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不是精神病,我是千面影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4章,拯救《三国》收视率的李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对于《老三国》剧组的观影团们,他们的态度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刘备的演员孙燕军,他对于蜀汉崛起的那一幕,给出了自己的笃定答案——刘和伟凭借着这个角色,就凭借着这一幕的镜头,就有着再拿下一个视帝的资格。 也就是说,单纯的演员角色方面,孙燕军已经认可了这一次的"新老交接"。 至少在角色方面,他是认可了新三国里的刘玄德了。 其他人也大抵如此,认可了这一次的"新老交接"。 当然,大部分的不满,还是在高欣欣导演那自以为是的幽默上吧,其他的地方,倒也没有多少不满的地方了 虽然可能老剧组方面,也有一些角色,一些人,对于自己可能被取代这一点,在患得患失之间,但在大部分人都认可这一点的情况下. 就不会有过多的意见.可能,只是一些沧桑感叹罢。 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感叹感觉. 而感受最复杂的,大概就是唐郭强和张北光了,他们的角色,是被一个人饰演的,可以说,看上去就最不被尊重的感觉。 只是,从电视剧的播映到如今的时候.复杂的情绪在两人之间蔓延。 吕布的角色,完全被超越. 而诸葛孔明,则完全合格了,对于一人分饰两个角色而言,绝对是完成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真的有点不可思议。 让人不去感慨都不行啊 “厉害,他成了最吕布的吕布,没想到在孔明这個角色,也颇有建树,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两种感觉不能兼容,而是真正的用演技去驾驭住了.佩服” “你知道吗,有一瞬间,我真的想去和那帮人一样,去鸡蛋里挑骨头,去公开谴责的《新三国》。”张北光有些感叹道:“那一瞬间,我真的想.” 《新三国》并非完美的,对于他们而言,就有很多不合适的地方一些,可以去抨击的地方 如果用放大镜去看的话,确实是能够大书特书呀。 “但你没这么做。”唐郭强说道。 “是的,我没有这么做,因为如果我这么做的话,就是因为嫉妒,让我因为嫉妒去攻击他们,这是我的自尊心,绝对不容许我做的事情。”张北光笑了笑,算是坦然的面对自己内心的阴暗,那时候看到吕布高光的时候,他的嫉妒心达到了巅峰 不过,他始终没有去做。 长江后浪推前浪。 “他比我优秀至少,在吕布这个角色上,比我优秀。” “嗯”唐郭强看着张北光,生出了几分佩服来,和剧里的"吕布"不同,现实里的他就是个儒雅的先生. 优秀,儒雅的 “我也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演员,竟然能不在我之下。” 唐郭强的评价,大概就是不在自己之下了。 从他这个塑造出经典角色的人来看,这个诸葛孔明,就不在自己之下呀 至少,最后保持这个水平,也是个并驾齐驱的地位 “那如果我说,他在孔明的角色,能更胜于唐郭强,你信吗?” “我不信。” “是吗.” 刘和伟就刘山河对话,他的言语之中就充斥着不信任的感觉,更胜于唐郭强,这个怎么看都不太可能唐郭强可是奠定了诸葛亮形象的演员。 和陆树铭老师的关二爷一样,就成了他人心中既定的形象 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形象。 别人怎么样都没办法做出超越的"经典款"。 