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莽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章 富国强兵!元辅大人的请求!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朱厚照有些慌了。 他很想反驳汤昊的话语。 可是一回想起那场“南苑猛虎案”,小皇帝刚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地给咽了回去。 对啊,他们为什么不敢呢? 连刘瑾这个自幼陪着自己长大的大伴,都可以为了权势用自己设局,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安危,更遑论这些个文臣缙绅? 有些念头,一旦滋生,就再也难以消除,会如同野草般疯狂蔓延生长! 朱厚照深深地看了汤昊,最后点了点头。 “野人,朕明白你的意思了!” “还有你自己也要小心,切不可掉以轻心!” “放心,朕不走了。” “汤昊这死野人,说话虽然难听了些,但到底是向着朕的,朕也不能不信啊!” 不得不承认,母后还是最了解他的,清楚他喜欢什么样的皇后。 汤昊欣慰地笑了笑,继续拿起酒坛子准备喝酒。 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皇帝的第一要务,可是开枝散叶啊! 朱厚照听见这些话,心中的怒火和烦躁也逐渐消散了。 中山侯,汤昊! 诞下龙子,这是皇后的第一要务! “臣妾参见皇上!” “皇上,那您今晚……留在坤宁宫吗?” “嗯?皇后,好端端地哭什么?” “想着你这性子,恐怕被人给卖了都不知道,指不定还会怎么伤心难过呢,所以朕特意过来看看。” “日后夜夜都留宿坤宁宫,要是朕没来,你可差人提醒朕一下!” 结果朱厚照却是骤然间起身,直接就走了。 哪成想,好心办坏事,还惹得陛下勃然大怒,现在该如何是好啊? 以往皇上对她也极好,可是鲜少会说出这等柔情话语,让人听了忍不住心生甜蜜。 夏皇后正在低声啜泣。 哪怕夏皇后性子再如何静定端庄,再如何不争不抢,她也不能真个就这么独守空房。 听见这满满的关切话语,夏皇后眼泪更是止不住地掉落下来。 听到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夏皇后豁然抬起了头,脸上也露出了欣喜之色。 此刻夏皇后哪里还不明白,自己这是办错了事情,平白惹怒了皇帝陛下啊! 她只是同意了太后娘娘的请求,下旨召那张家兄弟入宫,希冀着张家兄弟能够跟皇帝陛下认个错,然后一家人和和睦睦的。 “皇上,臣妾没用,还给您添麻烦了……” 后面这句话,夏皇后并没有听懂,但是她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关键名字。 方才宦官来报,皇帝陛下与太后娘娘大吵了一架,并且正在追查是何人放了张家兄弟入宫。 “请皇上降罪,是臣妾召那张家兄弟……” “伱我夫妻一体,有什么事情自当共同面对,听见了吗?” “傻皇后,说什么胡话呢!” 坤宁宫。 骤然间,夏皇后被巨大的惊喜砸中,愣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而眼前佳人,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 夏皇后壮着胆子开口问道,眼神里面满是期盼和希冀。 “不是,你干啥去啊?” “摆驾坤宁宫,生孩子去啊,你自己一个人喝吧!” “……” 一想到这儿,夏皇后就急得直抹眼泪。 实则自从她被定为皇后开始,就有很多人告诉过她,想要坐稳皇后这个位置,就必须要尽快怀孕诞下龙子,如此才能彻底坐稳中宫。 “倒是母后那边,以后你一定要注意,倘若再有什么你拿不准的话语命令,可以差人过来告诉朕。” “好了好了!”朱厚照笑道:“一些小事,都过去了。” 朱厚照张开双手将夏皇后拥入怀中,温声安抚道:“这件事情,本就是母后的主意,跟你没关系,所以不用太放在心上。” 迎着夏皇后的希冀眼神,朱厚照顿时大笑着点了点头。 要是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等到将来容颜逝去了,皇帝陛下身旁多的是俏丽妃嫔,就算后宫里面没有还可以从天下遴选秀女,到时候她这个膝下无子的皇后,不但会沦为笑话,还会背负骂名,最终只能黯然让出自己的后位。 