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夏文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七章:朝廷第一喷子!京察结束!佛门建寺!拒绝审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大殿当中。 文武百官都在劝阻着这件事情。 顾锦年索要一千顷土地,而且就在京都西北边上,说句不好听的话。 一千顷地,就算是修建一座宫殿也要不了这么多土地吧? 而且还不说明情况,直接丢给顾锦年。 这大夏王朝是你永盛大帝的,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但这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和集团啊,你也不能完全胡搞瞎搞吧? 乱了规矩。 所以百官齐齐反对。 可就在此时,随着礼部尚书杨开的声音响起后。 众人再度沉默。 甚至不是沉默。 而是疑惑,他们没想到一向正直清廉的礼部尚书,怎么好端端喷他们? 此时。 朝堂之上。 杨开望着众人,眼神当中充满着鄙夷。 “杨大人,你这话未免有些太难听了吧?” “划千顷之地,这本身就是一件大事,而且还在京都边上,于未来扩建不利。” “这么大的一块地,即便是建新城,也不足为过,给予世子殿下,老夫真想不出世子殿下要用来做什么?” 此时,户部尚书何言忍不住开口了。 一开始他还真以为杨开是在怒斥永盛大帝,等听清楚以后,他不由立刻出声,回怼了回去。 “闭嘴。” 然而没想到的是,杨开是一点都不虚。 一道暴喝声,直接让何言闭嘴。 他本身对何言就有矛盾,前几天索要银子,何言这不给那不给,现在抓住机会,他岂能放过何言? “老夫骂错了吗?” “尔等一个个不是畜生是什么?” “锦年世子,为我大夏百姓伸冤,而后为我大夏立言,再后来屡建奇功,于孔家家宴,唤来孔圣,获圣器,立万世之不朽言论。” “这些功劳你们都忘记了吗?” “这才几天啊?你们又把世子殿下的功劳忘记了?” “还要世子殿下做什么事情,你们才能清楚的意识到,世子殿下乃是我大夏国柱?” “区区一千顷田地算的了什么?陛下答应了,尔等在这里叫喊什么?” “是拿了你们的地吗?还是说尔等在嫉妒世子殿下?” 杨开怒喷,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一顿狂喷。 “杨大人,你这话过分了,我等是因为这个吗?主要是一千顷地,太过于恐怖,我等只是觉得不妥,当然若是世子殿下告知用处,我等明白了,或许也不会阻拦。” 吏部尚书胡庸出面,他望着杨开,认真解释道。 “告知用处?” “就凭你们的智慧,能懂世子的智慧?” “你们可别在这里逗老夫笑了。” “你们也配知晓我世子殿下的用苦良心?” “再说了,即便是世子殿下拿着地什么都不做,又能如何?” “尔等若是不服,也去建功立业啊,都别说其他,谁现在给老夫来一首千古名诗,老夫一句话不说。” “来啊。” “快来啊。” 杨开这回是爽了,前几天被户部,刑部,吏部,兵部联手排挤打压,现在轮到他爽了。 美滋滋,笑嘻嘻啊。 而且最主要的是,以前在朝堂上你喷我我喷你,都是带着政治性目的,亦或者是说,都是带着一些个人想法。 认为不妥罢了。 可现在不一样啊,这件事情跟自己有利益关系啊,亦或者是说,是跟礼部有利益关系。 既能喷人消气,还能得到利益,爽啊,真他娘的爽啊。 “这跟千古诗词有什么关系啊?” “拿这么多地,我等身为朝廷命官,连过问权都没有吗?” “杨大人,您今天是怎么了?” 