然而刘和伟却是摇头 就像孙悟空,有六老师的经典款,但也有像周星星一样,同样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让人印象深刻无比。 至少在刘和伟看来,李云的诸葛孔明,就有如此的魅力。 此时,李云在看着《新三国》的时候,也置身其中.回味当时,身为诸葛孔明的感觉。 挥斥方遒,意气风发,我信人定胜天,我有人和,我有地利就算缺少一个要素,我也相信人胜于天。 这个时候。 李云仿佛置身于此地,仿佛置身其中,当年的孔明先生,只身进东吴,舌战群儒. 又巧劝周公瑾,联合他大战曹操,赤壁之下,借东风,草船借箭,火烧连环船,将这擅陆战的北方军,打的溃不成军,谈笑风生之间,樯橹灰飞烟灭. 和周公瑾,渐生心心相惜之意。 城头之上,把酒言欢,举杯浇愁 但一别之后,又是敌人。 周公瑾被诸葛孔明玩的很惨。 既生瑜何生亮,这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一声悲哀的感慨。 后来的剧情里,周公瑾也一直被孔明所压制,每一次,都败在他的手下,以至于,所有人,所有看客,都觉得,周瑜和孔明,他们的关系应该十分的差劲,甚至是仇敌之间才对。 至少,周公瑾,他应该是恨孔明的。 本来如此,本该如此的 但在死之前,周公瑾却说,他不恨孔明,相反,他还十分敬仰这位智谋高自己一筹的智者。 处处针对他并非妒恨,而是这等贤才,不是和自己同一阵营,日后必定是主公大患,自己的针对,来自于对孔明的认可,甚至,惺惺相惜。 直到如今死去,都无所谓了,才向小乔吐露自己的心思。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惊闻噩耗,肝肠寸断。” 孔明吊孝,远赴仇敌之领地,在这东吴地方.和赵子龙双人赴宴,在这里,他差点就被人给宰了,而他自然也是知道这样的风险的。 如果是身为"智者"的孔明,拥有惊世智慧的他,断然是不会做出如此不理智的行为. 但此时,他就抛弃了利弊之说,遵从自身感性的一面而去吊孝虽然也有做给东吴看,想要休战合作的原因,但归根究底,亲自去吊孝,是他发自内心的想法。 去悼念这位.敌人。 这位朋友。 李云在恍惚之间,又仿佛回到了当时的灵堂之上。 作为诸葛孔明,去吊孝公瑾,心中的悲痛溢于言表。 但如果再来一次的话,他们还是会敌对,还是会因为各为其主,而想要杀死对方. 是朋友,也是敌人,是知己,是死敌。 也是互相尊敬的关系. 直到现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李云还是能感受到孔明的痛苦。 但就算痛苦,送走了朋友之后,也要继续前行,要去追随主公,所承诺的仁德大世. 痛苦,但要前进。 孔明吊孝是名场面,一个《老三国》里,唐郭强入戏百分百的场面 就连现在,唐郭强都没办法忘记当时的场景,那种内心在滴血,但是又需要前进前行,不能停下来究竟是什么样的体验感受。 如今,再一次的感受到了这样的感觉. 那种,感同身受的触感。 眼前这个《新三国》里的孔明,所表达出来的情绪,表现出来的想法.一模一样。 这一幕,也不在唐郭强之下 坦白说,这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他能表现出这样的孔明来,着实是让人有震惊,唐郭强也呆呆的看着 他现在。 有一种和张北光,感同身受的感觉了。 孔明的人生,大抵是一帆风顺的。 但,总不会一直丰顺,孔明或者说,蜀汉的顺路,在白衣渡江 在,关云长死了之后,蜀汉的命运,也急转直下。 关云长死了。 他的脑袋被割了下来,死后尸体也遭到了侮辱,对于刘玄德而言,这就是绝对的痛苦,这份痛苦,就让他没办法用理性去思考. 最终被火烧联营,一败涂地. 蜀汉的衰亡,也从这里开始. 张飞,关羽,两位兄弟的死,就让刘备已经没有任何想要争霸天下的霸念又或者说,在他的心中,义气,兄弟之情,已经战胜了,他对天下的理想,没有好兄弟在身边,他对于天下的野心,自己的理想,已经没有那么坚定了,最后,也是他自己的"自私",战胜了理想. 