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莽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章 除夕将至!祖祠搬过来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乾清宫暖阁。 汤昊正与小皇帝复盘。 今日这场廷议,他们无疑再次取得了胜利。 其一是成功打击了湖广乡党,那五十六名兵部官员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就算李东阳在朝,他们也没有了重返朝堂的机会。 其二则是借助此事逼迫文臣缙绅做出了妥协与让步,日后任何官员不得随意无故请辞致仕! 当然,还有一个意外之喜,那就是兵部尚书、大司空曾鉴主动请辞,被逐出了朝堂赶去了南衙养老。 至此,朝堂之上的湖广乡党,领头之人基本上就只剩下一个李东阳了。 而顺势立下规矩,官员不得随意无故请辞致仕,这一点很重要。 就比如先前那次“科道言官朝天阙”事件,文臣缙绅拥有一张集体请辞逼宫的底牌存在。 当文臣与皇帝之间爆发激烈冲突,或者说臣权与皇权的争斗达到顶点时,这些文臣缙绅就会通过集体请辞的手段,逼迫皇帝做出妥协与让步! 毕竟,这大明王朝虽然是皇帝的是天子的,但是皇帝天子也需要文臣缙绅代他牧民,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 事实上,自从那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就成了历代朝廷历代帝王统治天下臣民的绝佳思想工具,而学习儒学的文人士大夫,则顺势成为朝廷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石,这也是为何前宋文人胆敢喊出“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口号的真正原因。 而他毕竟受封为世袭罔替的中山侯爷,继续住在一个区区一个三进宅院,就有些不合规矩了。 朱厚照懒洋洋地开口,随后径直起身向外走去。 汤昊叹了口气,翻身上马回到了自己的侯府。 伱那是过去看着点吗? “你想不想知道,一個王朝是怎么从建立到兴盛然后再到灭亡的?” “比如一个读书人乡试高中成为举人,那寻常百姓见了,都会尊称他一声举人老爷,地方士绅乡绅也会立刻派人送银子送庄园,与这个新晋士绅交好,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就是一旦中举,那就是阶级的蜕变,从平民百姓正式跨越成了士绅阶层!” 没错,汤昊现在住的地方,不再是当初那座三进宅院了,而是一座奢华大气的中山侯府。 小皇帝摇头晃脑地回答道,“马上要过年了,皇后也开始忙起来了,朕得过去多看着点,她那脑子不怎么好使,别被奸人给蒙骗了去!” 汤昊冷笑道:“对读书人而言,功名就是他们的一切。” 看着异常热闹的繁华京师,他也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当然重要!” “坤宁宫啊!” “诸如何天衢之流,把功名看得比自己性命还重要的读书人,简直不要太多,甚至可以说是已经成为了读书人的共识。” 其实汤昊自从执掌新军后,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东官厅大营里面,鲜少会有回府的时间。 “野人,这功名,对读书人而言,真就那么重要?” “等到了那一天,你我君臣掌控朝政大权之后,野人你再告诉朕就行了!” 可是这阖家团圆的日子,自己该怎么过呢? “文臣缙绅为了保住自己的威严,为了保住读书人的神圣性,他们绝对不会容许任何人动功名,哪怕是你这位大明皇帝也不行,甚至为此付出任何代价,也在所不惜!” 汤昊忽然想到了什么,看向小皇帝,咧嘴笑了笑。 小皇帝满脸疑惑地看向汤昊。 “先前我们想革除功名,这其实就触碰到了文臣缙绅的底线!” 不是你丫一个皇帝,连王朝兴衰都不关心的吗? 小皇帝见到汤昊愣神,却是笑道:“朕关心个屁,无非就是与文臣缙绅有关,对吧?” 朝廷,终究是缺不了文臣缙绅的! 