刑部尚书开口,望着杨开,实在是有些搞不明白了。 今天吃火药了? “尔等也配过问?” “世子殿下做什么都有他的道理。” “你们问来问去,江宁郡洪灾,你们说的出一句话来吗?献的出一个良策来吗?” “还不是靠世子殿下?” “问问问,问那么多做什么?干好你们自己的活。” 杨开怒喷。 随后望着永盛大帝道。 “陛下。” “臣参户部何言何尚书,为讨好圣恩,胡乱拨款。” “吏部,刑部,兵部,更是联合起来,索要银两,企图结党营私,还请陛下严查。” 杨开向前走了一步,直接参他们四人一本。 这回满朝文武都傻了。 好家伙,尚书参尚书?十年未见啊?而且上来就是结党营私?要不要这么搞? “杨大人,你莫要在这里含血喷人。” “杨大人,这种话你也敢乱说?” “我等何时结党营私过?杨大人,就因为户部没有给你拨款,你就栽赃嫁祸?” 这回四位尚书直接叫起来了。 结党营私可不是小事啊。 而且还是礼部尚书亲口说的,这要是换个下面人还好一点。 果然,永盛大帝脸上的神色有些不一样了。 “咳咳。” 也就在此时,工部尚书的声音响起了。 “诸位。” “朝堂当中,莫要如此。” “老夫出来讲一句公道话吧。” 随着王启新的声音响起。 吏部,刑部,兵部,户部尚书松了口气。 总算是有人出来说公道话了。 下一刻,所有人将目光看向工部尚书。 而王启新望着陛下,缓缓开口。 “臣觉得,吏部,刑部,兵部,户部,的确有结党营私的可能。” “杨大人没说错。” 王启新开口。 一脸笃定道。 胡庸:“.......” 何言:“.......” 很快,一场骂战开始了。 熟悉的朝堂互喷又来了,自从江宁郡洪灾之后,一般都是文武互喷,很少见到文官窝里反。 这种熟悉的感觉,让大家很是想念。 再经过一个时辰的漫长垃圾话阶段后,以杨开单方面取得获胜。 “行了。” 龙椅上,永盛大帝倒也是心情好,并没有责怪群臣在朝堂上互喷。 只不过喷了这么久,也差不多收尾了。 “此事就这么定了。” “朕今日不是与诸位爱卿商议,而是告诉诸位爱卿这件事情。” “不过杨爱卿所言,朕也明白,最近京都内,的的确确有些风言风语,说有人结党营私。” “着督察院调查,由魏闲,刘言搜证,递交于督察院。” 永盛大帝开口,轻描淡写一句话,让满朝文武不敢啰嗦了。 结党营私,一但彻查,人人自危,而且还是让督察院来管,这些太监搜证,绝对狠的一批,油盐不进。 “臣等遵旨。” 众人出声。 “胡爱卿,春元节将临,京察之事如何了?” 永盛大帝望着胡庸问道。 “回陛下,京察名册已经写好,臣今日回去校正一番,明日呈现于陛下。” 胡庸立刻开口。 “恩,此番京察名册之人,全部诏来京都,做好的,朕亲自嘉奖,若是做不好的,朕也亲自审批。” 永盛大帝认真说道。 算起来今年是大京察。 大夏王朝,三年小京察,查的是大夏京都官员,基本上就是收集一些风评,然后调查一下,核心点就是官员老年化问题,差不多就要退了,让年轻人来。 这个还好。 七年的大京察就比较仔细,不仅仅是京都,包括大夏境内所有掌权官员,各地府君知县都要彻查清楚。 这次京察前前后后三个月,算是大夏目前头一件事。 “遵旨。” 胡庸出声。 “对了。” “最后一件事情。” “朕决定让顾锦年入礼部,担任礼部郎中,不过锦年还未及冠,等到春元节后,直接就职,这段时间,杨爱卿派人去找锦年,交代一些事情,也免得刚入礼部,左右不适。” “退朝。” 永盛大帝最后说了一句,关于顾锦年职位的事情。 “臣遵旨,臣会亲自辅佐世子殿下。” 杨开出声,立刻答应下来了,没有任何怨言。 而其他百官则是平静。 礼部郎中。 正五品官员。 这礼部是清水衙门,虽然开局就是郎中有点高了,但毕竟顾锦年所作所为,上任礼部郎中也不过分。 最主要的就是,他们现在对礼部有意见了。 百官退朝。 