看来应该是这位中山侯进言,劝谏了陛下,陛下才会重视子嗣! 夏皇后一边欣喜地为朱厚照更衣,一边将汤昊这个名字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与此同时,汤昊喝完一坛子酒后,也觉得索然无味,在小宦官的带领下,独自走在出宫的路上。 很快陈宽闻讯赶来,甫一见面就向汤昊郑重道谢。 “汤侯,这次多谢出手相助!” 汤昊也放慢了脚步,意味深长地开了口。 “大珰,有事没事,多在陛下面前提提皇后娘娘。” “而皇后娘娘那边,也派个聪明伶俐的人过去伺候着,有事没事儿就给陛下熬碗粥什么的送过去。” “帝后和睦,诞下龙子,后宫才能彻底安宁,才不会再生事端,大珰明白本侯的意思吗?” 听到这话,陈宽顿时惊为天人,难以置信地看了汤昊一眼。 “汤侯竟然还有这等见识?” “这简直就是天生入宫做太监的材料啊!” 汤昊:“???” 卧槽? 尼玛地? 先天太监圣体? 我可去你大爷的吧! “大珰别开玩笑嗷,信不信我揍你!” 汤昊示威性地挥了挥拳头,吓得陈宽连连摇头,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可怕念头。 “咳咳,玩笑话玩笑话。” “咱家此刻过来,是为了告诉汤侯一件趣事。” 汤昊闻言嘴角微微上扬,人家这是投桃报李来了啊,聪明人做事就是让人舒服。 眼瞅着宫门口就在不远处,陈宽也不废话了。 “据闻今日文渊阁大学士与元辅大人发生了激烈冲突,随后愤然拂袖离去!” 外朝先前为了监视宫廷里面的动静,那可是疯狂往内廷里面安插眼线,把这宫闱禁地渗透得跟筛子一样。 后来小皇帝采纳汤昊的建议,命御马监大太监张忠率四卫禁兵清宫,这才总算是守住了自己作为皇帝的最后脸面。 随即东厂西厂也没有闲着,还施彼身,开始在这些九卿大员、内阁阁老身旁安插眼线,有一个算一个,谁都别想跑得了。 而此刻的消息,正是西厂眼线传过来的,陈宽从谷大用口中得知后,觉得有必要告诉汤昊一声。 毕竟汤昊现在和那李东阳,可谓是不死不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 而内廷这边的态度,自然是全力支持中山侯。 至少,在皇帝陛下收回所有权柄,正式亲政之前,内廷太监与中山侯肯定是政治盟友,消息互通有无,这是基本原则。 汤昊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心中有数。 李东阳与刘健爆发了争吵,无非就是因为都察院挥刀兵部这件事情。 毕竟张敷华和许进可是奔着那场湖广籍兵部官员去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革职查办! 那么,这一刀其实是砍在了李东阳的大动脉上面! 不要小看这些衙署里面的堂官郎官,他们可是构成湖广乡党的中坚力量! 这朝堂之上的湖广乡党,大致以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兵部尚书刘大夏、兵部左侍郎熊绣等人为主,不是身居要职就是手握实权,反正都是可以左右朝堂局势的大人物! 而中层就是这些遍布六部百司的堂官郎官了,毕竟李东阳、刘大夏等人的命令下达,还是需要这些自己人去执行落实,去完成落到实处! 现在张敷华应许进之邀,直接提刀砍向了兵部,至少兵部里面这些湖广乡党是铁定跑不了的! 那也就意味着,湖广乡党将会彻底失去兵部,以后他李东阳再想插手军政,就得看新任大司马许进的心情了! “大珰放心,兵部只是开始,还远不会结束!” 汤昊走出宫门,对陈宽咧嘴一笑。 “咱们拭目以待吧!” 随即径直转身离去。 陈宽看着汤昊的魁梧背影,眼神里面目光很是复杂。 既有钦佩,也有忌惮。 中山侯啊中山侯,你如此杰出优秀,等文臣缙绅被打垮了,内廷还能制得住你吗? 陈宽莫名叹了口气,随即掉头向宫里走去。 这边汤昊刚刚走到自己战马前,却见旁边挺着一辆略显寒酸的马车。 不等他多想,马车车帘就掀开了,刘健探出头来,笑道:“中山侯,可愿上车一叙?” 汤昊见状一怔,随即还是含笑点头,直接上了内阁首辅的马车。 马车款款前行,似乎正在绕圈子。 这马车不大,仅仅只能容纳两三个人罢了。 是以身材魁梧的汤昊坐在里面,就显得十分逼仄狭窄,让人很不适应。 “倒是没想到,元辅大人这般简朴。” 汤昊由衷地称赞了一句,刘健闻言面露笑容,显得颇为受用。 “本还想着,让你陪老夫对弈一局。” “不过看这架势,还是算了吧,老夫就长话短说了。” 