他确实有些难以理解,经过今日廷议一事,他发现这些文臣缙绅对功名一事未免看得太过重要了一些,甚至比他们的性命还要重要! 这下子轮到汤昊傻眼了。 “不想知道,野人你可别说嗷!” 听到这话,汤昊一阵无语。 大明礼法森严,不只是在朝堂之上,更是深入到各个方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对啊,要过年了啊! 举人功名,完成阶级蜕变?! 朱厚照的脸色,开始变得凝重了起来。 “要是连神圣的功名都能够被皇帝随意革除的话,那读书人还凭什么高人一等?那文官老爷们还有什么威严?所以他们肯定是坚决不会同意的!” “你又干什么去?” 哪怕汤昊本人不愿意搬家,毕竟那座宅院很是雅致,他住着很舒服,但是问题在于,这丢的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脸,还有老汤家的脸,甚至大明王朝的脸! 朱厚照闻言一怔,随即摇了摇头。 “礼”是立国之本,中国的封建王朝普遍都是利用“礼”治理国家、维护社会,大明也不例外。 你那是馋人家的身子,你下贱! 以前没发现这小皇帝还是个小色胚啊,怎么现在食髓知味了? 汤昊苦笑着摇了摇头,也起身走出了宫门。 “现在去想这些,没有任何意义,倒是真听你讲了,朕又会气得好几天吃不下饭了,反正咱们不是在努力打垮文臣集团嘛!” 所以小皇帝大手一挥,就让工部给他安排了眼前这座奢华宅邸。 “这功名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利益,还是他们高人一等的身份象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赐予了他们所谓的神圣性!” 这“礼法”森严到了什么地步呢? 比如天下臣民身上穿的服饰,那也是有严格要求的,这服饰都被打上了等级的烙印,作为区分贵贱、身份等级的工具。 四民之中地位最卑贱的商贾,只许穿布衣,不准穿绸纱,就算你家里再有钱,那也只能在家里偷偷穿,反正走在大街上面,是不能穿着绫罗绸缎的,否则就会有被官府治罪的风险,会被以“僭越”罪处以重刑。 再比如,你家大门上面门钉的数量与排列方式,依据建筑的等级和用途而异,从平民百姓家的零星使用到皇宫大门的严格规定,都有明确的数量标准。 汤昊这位中山侯,按照规定公侯府邸门钉数量为七横五纵三十五颗,不管是排列方式还是门钉数量,都给你定得死死的,一旦有什么出错的地方,被别人抓住了把柄,那就是“僭越”之罪! 这就是礼法森严的大明! 哪怕汤昊这个无法无天的莽夫,最是不喜欢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在这些小细节上面,他也不得不遵守。 看着自家府邸上面那七横五纵的三十五颗门钉,汤昊只觉得心里面一阵腻歪。 将战马交给门房,汤昊才走进这座府邸,二伯汤俌就急忙迎了上来。 “昊哥儿,下朝了?” “你可是难得回府啊!今日还有其他事情吗?” 听见这话,汤昊摇了摇头。 “二伯,今日空闲,所以回来看看。” “听二伯这话的意思,是有什么事情吗?” 汤俌闻言笑着点了点头。 “祖祠搬过来了!” “还有汤家所有旁系支脉子弟,全都到了京师。” “现在就等着你一句话,咱们就可以给祖祠上香了!” 此话一出,汤昊顿时瞪大了眼睛。 不是,你们来真的啊? 汤昊满脸尴尬之色,苦笑道:“二伯,这样真的好吗?” 汤俌神情一肃,沉声道:“这是所有汤家子弟的请愿,不是二伯一人的决定!” “事实上,你汤昊现在就是我汤家的家主,所以你在哪儿祖祠就要在哪儿!” “昊哥儿,这是嫡庶正名的重要仪式,不可轻视啊!” 嫡庶正名! 汤昊闻言一阵默然。 嫡庶有别,正名才安! 原本汤家嫡脉,无疑是汤绍宗这一支。 但是先前为了帮助汤昊夺得爵位,汤绍宗不但将本该属于他的爵位拱手让出,还被迫断了一条腿! 这件事情,汤昊一直都记在心里面! 现如今汤俌又要开宗祠、正嫡庶,无疑是直接剥夺了汤绍宗这嫡脉的身份啊! 这也就意味着,自此以后,中山侯汤昊才是汤家家主,而汤昊的子孙后人才是汤家嫡脉,其余汤家子孙包括汤绍宗在内,全都旁系支脉! 如此,汤昊有些于心不忍。 “二伯,这件事情,汤绍宗同意吗?” 汤俌闻言脸色一沉,不过还是开了口。 “他不同意也得同意!” “我汤家好不容易恢复了爵位,又出了你这么一位朝堂新贵,自当一切以你的利益为准!” “再者我汤家儿郎也不能一直待在南京那边,是时候该来京师发展了,不然全都沦落成一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玩女人的纨绔废物!” 作为汤家现任辈分最高的宗老,汤俌对于汤家的未来,自然有着绝对发言权! 毕竟那汤绍宗只是一个纨绔子弟,而且他本人也并不是出身嫡脉,而是过继过去的,所以他的意见,没人会在意! 这就是血淋淋的宗族制度! 一切以宗族利益为先,任何人都可以做出牺牲! 汤昊听完这些话,沉默着点了点头。 “今日如何?” “老夫看过了,今日大吉!” “那就今日,召集所有汤家子弟,开宗祠、正嫡庶!” 汤昊也懒得纠结了,大不了以后多补偿汤绍宗这一脉,让他做个锦衣玉食的富家翁即可。 得到了汤昊的命令,汤俌随即就去安排。 一个时辰后,包括汤木和汤绍宗在内,所有汤家子弟全部齐聚中山侯府,依照辈分嫡庶依次站在祠堂外面。 而最先进入祠堂的人,则是汤昊和汤俌。 这座祠堂修建得颇为庄严肃穆,正中摆放着一个个牌位,那都是历代汤家家主,以及为汤家立下功勋之人。 比如,汤昊祖父汤胤勣,“景泰十才子”之一,任延绥东路参将时分守孤山堡,力疾战死。 再比如,汤昊父汤昺,任甘州卫指挥佥事时,逢西番与鞑靼联手犯境,战死殉国。 因为汤昊的关系,他二人的牌位直接摆在了第一排靠中间的位置。 至于这最正中的位置,放着的那人,毫无疑问,自然是汤家先祖,大明开国辅运宣力武臣、大都督府左都督、勋阶左柱国、一代信国公、东瓯襄武王,汤和汤鼎臣! 这位一生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奠定了大明老汤家的基业,而且在洪武末年朱重八血洗功勋集团的情况之下,能够急流勇退告老还乡,最后得以善终寿终正寝,也算是一代传奇人物了。 按照流程,汤俌主持祭祀仪式。 随即作为家主的汤昊,上前烧了第一根头香。 随即汤家子弟按照嫡庶辈分,依次轮流进香。 直到一个瘸腿中年人,一瘸一拐地走进了祠堂,汤昊眼神这才一凝。 此人,正是汤绍宗,汤家爵位的原本归属者。 汤绍宗面无表情,没有任何异样。 直到最后一人进香完毕,三十余名汤家子弟,齐齐站在祠堂之中,望向正中间的那人,中山侯汤昊! 汤俌朗声喝道:“拜家主,正嫡庶!” 所有汤家子弟齐齐躬身行礼,汤绍宗也不例外。 只是,汤昊分明从这位堂兄的眼睛里面,注意到了一丝……怨毒! 好像这位便宜堂兄,把自己给恨上了啊! 汤昊眉头一挑,嘴角带上了玩味笑容。 他并不怪人家汤绍宗,毕竟是他汤昊抢走了属于人家的一切。 倘若双方身份互换,汤昊也绝对咽不下这口恶气。 但是问题在于,汤昊会试着去化解这段恩怨,给予汤绍宗足够的利益补偿。 若是他识趣的话,那自然最好。 但倘若,他不识趣呢? 汤昊只有做个恶人了! “行了,都平身吧!” 按照流程,接下来当是家主训话。 汤昊毕竟只是一个外人,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汤家先祖追随太祖高皇帝浴血搏杀,这才创立了这份家业!” “身为汤家后人,当奋先祖余烈,不可堕先祖威名!” “若有杰出子弟,可随本侯入新军,建功立业,征战沙场!” “汤家儿郎,不落于人!” 简单讲了几句,汤昊就结束了这次仪式。 等到众人散去后,汤昊唤来了汤木。 “汤绍宗此人,心性如何?” 听到这话,汤木脸色大变。 他犹豫了片刻,还是硬着头皮开了口。 “绍宗堂兄这个人吧……不坏!” “就是自幼锦衣玉食的,难免养成了纨绔秉性,年轻的时候好勇斗狠的事情也没少做,出了名的睚眦必报!” “昊哥儿,你这是想……” 睚眦必报……吗? 汤昊眼神顿时冷了下来。 “派几个心腹,盯着他!” “方才他看我的眼神,很不对劲!” 汤木闻言脸色也阴沉了下来,随即重重地点了点头。 “昊哥儿放心,我明白了!” 汤昊拍了拍他的肩膀,兀自感慨道。 “若是他识趣,那样最好!” “若是他不识趣,那就处理掉!” “对了,他有子嗣吗?” 汤木闻言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有的,有两个儿子,还是稚童!” “那我心里就踏实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