好的剧本,好的角色,他就有着自己的理想。 刘备,心目中的仁君典范,温润善良,为民为国,有着心中的理想和大业,所以他这大耳贼,能够聚起让人嫉妒的"五虎将"还有诸葛孔明为他效命,为他打下天下霸业。 而这样的他,虽然最后为情义所累,但也依旧,无愧于一生的仁德之名号. 最后,白帝城?托孤的时候,他也是真心的,想要将蜀汉,将阿斗托付给丞相 白帝城托孤。 蜀汉最后的东西,全部都托付给了丞相 没有什么"刀斧手"在身后的奇怪画外音,所有人都看的出来此时的刘备,嘱托孔明,就是真实的想法,真实的在托孤,将自己未完成的理想交付给孔明。 孔明在哭泣. 在送走刘备的时候,他的心灵,也跟着演技在颤抖.在颤动。 肌肉,瞳孔,眼神,他的血肉之躯,灵魂,都在悲痛. 他如今,是整个蜀汉,实际上,权势最大的人,拥有着十万蜀汉儿郎,权柄,一国之权柄,就在他的手上. "北上"。 无论理性与否,这就是他作出的决定. 在最后的最后,年迈苍老的丞相,就步履蹒跚的,身体颤抖的,发出自己的一步步指令,他的时间已经走到了尽头,谁都能看得出来呀。 那年迈的躯体,病弱的身躯,是什么在驱动着他呢? 已经没有人去震惊李云这个年轻人是怎么将一个老头子演得淋漓尽致的,几乎所有在看三国的观众都全身心的沉浸到了角色的演绎里。 就算此时此刻已经知道了结局,但大家还是不由自主的往下看还是不由自主的想去看这个角色,他的结局 三国的收视率,会随着角色的逐渐死去,而一起往下坠,这是所有作品的通病,当你喜欢的角色逐渐死去,他们的命运变得哀伤的时候,很多观众就会在这里选择丢弃掉这部电视剧。 一直在针锋相对的老西游记也是如此。 当取经的唐三藏真的快要取到佛法的时候,观众的收视率会不免得下降。 最脍炙人口的几个章节无非就是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当白骨精打了之后,当美猴王分出了真假之后,观众们想看的东西也来到了终局。 “看来收视率都在往下降了..” 此时此刻,六老师那一边,也在关注着 从收视率,再到回馈的程度。 可以说他就比三国的主创更加关心,作为一个局外人。 从一开始不希望这部电视剧好,再到后来,他整个人都沉浸在了里面去不得不承认的是,就连他自己,也想看到这部作品的结局,也想看到他最终的结果,是怎么样。 看到这里面的角色,他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命运。 去目送他们走到最后. 当然,生活和工作还是要分开来的,网络上,对于《新三国》的口诛笔伐,却并没有少,他也在从自己的立场,去实名发言,去"鸡蛋里挑骨头"。 《新三国》这部电视剧,确实是毁誉参半平均收视率在4.9左右,不算特别差劲,但问题就在于波动很大,有些集数收视率高,有些则非常低,而一些地狱级的场景到现在还被口诛笔伐中。 收视率,本来,该没多少波动了 六老师已经觉得,《新三国》的企划,应该.不算成功吧。 然而此时此刻,收视率,出来了。 诸葛孔明,病逝五丈原,收视率,5.9,为全剧最高的收视率. 比《老三国》的单集最高收视率,还要高0.1 一个微小的胜利 孔明,病逝五丈原,至此,怀揣着理想而诞生的蜀汉,就在这里去到覆灭。 那些角色们历历在目,犹在眼前,他们奋斗,他们牺牲,死去。 在这里的时候。 六老师闭上眼,都能看到,那位白发苍苍的孔明,在临死之前,悠悠苍天,何薄待我?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个角色,活了,活到了一个六老师都跟着流泪的程度。 而次此刻 诸葛孔明,拯救了蜀汉,带领蜀汉走向了强大,但最后,也不敌命运的悲哀最后只留下了悠悠苍天,何薄待我? 孔明,拯救了蜀汉。 而李云。 拯救了整个《新三国》的收视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