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莽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章 立威!你跟莽夫讲什么道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诛心! 诛心之语! 许进气得脸都青了,正恶狠狠地盯着汤昊。 正所谓“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可汤昊这个中山侯却是一点规矩都不讲,巴不得把人往死里整! 诚然,许进当年确实收受了鞑靼人的贿赂,但他确实是了家国百姓着想。 鞑靼蛮夷贪婪成性,朝廷不予通贡便会南下劫掠袭扰,九边百姓苦不堪言,他这么做也确实是为了百姓。 “许侍郎,怎么?你又要说你这是为了百姓?” 汤昊笑道:“不要把别人都当成是傻子糊弄,你许进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心里面最清楚!” “你要是真为了百姓,就不会收受鞑靼人的贿赂了;你要是真为了百姓,就不会在鞑靼人已经屡次南下劫掠的前提之下,还为鞑靼人说话,请求朝廷准允其通贡了!” “鞑靼通贡,这里面的利益关系,你许进自己心里面清楚,本侯自然也清楚,所以别在这儿装什么忠君爱国,本侯看了都嫌恶心!” 古往今来,每个政权都有自己的鸽派和鹰派,双方谁获利大谁就容易吸引大家都到本方阵营。 大明朝堂上面,通俗来说,鸽派就是文臣缙绅,而鹰派则是武将勋贵。 毕竟只有外敌来犯,只有战争打响,武将勋贵才有猎取军功的机会! 这鞑靼通贡一事,对鞑靼部落以及大明朝堂之上的文臣缙绅,本就是一桩互利互惠的好事。 鞑靼部落原本就是一个草原游牧政权,与历代草原政权都是一样,实力并不是完全隶属于自己的实力,能够号令草原上众多部落,但是这個号令更类似于武林盟主性质。 草原上面其他各个部落,到底听他的话到什么程度,这很难说,根本没有什么凝聚力可言。 除非是,跟着鞑靼部落,可以获得利益,那就可以确保鞑靼部落在草原上面的霸主地位。 所以,鞑靼部落的要求,就是明廷准允其通贡互市。 通贡一成,鞑靼部落就成了整个草原的大买办,游牧政权与农耕政权的通商往来,其中利益无疑是巨大的。 对于文臣缙绅这些鸽派而言,只要通贡一成,鞑靼不再南下劫掠袭扰,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减少九边军费开支,亦或者说利用这通贡填补一些国库漏洞,反正是一桩大好事。 而且鞑靼不来犯,边将就没了立功机会,勋贵武臣也将彻底败落,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鞑靼通贡之后,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南下劫掠袭扰,那跟这些文官老爷们有什么关系? 蛮夷嘛,不慕教化不讲信用,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反正这些蛮夷又不会抢走他们自己个儿家里的金银珠宝,又不会抢走他们自己个儿家里的女人! 这就是文臣缙绅一直高喊的家国大义! 汤昊只是觉得恶心异常。 “这些案卷,都是东厂和西厂追查出来的。” “不只是有许侍郎的,还有伱们这团营十二侯的!” “何时何地干了何事,贪腐受贿了多少银钱,又役使了多少军士给你们干私活,一桩桩一件件都在上面详细记载着!” 汤昊每说一句话,在场众人的脸色就苍白一分。 难怪他底气十足,原来是这儿等着呢! “既然是东厂和西厂的手笔,那皇帝陛下自然也是知道的!” “诸位现在明白了吗?你们其实是戴罪立功之身,不要再试图挑战皇帝陛下的耐心和底线,否则就凭这些案卷里面记载的东西,就足以将尔等打入诏狱严刑拷问了,包括你许进这位兵部侍郎在内!” “不信的话,大可以试试,看看你许进背后那些人能不能保得住你!” 保得住吗? 许进扪心自问,内阁绝对保不住他。 他是内阁的人,确切来说,他是内阁首辅刘健的人。 因为鞑靼通贡一事,许进饱受朝野非议,最终于弘治三年谪任兖州府知府。 直到弘治七年,许进才得到当时的内阁武英殿大学士刘健推荐,得以升任陕西按察使,重新回到朝堂大员之列。 刘健之所以愿提携许进,其一是因为鞑靼通贡,许进立下了功劳;其二则是许进和刘健都是河南人,存在着一份乡友之情;其三则是因为许进是一个干吏,办事能力极强。 但不管怎么说,鞑靼通贡一事,已经彻底与许进绑定在了一起,而且他也确确实实地收受了鞑靼人的贿赂。 一旦小皇帝真个想对他动手,许进绝对必死无疑,连内阁首辅刘健都保不住他! 这就是政治博弈,一旦背负污点,随时都可能会沦为压倒自己的最后稻草! 许进终究还是低头了,默默坐在了另一个位置上面,不再与汤昊争抢主位。 