刘健捻起一枚白子放在棋盘上面,也不理会汤昊,自顾自地开口道。 “今日李东阳找了老夫,想要老夫出手制止都察院清洗兵部,被老夫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都察院清洗兵部,这是利国利民之事,受损之人只是湖广乡党,所以老夫没有出手!” “但是,李东阳有些话也没有说错,一次性开革太多官员,这会致使局势动荡,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所以,中山侯,可否放缓一下脚步?” 话音一落,刘健抬头看向汤昊,眼神里面竟然带有一丝征求。 “澄清吏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关乎朝堂关乎社稷的大政方针!” “老夫很清楚,兵部只是第一个,绝不会是最后一个,那么在这之前,老夫建议放缓一下脚步,不要操之过急,汤侯觉得如何?” 放缓脚步,减缓新政,这正是刘健约见汤昊的真正目的。 李东阳今日那番话虽然饱含私心,但他并不是全都说错了。 就比如,兵部迎来了一场大清洗,那其余部寺监的官员见了,会是什么想法呢? 人人自危,动荡不安,这并不是一句空口白话! 如若汤昊清洗了兵部,紧接着又对其他五部动手,那这方朝堂只怕会是永无宁日了! 汤昊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然后径直捻起一枚黑子落下,也自顾自地接连落子,不去理会老首辅的反应。 “陛下想要中兴大明,则必富国强兵!” “想要富国强兵,单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就与两部脱不开关系。” “强兵,职责在兵部,许进这位新任大司马,曾巡视九边整饬边务,也曾率军冲锋陷阵收复哈密,所以他了解军民疾苦,他可以做到为军民请命,这是他能成为兵部尚书的真正原因!” “富国,在于抓好赋税,职责则在户部,户部主要征收的赋税,主要是农税与盐税以及矿税,单从盐税这一条来看,盐政败坏至斯,现任户部尚书韩文就有着失察之责,所以他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继续做这户部大司农。” “元辅大人以为呢?” 首辅刘健要汤昊放缓脚步,不要操之过急。 而汤昊则是点出了“富国强兵”的目的,首当其冲者就是户部与兵部! 言外之意,其余部寺监可以暂缓,但是户部与兵部的革新势在必行,尤其是执掌天下钱粮的户部,没有放缓的理由! 盐政败坏,这确实不能怪到韩文头上,毕竟那是他前前好几任的事情了,但是问题在于你韩文明知道盐政败坏,也明知道纳粮开中的诸般隐患,可是你却不提,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朝廷施行纳银开中,未免有些“尸位素餐”的嫌疑! 刘健再落白子。 “韩贯道是一个干吏,当年是科道言官出身,初为给事中便敢弹劾马文升那老东西,端得是个激进敢言。” “这么多年过去了,韩文这脾气也一直没有改过,他是于弘治十七年拜的户部尚书,一上任就上盐政积弊七事,多次与先帝爷争辩拒不执行先帝爷的无理要求,所以你说他尸位素餐,这不合适!” “此刻韩贯道正在亲自督查盐政一事,革除盐政弊病,给他一个机会如何?” 话听到这儿,汤昊豁然抬头,笑道:“韩文,是元辅的人?” 刘健闻言面无表情,没有承认,也没有反驳。 “他是谁的人,不重要!” “他能为国朝做什么,这才最重要!” “与其换上个什么都不懂的庸才,不如再给韩文一个机会,毕竟他是个干吏,也是眼下最合适的人选,汤侯觉得呢?” 韩文是个干吏,这一点毋庸置疑。 倘若换上一个循吏庸才,无疑更加不适合新政推行。 “可以。”汤昊笑着点了点头,“不过盐政一事,那些盐场官员,以及盐官制度,却是要变一变了。” 刘健笑呵呵地回答道:“这是应有之理,汤侯放心!” 二人相视一笑,随即意见达成。 马车也恰巧在此刻回到了原位,汤昊径直起身下了马车。 刘健正在思考着方才的对话,冷不丁汤昊掀开车帘伸了个头进来。 “元辅大人,方才这局是我赢了!” 刘健闻言一愣,下意识地看去,只见棋盘上面五枚黑子连成一线,旁边全都是自己的白子。 你哪里赢了? “额……你这什么棋?” “五子棋啊!” “……”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