走出大殿后,一些骂声又响起了。 杨开与王启新捆绑在了一起,两人并肩而行,谁开喷两人直接跟着喷。 最终众人不欢而散。 离开了皇宫。 何言四人聚集在一起,并肩而行,回去的路上,也充满着疑惑。 “这杨大人怎么突然一下跟吃错药了一样啊?” 赵益阳有些好奇,他这段时间一直跟着户部尚书何言,没办法兵部要银子,只能过来凑着。 “还能是什么原因,不就是前些日子没给他拨款罢了。” “这老东西,还文人清流?清流个屁,不给银子就这样,污蔑我等结党营私。” 何言出声,有些不悦。 “不一定。” “杨大人可不是等闲之辈,虽说没有拨款,可这也不是一回两回的事情。” “陛下划千顷之地给予世子,杨大人即便是憎恨我等,也不可能同意这件事情。” “此事绝对不简单。” “千顷之地。” “莫非是说,世子殿下要立言开学?” 胡庸想不明白,这千顷之地能用来做什么? 仔细想想后,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立言开学了。 设立新的学院,从而完成立言,传道受业。 “有可能。” “还真别说,真有这个可能。” 几位尚书开口,神色有些认真。 “倘若当真如此,这世子殿下深受龙恩浩荡啊,千顷之地,用来办书院,只怕比大夏书院还要宏大。” 胡庸开口,心中也在默默盘算着什么。 “千顷之地用来开设书院还好,世子殿下也配得上,如若世子殿下当真能成为圣人,对我大夏来说,的确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赵益阳开口,他终究是兵部,对顾锦年有好感,所以也不觉得什么。 “的确。” “是啊,若世子殿下能成圣,对大夏来说,的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众人点了点头。 在儒道方面,他们还是希望顾锦年能成圣的。 “陛下给世子殿下安排礼部郎中之职,起步便是礼部郎中,想来要不了多少年,就要称一声尚书了。” 胡庸开口,赞叹一声,可是这话里有话。 “尚书?” “过些年,得叫顾相了。” 何言出声,他更觉得顾锦年未来是大夏的相爷。 这般的功绩,只要顾锦年不作死,接下来老老实实什么都不做,每天到点上班,到点下班,有功绩捞一把,没功绩也别去强行做。 四十岁当宰相不算晚。 “先不管吧,眼下京察之事,才是主要的。” 赵益阳没什么好说的,顾锦年就算要当宰相,也要十几二十年,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 先管好眼前。 如此,四人离开,各自回了自己的办公之地。 而大夏书院内。 两道身影对视而坐。 是云柔仙子和瑶池仙子的。 “瑶池。” “这个清浅我可是听说过的。” “她是青丘圣女,青丘一族,天生就有魅骨,不止如此,青丘一族自古以来都有圣人有过交集。” “如若我们两个还在内斗的话,那真就没有我们二人的机会了。” 云柔仙子开口,望着瑶池仙子如此说道。 “我相信世子殿下,不是那般肤浅之人。” 瑶池仙子开口,她面色平静,十分相信顾锦年不是等闲之辈。 此话一说,云柔仙子却不以为然。 “世子的确并非常人,可架不住别人主动。” “瑶池妹妹,你涉世浅,很多东西都不懂。” 云柔仙子如此说道。 而后者却更加沉默。 看着瑶池仙子沉默,云柔仙子继续开口。 “姐姐并非是让你做些不愿做的事情,而是要主动表现。” “你要让锦年知道,你能帮助到他,而不是一昧的被动。” 云柔仙子开口,告知瑶池仙子这些。 “那你呢?” 瑶池仙子看向姚云柔,眼神当中满是好奇。 “我要回去了。” “太昊仙境快要开了,我打算冲击第五境。” “等冲击到了第五境,我还会再来,到时候用绝对武力镇压你们就行。” 