见此情形,汤昊这才笑着点了点头。 “汤姆,把这些案卷收好,可不要弄丢了!” 听见他这大有深意的话语,汤木也是笑呵呵地开了口。 “将军放心嗷,我丢了这些案卷都不会丢!” “再者东厂那边还有备份呢!” 众人一听到这话,顿时脸都快要绿了。 这汤昊可恨,这汤木比他更加可恨! 老汤家这一代的子孙后人,怎么全是这个德行? 真是混账至极! “很好!” “诸位,咱们接下来谈谈正事吧!” 汤昊看向众人,收敛起了脸上的笑容。 “想必你们心中也都清楚,皇帝陛下对此次新军极其重视!” “这团营选锋组建新军,无论是兵员将校的抽调,还是钱粮兵甲的准备,一应人员物资,本侯不希望出现任何问题!” “该是你们谁负责,那就要负责到底,兵员将校抽调则是你们十二侯的事情,至于钱粮兵甲的准备则是许侍郎的事情!” 听到这话,许进顿时就愣了。 他是兵部侍郎,又不是户部侍郎,你汤昊这是把人当狗使啊! “中山侯,本官只是奉命协理……” “废话就不要多说了,眼下的局势你我心知肚明,大家也都不是傻子,心里面都有数!” 汤昊很是无礼地摆了摆手,道:“这京军里面,除了锦衣卫,除了四卫禁兵,还有哪支军队是对皇帝陛下忠心耿耿的?”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神情大变。 许进满脸骇然地看着汤昊,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敢将大逆不道的言语,说得如此理直气壮,如此冠冕堂皇! “你们文臣缙绅士把持朝政这么久了,十二团营和亲军二十六卫,早就被你们给渗透成了筛子,如若没有你们文臣缙绅的支持,这一次重新选锋组建新军,不过只是个笑话罢了。” “所以,许侍郎,你可以好好想一想,是自己的仕途小命重要,还是文臣缙绅的集体利益重要!” 汤昊直接把话挑明了讲,丝毫不顾及众人脸色有多难看。 “这一次组建新军,诸位都要全力以赴,务必让皇帝陛下满意。” “要是皇帝陛下不满意了,或者说出现了什么闪失纰漏,那本侯毫无疑问会第一个遭殃,这之后就你们这些人,许侍郎是第二个,你们这十二侯一个也别想跑!” “本侯向你们保证,在本侯倒霉之前,绝对会将你们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昭告天下,借用天下舆论逼得朝廷不得不宰了你们,然后让你们遗臭万年,受万世唾骂!” 嘶…… 这个混账莽夫,真是好阴损的手段,好毒辣的心肠啊! 他真要是这么做了,那朝野上下都会沸反盈天,愤怒的百姓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将他们给淹死! 遗臭万年! 受万世唾骂! 十二侯这些武将勋贵都会受不了。 更别提许进这个不折不扣的文臣缙绅了! 贤名对文人而言,那可是跟命同等重要的东西! 他们陡然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汤昊这个中山侯,就是个毫无底线、不讲规矩的莽夫! 你跟莽夫讲什么道理? 汤昊看着神情凝重的众人,也不急着开口,而是给足了他们思考的时间。 京军现在主要分为十二团营和天子亲军,名义上都是归属五军都督府管辖,但实际上五军都督府的权柄全都被兵部给夺走了,也就是说真正掌控十二团营和天子亲军的,不是武将勋贵,也不是小皇帝本人,而是文臣缙绅! 尤其是兵部,与洪武、永乐年间相比,现如今的兵部早就成了一个庞然大物,除了方才汤昊所提及的锦衣卫与四卫禁兵外,兵部什么军队都可以管,而这些军士也受到兵部的辖制。 小皇帝丢失的权柄,并不只是部分决策权,还有皇帝最重要的兵权! 现如今,小皇帝可以指挥调动的武装力量,其实就只有锦衣卫与四卫禁兵,东厂和西厂只是谍报机构罢了。 是以,汤昊与小皇帝密谋,准备想要收拢兵权。 可问题在于,曾经骁勇善战的京营团营,早就积弊日久,被武将勋贵和文臣缙绅给玩坏了,早已经是腐朽不堪,战力低得可怕。 即便现在汤昊要重新选锋组建新军,但不管如何选锋重组,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如今文官把持朝政掌控一切的局面下,小皇帝想要掌控兵权,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以大明朝文官的手段与理念,天子想要握住兵权,那他们还能够把持朝政、压制武将勋贵吗? 洪武朝堂和永乐朝堂,那可是武夫当国的时代,那可是文臣缙绅的噩梦! 在对待天子掌兵这件事情上面,文臣缙绅的态度,从来不会有任何分歧,达成了惊人的一致。 汤昊想要练出一支铁军,文臣缙绅势必会从中作梗! 那么,许进这个协理文臣的态度,就尤为重要了。 “许侍郎,要三思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