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子是王,辅政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4章 册封风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徐策点头,说道:“三大军,宁缺毋滥。” “兵源的挑选上一定要严格一些,另外还要防止别人安插进来的奸细。” 苏良翰说道:“王爷放心,这件事我会亲自盯着的。” 萧玦凝声说道:“王爷,听说太皇太后想封苏帅为国公,但是沈建昌一直都在反对。导致太皇太后有些下不来台。” 徐策听了,不屑冷笑:“这事我听说了,这背后不仅有沈家,还有宁王和燕王的影子。” “放心吧,有本王在属于三大军的功劳,谁都拿不走!” 听到徐策这话,三大军的将领们都放心了。 “走,上朝去。” 徐策大步迈开,朝着奉天殿走去。 此刻围在奉天殿外的文武百官们纷纷让开一条通道来。 “卞苍见过王爷!” “李静见过王爷。” “王安生见过王爷。” 徐策所过之处,百官尽皆俯首。 前几天假宁王造反的事都已经传遍了靖朝的官场。 他们才知道,原来辅政王徐策,竟然连续两次拒绝过近在咫尺的皇位! 也就是说,要是小皇帝出了什么问题,徐策将会是最有希望成为靖朝帝王的存在! 而且还是名正言顺,无人敢反驳的存在。 毕竟那两封两任君王的圣旨还在太皇太后的手中呢。 沈建昌,傅太游,赵思农站在百官最上方。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一头白发的半百老人。 此人徐策见过,应龙卫的统领——段天一! 徐策来到几人身前。 赵思农和傅太游都往后退了退,让徐策站在了首位。 沈建昌盯着徐策,目光冰冷。 他冷哼一声,然后也往后退了退,与赵思农站在了一排。 段天一看向远,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肃王爷,多年不见。你真是越来越像一个……王了。” 傅太游和赵思农闻言,都将目光看向了段天一。 徐策神色平静的说道:“本王身为皇族子弟,生来就是王。” “但是段统领,越来越不像一个统领了!” 段天一看向徐策,眼神闪烁。 徐策幽幽说道:“段统领与本王并列,也是想当王了吗?” 听到这话,段天一瞳孔微微一缩,脸上却是笑了起来:“哈哈哈,王爷可真会说笑。” “我只是区区应龙卫的统领,怎么可能成王呢?” 徐策盯着段天一,目光冰冷的说道: “那就找到你该站的位置老老实实的站着,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与本王并列而站的!” 文武百官们看到这一幕,都变了变脸色。 段天一那可是应龙卫统领,九品上的高手! 段天一在靖朝的地位非常特殊,虽然他的职位只是区区统领,但他的权力却是极大。 巅峰时期的应龙卫甚至可以对宰相先斩后奏,抄家灭族。 在靖朝,没有哪个官员是不畏惧应龙卫的。 段天一在隆庆朝是权力最大,今天是他时隔十三年后第一天上朝。 可徐策竟是半点颜面也没给段天一留! “徐策,你别太猖狂了!” “段公地位超然,你——”沈建昌见徐策与段天一不对付,眼神里闪过一抹亮光,上前冲着徐策呵斥道。 徐策扫了一眼沈建昌,冷声说道:“听说沈家前夜才遭遇一次屠门之灾,难不成还想再遭遇一次?” 沈建昌顿时就闭上了嘴巴,敢怒不敢言。 敢当着这么多文武大臣的面,公然威胁大臣的,也就徐策这独一份了。 段天一深深的看了一眼徐策,说道:“王爷说得对,我的确没资格与王爷并列。” “不过老夫倒是希望王爷能够一直安稳的坐在这个位置上。” 说完,段天一就往后退了几步。 徐策看都没看段天一一眼,说道:“这个就不劳段统领费心。” 文武百官们心头凛然。 好浓郁的火药味啊! 徐策非常不喜欢应龙卫。 应龙卫本该是靖朝历代君王身边最忠诚的一股势力,他们是皇帝手中的杀器,皇帝让他们杀谁他们就杀谁。 应龙卫的存在就应该像它的名字一样,永远的听从皇帝的命令,巩固皇权! 可是段天一统领下的应龙卫,却有噬主的趋势! 应龙卫刚出山的时候就捅出了宁王要要造反的消息,然后又怂恿商红衣刺杀他…… 徐策严重怀疑这次徐温书中毒,就是这应龙卫所为。 甚至他那个兄长嘉丰帝也很有可能是被应龙卫的人毒死的! “太皇太后有旨,宣诸位大臣觐见!” 一道低沉沙哑的声音响起。 奉天殿的大门缓缓打开。 徐策抬腿走进了宫殿。 身后的文武大臣们亦趋亦步的跟在后面。 周太皇太后端坐在皇位一旁,开口说道: “陛下已经苏醒,但身体虚弱。所以今日这个早朝就由本宫来主持。” “今日朝会,主要商议三大军诸位将领的封赏问题。” “诸位爱卿都可以畅所欲言。” 周太皇太后的话刚一说完,礼部就有官员出列道: “启禀太皇太后,臣以为三大军此次大败北戎,收复夜州乃盖世之功。破锋营主将梁武魁,肃王军主将萧玦可以封侯,副将姜芝豹,李浪等人可以封伯!” “三大军主帅苏良翰,可以封为国公!” 此言一出,顿时引得众多大人议论纷纷。 户部立刻就有官员出列说道:“臣觉得江大人说的有道理,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傅家阵营和赵家阵营的大臣全都站了出来,强烈要求册封苏良翰和梁武魁等人。 吏部的人听了,顿时就出来反对: “经过我们吏部的严格考量,苏良翰的能力达不到国公的标准!我们吏部坚决不同意册封苏良翰为国公!” “哼!梁武魁此人鲁莽冲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此人要是都能封侯,那岂不是谁都能封个侯位当当!” 朝堂上顿时就变成了菜市 场,大臣们相互争吵,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 “安静!” 太皇太后身边,一个老太监呵斥道。 声音蕴藏着深厚的内力,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奉天殿上的大臣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周太皇太后看向傅太游:“傅公,你怎么看?” 傅太游出列说道:“老臣认为,苏良翰此次的功劳,足以册封国公。” 周太皇太后又看了看赵思农和薛九林: “你们两个呢?” 赵思农开口道:“老臣觉得,有功当赏,不能寒了那些为了靖朝卖命的将士的心。” 薛九林沉吟良久:“臣……也觉得该封。” 就在这时,沈建昌大声道: “太皇太后,老臣坚决不同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