姚云柔倒也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太昊仙境。” “所以你让我来制衡青丘圣女?” 瑶池也不蠢,一瞬间便猜到姚云柔的想法。 “即便我不说,你也不会让青丘圣女得逞的。” “姐姐只是在教你。” “而且,有件事情你也要牢记,如今儒道被斩,天下各大势力都蠢蠢欲动。” “世子必然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与威胁,这个时候你必须要站出来帮助她。” “仅凭长相,是留不住他的心。” 姚云柔倒也直接。 她要离开,不过也的确不希望青丘圣女得逞,故而让瑶池仙子去制衡青丘圣女。 “行了,你自己衡量,我先走了。” 云柔仙子也不啰嗦,她的确要走了。 听到这话,瑶池仙子更加沉默。 其实对于顾锦年,她一开始的确是为了仙灵根而来的。 可后来,随着接触顾锦年,她逐渐发现顾锦年这个人与众不同,尤其是为民伸冤之时,触动了她的内心。 但她也不知道,自己对顾锦年到底是什么想法。 很难去形容。 与此同时。 大夏书院内。 院长书房。 顾锦年刚回到书院,便被苏文景喊来。 “文景先生。” 书院内,顾锦年走进书房当中,一脸好奇的看向苏文景。 “锦年。” “稷下学宫送来了请帖,邀请你前往稷下学宫。” 苏文景拿出一份烫金请帖递给顾锦年。 “请我去?” “请我去做什么?我又不会下棋。” 顾锦年有些好奇,但也接过这份请帖。 “稷下学宫,乃是天下儒道圣地。” “能在学宫内的人,都是各地大儒。” “再者,学宫核心是儒道学术之争,棋道只是分支罢了。” 苏文景缓缓说道。 “学术之争?” 顾锦年皱了皱眉。 自古以来,学术之争是儒道最恐怖的东西,很容易出大事。 简单来说,前段时间孔家不是辱骂自己吗? 这种辱骂是有目的性和利益性,说白了就是搞针对。 借助孔圣之力,可以镇压孔家。 但学术之争不一样。 如果学术之间产生巨大的矛盾,那两个人就彻底决裂,以后咱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当然,一般来说是不会因为学术分歧,从而互相诋毁,但会根据你的学术来挑你的刺,这很正常。 而对于读书人来说,在没有明确目标前提下,绝对不要掺和学术之争。 最起码有一定的建树,有一定的能力之后,才能掺和学术之争。 学术之争,其实就是为了立言铺路。 四位圣人都在早年参加过学术之争,通过各种争论,从而产生自己的理解。 然后开宗立派。 只不过这么早就让自己接触,有些不妥吧? 仿佛是看出顾锦年的担忧。 苏文景不禁开口道。 “此番前去稷下学宫,你不用参加学术之争,但得提前看看,做好准备。” “你早晚要参与进来。” 苏文景开口,让顾锦年稍稍松了口气。 “那行。” “那学生到时候跟先生一同前去。” 顾锦年点了点头。 “陛下与你说了官职的事情吗?” 很快,苏文景又提到这件事情。 “提了。” “礼部郎中。” 顾锦年点了点头。 “你觉得如何?” 苏文景问道。 “还可以,就是官级略微大了点,学生性格比较懒散,给个六品其实就够了,郎中还是不好,再者学生还想在书院当中待待,沉淀一二。” “不过学生今日去了一趟皇宫,也跟陛下说了这事,也不需要如其他官员一般,准时准点去礼部。” 顾锦年认真回答。 “恩。” “锦年,你有这种想法,老夫深感欣慰。” “不过,你这个礼部,是老夫要求的,你知道为何吗?” 苏文景问道。 “为何?” 顾锦年略显好奇。 “锦年。” “你早晚是要步入朝堂,而且早晚也会成为大夏权臣。” “宰相也好,尚书也罢。” “如若入朝为官,你便需要拥有自己的人脉。” “朝中的大臣都老了,他们也在培养自己的人,老夫极力要求你去礼部,无非两点。” “其一,礼部掌管天下读书人,你可以从中选拔人才,马上就要科举了,你身为礼部郎中,是有权利审批考卷,从而第一时间观阅人才。” “其二,你终究是读书人,需要去礼部好好沉淀一二,免得掌权之后,心境容易发生变化。” “你现在可不能做错,一但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苏文景道出原因。 让顾锦年不由恍然大悟。 的确,礼部掌管的是天下读书人,最直接的就是科举,而通过科举,自己可以第一时间知晓对方水平,从而可以搭建自己的势力人脉。 高还是苏文景高啊。 只是想法固然好,但顾锦年不太愿意这样做。 他不想搭建势力。 结党营私这四个字,足可以让任何势力覆灭。 顾家本就是巨无霸的存在。 没必要再去结党营私。 当然,文景先生说的顾锦年心里也清楚,并非是让自己结党营私,而是让自己选拔一些人才,一些能服自己的人才。 否则的话,即便是走孤臣之路,下面人不听话,那就不是孤臣之路了,而是孤独之路。 “学生受教了。” 顾锦年朝着苏文景一拜。 “恩,你明白就好。” “行了,这几天你好好在书院休息几天,养一养精气神。” 苏文景开口。 也没什么要说的了。 “行,那学生先行告退。” 顾锦年一拜,紧接着离开书房。 离开了书房。 还没来得及回去休息一下,就被王富贵几人拉来了。 徐长歌等人要回去了。 王富贵做东,请大家喝酒,一来是庆祝顾锦年回来,二来是送徐长歌等人离开。 原本顾锦年是不想喝的,但听到徐长歌要走,也就送一送行。 膳房内。 王富贵大摆宴席,徐长歌几人也在主位上坐着。 随着顾锦年来了以后,众人不禁纷纷起身。 “徐兄。” 顾锦年先向众人作礼,随后来到徐长歌等人面前,稍稍开口。 “世子殿下,许久不见。” 徐长歌点了点头,虽然依旧高冷范,但比之前要好很多了。 两人打了个招呼,紧接着便各自入座,开始酒宴。 不过刚喝完三杯,一道身影出现了,是清浅圣女的身影。 王富贵很识趣,直接让座。 随着清浅圣女的到来,顾锦年有些无奈了,但也没什么好说的。 而徐长歌等人扫了一眼清浅圣女,稍稍显得有些古怪,只不过能出现在书院内,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很快,酒宴开始,清浅圣女很乖巧,特意给顾锦年斟酒,让众人羡慕不已。 大约小半个时辰后。 众人情绪越来越高昂,但喝到一半的时候,瑶池仙子也来了。 使得场面稍稍有些尴尬,毕竟没人喊她。 不过随着瑶池仙子到来后,她并没有说什么。 江叶舟也乖巧的让开位置。 故此,顾锦年左右各自坐着一位人间绝色。 与之不同的是,清浅圣女是给顾锦年斟酒,而瑶池仙子则是给顾锦年夹菜。 这行为,把众人彻底羡慕死了。 可顾锦年不觉得开心,相反有些头疼。 又是半个时辰后。 酒宴彻底结束,顾锦年喝的很多,免得待会又扯一些是非出来。 酒宴散了后。 是苏怀玉送顾锦年回去的,为了保证顾锦年的安全,苏怀玉特意守在房门外。 免得出事。 对于这点,顾锦年其实心里明白,不就是酸嘛。 但这样也挺好的。 再一次躺在床上,顾锦年长长吐了一口气。 没过多长时间。 也逐渐进入了梦乡之中。 如此。 一连几天,整个大夏王朝似乎彻底平静下来了。 这几天,顾锦年都待在书院当中,潜心读书,顺便整理一下自己的儒意。 或许是因为在顿悟,瑶池仙子和清浅圣女并没有来打扰自己。 而就在回书院第三天。 杨开又一次来到大夏书院。 只是,这一趟杨开带来了官服官印这些东西。 辰时。 天才亮了一会,杨开便走来书院,将礼部郎中的官服官印以及官令交给顾锦年,顺便还带来了两个人。 两人年龄四十岁出头,穿着六品官服,这是大夏礼部主事。 “世子殿下。” “他们是周华,李安之,礼部的主事,往后礼部的事物,由他们二人为你处理。” 杨开出声,向顾锦年解释二人的身份。 “见过世子殿下。” 两人立刻开口,朝着顾锦年恭敬一拜。 “两位客气。” “未来还希望两位多多帮衬。” 顾锦年也没有托大,虽然这两人只是主事,但自古京官不一般,别看只是区区六品。 办事能力方面绝对不差。 “世子言重了。” 两人立刻笑了笑。 而杨开的声音也再度响起。 “世子殿下。” “如若没什么事的话,老夫就先行告退了,有任何事情,可以直接询问他们二人,若他们拿不定主意,世子殿下直接来找老夫即可。” 杨开满脸笑容道。 他现在已经跟顾锦年捆绑在了一起,一来是之前对顾锦年的愧疚,二来是礼部现在押宝押在了顾锦年身上,三来是顾锦年所做的一切,也配得上他如此恭敬。 “行,劳烦尚书大人了。” 顾锦年也不多礼。 待目送杨开走后,顾锦年请周华与李安之入房询问一些事情。 “两位。” “礼部最近有什么重要差事吗?” 走进房内,顾锦年给二人各自倒了一杯茶,二人立刻显得受宠若惊。 “回大人,礼部平日里差事不多,大抵的事情,有人差办,眼下咱们礼部最大的事情,就是四朝和谈之事。” 周华开口,告知顾锦年礼部目前的大事。 “四朝和谈?” 顾锦年有些好奇,这事他没听说过。 “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有意促使匈奴国归还边境十二城,我大夏礼部正在为此事运转。” “礼部左侍郎也已经赶往边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现在正在洽谈当中。” 周华笑着说道。 “归还边境十二城?” “他们有这么好心?” 顾锦年给自己倒了杯茶,眼神当中满是狐疑。 “这就不清楚了。” “不过按照大金王朝和扶罗王朝的性格,此事绝对没有想象中这般简单。” “归还十二城,也必然会开出许多条件,只是到底会开出什么条件,还要等和谈结束我等才能知道。” 李安之点了点头。 归还十二城,这是一件大事,想都不用想,匈奴国绝不可能轻而易举将十二城送回给大夏。 肯定会索要各种要求。 “这件事情盯着,有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我。” 顾锦年开口。 “好,请大人放心。” 周华点了点头。 “还有没有其他事情?” “譬如说公文之类的事情,如果有的话,派个人每日送来,我在书院审批就好。” 顾锦年开口。 既然任了礼部郎中,那还是多多少少做点事情,把分内的事情搞定,最起码问心无愧。 “明白,那明日起,下官尽早将公文送来。” 李安之给予回答。 “大人,眼下礼部还有一件事情,就不知道大人处理不处理。” 一旁的周华似乎明白顾锦年想什么了,所以开口,如此询问道。 “何事?” 顾锦年好奇问道。 “回大人,陛下于三个月前,提前京察,这三个月来,京察也已结束,听说吏部已经将百官册做好,各地官员也都纷纷入京。” “倘若大人最近无事,可以去见一见这些官员,也好敲打敲打。” 周华开口。 在他看来,顾锦年也算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想做一点政绩,即便是不做政绩,也要露个脸,做做事。 免得被人说闲话。 “哦,礼部也负责接待外地官员?” 顾锦年有些好奇。 在他印象当中,礼部主要负责考试,外交,祭祀,办宴,礼仪。 京察之事,都是吏部干的活,没想到跟礼部还有关系。 “回大人。” “此次京察是全国京察考校,各地官员入京,礼部是有权接见。” “恰好大人是郎中,职责权限内。” 周华笑道。 “那行,明日设宴,我去瞧一瞧。” 