻轻但极有节奏的踩踏声作响。 小高将军留下另外两位主管军备及粮草的副将,郑重其事盘点着眼下能凑到的最完全准备。 “朝廷拨下来的兵器,虽有破损,倒也够凑足将近十万的。另外,王妃的甲天下兵器,王爷虽每个士兵都有分发,但大伙谁也舍不得用,人均全套铠甲、刀剑及盾牌,配置齐全。”王新中规中矩的回答道。 没有紧张,没有畏惧,只是仔细思忖后,如实答话。 “好,让大伙把‘甲天下"全带上,另外朝廷那些老旧兵器,有就都带走,多多益善。” “京畿军以骑兵、步兵为主,这一路道阻且长,花费时间过多。骑兵先行,步兵随后,粮草和大型武器的运输,交由清风营护送。” 高渐离平时空空如也只知道狂热武学的脑袋瓜子,从未有过的疯狂转动,以他能想到的最全面,调度整个庞大的军队运转。 王新点了点头,抱拳领命,随即转身离开。 清风营,是整个三军所有军营中,最精锐的轻骑。 轻甲、好马、平均武圣境的顶尖士兵。 整个营在三军中,属于最特殊的存在。 原因无他,这是一支专为摄政王府培养暗卫的军营,全员不足五百人,个顶个儿的精英人士。 昊岚和惊风、惊澜,皆是从这个营里‘毕业"的。 当然,真正达到一定高度的,便会离开营地由新人补上,而毕业的前辈们,就是后来的‘惊"‘昊"两字辈暗卫。 小高将军在这种时候,将这支从来秘而不出的队伍调度出来,只为保护粮草和大型武器,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这绝不是一场轻而易举的边境摩擦战事。 事关两国存亡,必然是大规模战争。 思及此,王副将在转身之际,脸色不由得黑沉了些许,眼底划过毅然决然之色。 “周擎江,计算出二十万将士所需粮草的数量,以及……长久战役的储备量,上书户部,让朝廷及时给咱派发粮草。” “好。” 周擎江是个年轻文弱的黢黑男子,乍一看过去,并不像个常年日晒风吹的将士,更像个书生。 而他的工作,也确实偏文职一些。 因脑瓜聪明,精通演算之法,他主管‘统计",负责预估大概数值,以此提前向朝中求援。 两国交战,粮草的补给往往决定了成败。 罗森国京都与衍国京城,各自距离落马关的距离,大差不差。 两千多里地的路程,即便是现代有车代步,也得足足开个一天左右。 更遑论这只有马匹和人腿的古代,不眠不休,全力疾跑,两天都未必能到得了地方。 此战,由罗森国率先发难,以势如破竹之势挑了迦耶国整个皇室,大军悄无声息地突然压境至凌旭城。 对于衍国军队来说,已是失了先机,连整军开拔,都略显仓促。 但凡仓促慌乱,必会出现漏洞。 于是乎,周擎江这样的聪明人,就在军中显得尤为重要。 高渐离想不完全、想不通透的细小事项,他能够及时补足。 只要后方援助足够稳妥,他们这些战在前线的将士,便能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周擎江自是想得明白这个中关联,沉默地转身离开,一头扎进营帐里,疯狂记录下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可能性。 京外大营中,忙而有序。 仅用了半天时间,足足八万的京畿军,以一万高头大马承载的骑兵开道,六万多步兵紧随其后。 队伍的最末尾,则是五千多士兵,押送着木轱辘板车。 各种大型投石机、甲天下提供的巨型连发弩、简易火炮等,还有一车接着一车的粮草。 整齐方阵外侧,由五百名清风营轻骑包裹保护。 银甲锃亮,黑衣劲装,枣红大马,腰佩长剑。 每一位骑兵皆带半面恶鬼面具,除了露出铁骨铮铮闪烁着寒芒的凌厉眸子外,他们看起来,像极了训练有素的杀手军团。 只一眼,便令人望而生畏。 小高将军率领着京畿军一路西行,日夜兼程。 为了省时省力,他们没有绕一点弯道,直接跨城池而过。 途中所过每一座城池,必定多番叮嘱城池驻军,严加防卫外,做好随时支援凌旭城的准备。 毕竟‘天高皇帝远",真若等待朝廷的后援,很有可能远水解不了近渴。 衍国所有城池皆有少数驻军,根据城池大小而数量不同。 像霞城的几千士兵,到小型城市的一千出头。 城防驻军同样出于三军,有些隶属边防军,有些隶属苍狼军不等。 但无论是哪一支军队出身,在见到大军跨境,肃穆威严,煞气森寒时,也不得不绷紧松散了的弦。 战争一旦打响,没有任何一支旁军能够置身事外,有的,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百姓们虽搞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将近十万的大规模行军,在近几年的衍国历史中,并未有过。 哪怕只是很安静的快速跨城而出,经过人们的奔走相告,衍国大部分城池还是立马陷入人心惶惶的境地。 再加上惊风、昊岚各自通知过苍狼军及边防军主副将之后,几乎整个衍国境内,被立刻炸开了锅。 四面八方的行军而过。 将士们脸上严肃谨慎的表情,一位位在朝堂上叫得上名号的将军,不苟言笑的策马领兵。 根本不用大肆宣传,每一个百姓都知道——衍国与罗森国,正式开战了。 于寻常百姓而言,两国交战之事便再不是什么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事关他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是否能安然度过的现实问题。 衍国内,几乎仅用了两天时间,便陷入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状态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