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汉室麒麟,开局迎娶蔡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刺史府大门口。 荀彧穿着天蓝色的长袍,佩戴香囊,昂首而立。他去年底离开洛阳,带着家眷北上,家人都在冀州立足。荀彧安顿了家人后,见到了讨伐董卓的冀州牧韩馥,也面见了袁绍,心中失望。 韩馥是袁家的门生故吏,对袁家天然的亲近。可是,袁绍进入冀州后,不断的游说,不断笼络冀州士人和大族,大有反客为主的趋势。 袁绍号召官员讨伐董卓,从大义上,直接跑到韩馥的前面。就算韩馥是冀州牧,面对作为召集人的袁绍,韩馥也是哑巴吃黄连只能配合。.. 只不过韩馥没有出兵,只答应给袁绍供应粮草,而且韩馥和袁绍貌合神离,双方都有各自的心思都有各自的打算。 袁绍则是满肚子的野心,不仅在串联人谋划冀州,还想着联络幽州牧刘虞,想扶立刘虞当皇帝。 在荀彧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 荀彧离开冀州的时候,听说兵进河内的袁绍,一直按兵不动,只是不断的安排人宣传讨伐董卓的事情,进一步联络更多的人想树立名望。 对此,荀彧更是嗤之以鼻。 荀彧南下兖州,也打探了一番兖州讨董的官员。有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等纷纷出兵,同时,曹操也在这一次的战事中,隶属于张邈所部。 可惜,刘岱和张邈等人屯兵酸枣后,都不出兵,一个个整天宴饮观望。唯有曹操是行动派,带着所部的兵力去讨伐董卓。 荀彧在兖州只看到曹操不错,对兖州官员的行径很失望。这群人嘴上大义凛然的说着为国为民,全都是自私自利,只管自己的利益。 在荀彧思考的时候,一阵脚步声传来,一道熟悉的身影从刺史府内跑出来。 赫然是刘琦来了。 荀彧却眨了眨眼,因为刘琦连靴子都没穿,只穿着长袜就跑出来。 刘琦站定后浑然不觉,拱手道:“早上就听到喜鹊枝头叫,没想到是文若兄南下襄阳来了。兄长,请!” “请!” 荀彧微微一笑。 刘琦没穿靴子的事儿,他也没提及,只是刚走出两步,就见一个彪形大汉冲了出来,手中拎着靴子,口中高呼道:“主公,您的靴子都没穿。” 典韦旋风般跑到刘琦的身旁,再一次说道:“主公,快穿上靴子。” 刘琦恍然回过神。 没想到,仓促下连靴子都忘记了,他连忙从典韦的手中接过来穿上,再度看向荀彧,一脸歉意道:“兄长,刚才跑得急了,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荀彧心中有淡淡的感动。 刘琦一听到他来了,急吼吼的来迎接,这是对他的重视和欣喜。 荀彧摇头道:“都是自家人,不必客气。” 刘琦带着荀彧进府,到了书房落座。刘琦让人上了茶水后先拉家常,开口道:“兄长这一次游历后,回洛阳见老师没有呢?” 荀彧已经知道刘琦拜师荀爽的事情。 对此,他是乐见其成的。 刘琦有能力有见识,而且他南下的途中,听说了刘琦的事,竟然生擒吕布,迫使吕布吃瘪。同时,更让袁术束手无策,引得曹操驰援。 刘琦在荆州立足,拉拢蔡家、蒯家,灭掉华融贝羽立威,更是收服锦帆贼甘宁。 一桩桩一件件,很厉害。 这样的人成了叔父的弟子,成了荀家人,说出去也是荀家有脸面,荀彧自然欣喜。 荀彧摇头道:“我先是北上冀州,家人顺便安置在冀州生活。跟着,我游历南下。从兖州到豫州,一路到了荆州,没有回洛阳。” 刘琦点了点头,话锋一转,顺势问道:“兄长北上冀州,肯定见识了北方讨伐董卓的诸侯,印象如何?” “失望至极!” 荀彧叹息道:“人人为了私利,都有各自的私心。这一次讨伐董卓,不可能成功。这一切,还是应了伯瑜当初的判断,雷声大雨点小。” 刘琦笑道:“亘古至今,从来没有在人心混乱下,能办成的事情。人心不统一,没有凝聚共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一切就是瞎折腾。” 荀彧道:“是这个意思。” 刘琦眼神好奇,继续问道:“兄长见了袁绍没有?” 荀彧肃然道:“我拜访了袁绍,一番交谈听其言,再逗留了一段时间观其行,发现袁绍虚有其名。这人有野心也有能力,可惜他为的是个人权力和袁家的利益,不是振兴大汉。所以,我离开了冀州南下。” 刘琦眼神有一丝紧张,再次问道:“见过曹操没有呢?” “也见了!” 荀彧脸上流露出钦佩神色,感慨道:“我和曹操有一番长谈,这个人敢作敢为,有担当,更有魄力,非常不错,远超袁绍、韩馥之流。可惜,曹操的出身差了一些,名望也不够,无法号召群雄讨伐董卓。顶多他振臂疾呼,却是人微言轻不顶用。” 刘琦暗自庆幸。 多亏他在龙门山和荀彧见面,和荀彧有了一个约定,荀彧才会在游历后来见他。 否则,就算刘琦拜荀爽为师,因为刘琦和荀彧没有见过面,说不定荀彧已经被曹操拐跑。历史上,荀彧就是先去了袁绍的冀州,对袁绍很失望,最后南下投奔曹操,自此为曹操奔波一生。 荀彧的能力很强,更是一个复合性的人才。他具备张良的谋略,更有萧何处理后勤的能力,还有战略目光,这人无愧于王佐之才的评价。 现在,刘琦要留下荀彧。 刘琦眼神明亮,试探道:“之前在龙门山,兄长说了志向,是想要匡扶大汉。如今游历一番后,兄长是否改变想法?” 荀彧笃定道:“我这一生,当矢志不渝的振兴大汉。” 刘琦心中笃定。 只要是荀彧要振兴大汉,一切就好办,他就有机会。 刘琦不再兜圈子,开门见山道:“我是高皇帝的后人,身上流淌着刘姓的血脉,身为汉室宗亲,振兴大汉义不容辞。兄长可愿留在荆州,助我一臂之力,你我携手为振兴大汉而努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