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豪197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秋菊打官司》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以中国人固有的世俗眼光来看,林朝阳和陶玉书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不般配,无论是从个人条件还是家世背景来说,都是如此。 并且因为时代的特殊性,让他们的结合省略了一切的繁文缛节。 林朝阳和陶玉书两人对这些并不在乎,两人甚至没有拍过结婚照,但结婚一年了,两家老人还未曾会过面,这确实是不合情理的。 这里面一方面有距离和交通的原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出于两家人的谨慎。 从林父林母的角度来说,林朝阳娶了这么个大学生儿媳妇,家里又是燕大的书香门第,冒然提出见面,人家同意了还好,不同意岂不是自找不痛快?还可能会引起人家的反感,误以为他们是想攀亲戚。 从陶父陶母的角度来说,他们在见到林朝阳之前,对于他以及林家父母没有过多的了解,能够接受林朝阳来京也是因为女儿的再三坚持。在没确定林朝阳是否是个值得女儿托付终身的另一半之前,他们同样不想草草认下这门亲事。 今天晚上,借着林家父母的一份厚礼,林父主动说起明年安排两家人见面,证明了这几个月以来,林朝阳的表现赢得了他的认可,真正把林朝阳当成了自家女婿来看待。 当着家里人的面,陶玉书表现的还算克制,可等到回了自己的房间,她一下子就扎进了林朝阳的怀里。 “爸妈这个礼物来的真是太是时候了!” 陶玉书在乎的当然不是礼物本身,而是她和林朝阳的这段婚姻能够得到两家父母的认可和祝福。 别看她平时怼母亲跟小钢炮一样,可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对婚姻的祝福。 没等林朝阳说话,她又说道:“那一包山货那么多,肯定不便宜。咱们走的时候妈刚给了我五百块钱,他们二老太破费了。” “你不是也要给爸妈邮一百块钱吗?礼尚往来。” “那不一样。这钱本来就是爸妈的,就算以后用到我们自己的钱,那也是我们应该孝敬二老的。 可这个山货是爸妈送给家里的,得想办法让我爸妈也出点血!” 林朝阳闻言不由得笑了出来,“你啊你,就不怕挨你妈的骂?” “你刚才都说了,礼尚往来嘛!”陶玉书满不在乎。 “那你怎么就知道爸妈不能准备呢?” 陶玉书认真思考了一下,“也是,就算我妈不想回礼,我爸肯定也能想得到。” “又在背后说丈母娘的坏话,小心我告状!” “少歪曲我的意思。我妈……倒不至于失礼,她就是没太接受你。你也不要对她有意见,她就是……就是观念没扭转过来。” 林朝阳轻轻的拉住她的手,“她生了个这么好的女儿给我当媳妇,我感谢她还来不及呢!再说了,妈嘴上不待见我,可哪顿饭也没让我饿肚子啊!” 陶玉书被他哄的心里比蜜还甜,这时就听着他又说道:“就是手艺差点。” 她忍不住捶了林朝阳一下,“小心被妈听见!” “妈要是知道了就是你告的密!” 诚如林朝阳夫妻二人所想的,第二天一早,陶父便开始张罗着给亲家的回礼,拉着不情不愿的陶母外出购物。 等林朝阳上班回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已经被打包好。 “朝阳,明天一早你去把东西邮了,估计是赶不上过年了。” 陶父对林朝阳吩咐完,语气略带些遗憾,年前收到东西更显锦上添花。 这天一早,林朝阳将东西寄了出去,然后才到图书馆上班。 寒假期间,图书馆八点开门,他上班也从容了很多。 前来借阅的人少了,馆里最近清闲,但偶尔也有重活。 比如今天,图书馆刚进了一批新书,也不多,一万册而已。 一万册搬起来确实不算多,毕竟图书馆几十号人。 真正的难处是在于书架是固定的,多了些新书,就要把一部分书架上的老书替换下来,俗称倒架,这也是图书馆的所有工作内容里,仅次于升降机罢工的辛苦活了。 书架有空位置还好,最怕上面都是书,不仅是要腾旧挪新,还要整理归纳登记,麻烦的很。 林朝阳属于馆里的生力军,这种活他当仁不让。当然了,他要是不干,馆长也不让。 一面书架两千多册书,今天至少要倒四面到五面。 刚倒了一面书架,林朝阳就有点坚持不住了,对和他搭档的杜蓉说道:“歇会儿吧!” 杜蓉喘着气,“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还没有我体力好?” 被女同志鄙视,林朝阳丝毫没有羞耻感,“倒架比拼的不是体力,而是耐心和耐力,这方面你们女同志是强项。” 杜蓉调侃道:“难怪能把陶教授的女儿娶到手,你这张嘴可真会说。” 大半天的时间用在了倒架上面,下午林朝阳瘫在座位上一动也不想动,杜蓉还有心思去报刊室借杂志。 大部分杂志都是逢五逢十出刊,今天是1月20号,报刊室应该又有一批刊物到货。 想到这,林朝阳突然想起来,《沪上文艺》好像也是每个月20号出刊来着。 也不知道他那篇小说这期能不能发,都快四个月了。 林朝阳心里想着,迈着沉重的步伐前往报刊室。 结果一问,今天刚到的几本《沪上文艺》都被人给借走了,而且全是馆里的职工借的。 林朝阳忍不住心里吐槽,给你们这帮人嫌的。 等他下班回了家,发现陶玉书竟然也带回家来一份《沪上文艺》。 “《沪上文艺》啊,这期有什么好作品没有?”林朝阳问。 陶玉书的眼睛放在杂志上,回道:“刚买回来,还没来得及看呢。” “我看看。”林朝阳说着要上手。 陶玉书一避,“我先看,看完了再给你。” 她说着,手上的动作停下,正好翻到了一篇小说的开篇。 只见标题写着:《秋菊打官司》,作者:王庆来。 马甲! 又见马甲! 《秋菊打官司》这篇小说正是林朝阳背着马甲写给《沪上文艺》的那篇小说,因此收获了168块钱的稿费。 可惜最近手太散,这部分钱现在还剩100块。 上次他光坦白了《牧马人》的事,《秋菊打官司》的事却没说。 正所谓狡兔三窟,当作家的,谁没几个马甲啊! 小金库该攒得攒,而且他心里还有个宏伟的目标—— 攒钱换个大房子。 之前换床只是个近期改善生活的目标,既然完成了,那就得换个更大的目标。 可惜就是这年头房屋流通率太低,想买个称心如意的房子可没那么容易。 虽然总是说躺平,但他也明白,首先得创造出一定的条件,才有资格躺平。 这不光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陶玉书,更是为了家庭的和睦。 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到时候玉书应该会很开心吧? 想到那时候陶玉书的惊喜,林朝阳心中涌出几分期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