顾锦年点了点头。 见一见各地官员是好事,眼熟一下,以后自己去了其他郡府,也不至于一个人都不认识。 “下官明白。” 两人纷纷点头。 末了,顾锦年望着二人道。 “不要说是我来了,就以你们二人的名义设宴。” 顾锦年开口道。 “请大人放心。” 两人没有啰嗦,好好办事就行。 “行,辛苦了。” 顾锦年微微一笑,随后拿出一张银票,面值五百两,递给二人。 这银子是自己的,也没有什么来路不正,倒也不怕什么。 “多谢大人。” “大人当真是客气了。” 二人满脸喜悦,周华接过银两后,更是再三感谢。 他们是礼部主事,一个月的俸禄,抛开粮食之外,五十两银子。 大夏官员的俸禄很低,顾锦年这随便出手就是十个月的俸禄。 这可是大手笔啊。 虽说他们有些私下收入,但京官压力很大,不敢乱收银子,再加上礼部又是清水衙门,虽然有些地方能赚银子,可轮不到他们。 “无妨。” “若是待会没事,送些公文来即可。” 五百两银子不算什么。 这两人他刚才用浩然望气术看过,很正常,对自己没有什么歹心。 给点银子,也算是照顾一二,下面人吃饱了,做起事来也利索。 不然,管自己是不是世子,让下面人不开心,大不了人家摆烂,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就行。 两人离开。 顾锦年也显得平静。 半个时辰后。 周华送来了一批公文卷宗。 差不多上百份。 顾锦年很重视。 毕竟自己现在也算是正儿八经的官员了,摆在面前的不仅仅是一张纸,而是一件事情,自己的每一个决定,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入书院时,以及张明案,让顾锦年深刻的明白。 这简单的一张纸,代表着一种责任。 展开卷宗。 顾锦年认认真真阅读,丝毫不敢怠慢。 不过,礼部的公文卷宗很杂,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 祭祀的事情最多,今天不是去这里祭祀,就是去那里祭祀。 祭天,祭地,祭河神等等。 外交方面的事情没多少,可能还轮不到自己来负责。 不过书院的事情就有不少,大抵是一些办学之事,还有一些夫子安排,类似于教师职称。 事无大小。 顾锦年也算是很认真,一直工作到了夜晚。 将大部分的公文处理完毕。 只是有些公文,却让顾锦年不由皱眉。 涉及到佛门。 一共十三份,都来自贵阳郡。 佛门要开辟寺庙,在贵阳九府之地,设十三个寺庙。 贵阳郡,位落于大夏南部地区,常年干旱,经济不发达,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地。 但贵阳郡人口极多,穷苦百姓也多。 一口气建十三个寺庙,有点古怪。 顾锦年仔仔细细观看公文卷宗。 公文卷宗上有周华的批字,七个批过,六个批拒,拒绝的理由是去年当地已建寺庙,不可再建。 大夏王朝对佛门并不排斥,但对比其他王朝不一样的是,佛门是被大夏礼部管的。 各地建寺庙,也必须要由礼部通过,如果礼部通过了,就可以建立,如果礼部没有通过,那就不行。 整个大夏王朝,佛门寺庙其实不少,但大多数集中在一些穷苦地方。 顾锦年不反感佛门。 即便是有江陵郡的事情,他也不是很反感佛门。 还是那句话,不要一棒子打死一船人,不管是任何势力,都有好人也有坏人。 但站在王朝角度,佛门的确不利于王朝发展。 原因无他。 佛门是可以不交税的。 佛门弟子依靠香客施舍生活,没有经济来源,所以可以种田自力更生,但大夏王朝对佛门的田产会有一定限制。 只不过,具体能不能落实又是另一个说法。 毕竟就算多种几亩地,你也没什么好说的。 想了想。 顾锦年直接在公文上批下拒绝。 理由也很直接,不需要这么多寺庙。 “等过几日,礼部内会的时候,还要提一提这件事情。” 顾锦年喃喃自语。 但就在此时,伴随着一阵香风袭来,柔软的身影在身后出现。 “世子殿下,这么晚还在处理公务,要不要奴家给您捏捏肩?” 声音响起。 想都不用想,是清浅圣女的。 “清浅姑娘。” “顾某正在忙于公务,还望姑娘自重,不要打扰。” 顾锦年面色平静。 平日里闹一闹也就算了,自己在处于公务,的确不喜欢被打扰。 “放心。” “奴家不会打扰世子殿下的。” “只不过,你这公务处理与不处理也没有什么意义。” 清浅圣女开口,望着顾锦年面前的公文。 “哦?” “清浅姑娘有何说法?” 顾锦年听得出对方的弦外之音,不由好奇了。 “青丘山距离贵阳郡一千里,奴家找您的时候,经过了贵阳郡。” “各府都大肆建造寺庙。” “这公文递交之前,早就建好了。” “甚至有些寺庙,都不会向上报备,私自建立。” 清浅圣女开口,如此说道。 “还有这种事情?” 顾锦年有些惊讶。 虽说私自建立寺庙,没有很严重的惩罚,无非就是推平寺庙,遣散僧人。 可建立这么多寺庙也没意义啊? 要说避税的话,挂在读书人名下也不差,寺庙多种几亩地也没什么利润,当真种了上千亩地,下面官员也会立刻处理。 这些官员又不蠢,他们都是读书人,完全不需要跟这帮僧人合谋这种利润。 所以顾锦年很好奇。 “不止是贵阳郡,不少地方都在大肆建立寺庙,而且施粥送米,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银子。” “就好比贵阳郡内,有个叫做常秋府的地方,一半的百姓都去念佛吃斋了。” 清浅出声,告知这个秘密。 “一半的百姓都去念佛吃斋?” “清浅姑娘,这不是小事,如若是道听途说,不可乱语。” 顾锦年眉头紧锁道。 “亲眼所见。” 清浅圣女淡淡开口,吐出香气。 “这是为何?” “哪里来的银子?” 这回轮到顾锦年彻底好奇了。 你说偶尔施粥还能接受,可把半个府城的百姓拉去念佛吃斋,这就有些夸张吧? “那奴家就不清楚了。” “不过,世子殿下你这公文即便是批了,他们照样会盖。” “依我说,还不如让下面人去做,别去管这种事情,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清浅圣女眼中含笑道。 说话之间,她挥了挥手,顿时房门自动关上。 下一刻,一股力量将顾锦年束缚,直接躺到了床榻上。 清浅圣女则是笑吟吟的看着自己。 面对此景。 顾锦年完全不惧。 “苏兄,救我。” 他开口,声音不大。 但,床榻下,一道身影快速钻了出来。 立于床前,注视着清浅圣女。 眼神当中,满是冷清。 “世子殿下果然谨慎。” 清浅圣女笑了笑,也没说什么,直接推门离开了。 看着清浅圣女离开。 苏怀玉也没说什么,重新钻回床下。 “苏兄,你躲这里作甚?” 顾锦年也没想到,苏怀玉居然藏在床下,他刚才喊一声,只是尝试性的呼救。 “没。” “我已经打通了地下,世子床下通往苏某宿内。” “世子殿下,有事你开口就行。” 苏怀玉出声。 一时之间,让顾锦年沉默了。 翌日。 周华再一次来到大夏书院。 已经设宴好了,百官都在等,他是过来通知的。 得到周华的通知。 顾锦年也不啰嗦,直接跟着周华离开,前去赴宴。 ------题外话------ 说一下女性角色。 不可能没有。 其实一百多万字,女性角色登场率不足百分之五。 偶尔肯定会写一点,相当于是调剂一下。 情感线一直是七月最不擅长的,所以也会去扬长避短。 -- 然后最近几章是在铺垫。 铺一个新的高潮。 以京察为主。 兄弟们,耐心看两天,铺垫好了,巨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