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莽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 不征之国?倭国正使的请求!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朝堂之上。 争论还在继续! 毕竟文臣缙绅又不是傻子,哪里不知道事实真相如何。 你汤昊就算动用武力胁迫这倭国正使足利义维,给你作伪证,给你打击异己的机会,但是你也不能连自己也当真了啊! 这他娘地,差不多行了嗷,你汤昊还想干什么? 难不成你还想顺势出兵倭国,给你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是以当小皇帝问及倭国那边该怎么处理,兴师问罪还是怎么地,满朝缙绅全都无一例外地持反对意见。 “陛下,倭国自永乐年间,便向我大明称臣纳贡,这些年来两国进行友好通商往来,勘合贸易始终未绝,是以不能再起兵戈!” 内阁首辅刘健如是说道。 基于大局考虑,还是勘合贸易更香! “皇上,洪武年间,太祖高皇帝便将倭国定为“不征之国”,这是太祖高皇帝的祖训,历朝历代一直遵守,不能在我朝坏了规矩!” 天官马文升如是说道。 这是搬出了祖训,打消小皇帝这不实际的念头。 “正统七年,倭寇侵掠浙东,攻陷大嵩千户所,杀官军百人,掠男女、粮食、军器甚多!” 事实上,文臣缙绅的基本盘,就是一个稳定的朝堂。 文臣缙绅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朝局和成熟的政务处理体系,只有大明王朝这個强大的国家机器在正常运转当中,才会最符合他们的利益需求,才不会带来什么变数。 “陛下,倭国使团一事真相如何,尚且有待查证!” 汤昊环顾四周,最后先将目光看向了内阁首辅刘健。 “弘治八年,倭寇掠宁波、台州,焚毁官兵庐舍!” 面对汤昊的厉声指责,刘健好几次嘴唇蠕动想要反驳,可是最终却选择了沉默。 偏偏倭国本就对大明没有丝毫恭顺之心,之所以朝贡不绝也是为了利益,为了勘合贸易的利润,所以纵民为匪丝毫不加制止! 自大明立国至今,倭寇之患就始终存在,朝廷也一直投入钱粮构筑备倭防御体系。 “元辅大人,你说两国邦交,友好通商?” 所以,朱厚照只能将目光投向了汤昊,露出了爱莫能助的神情。 但是问题在于,朱厚照不是太祖高皇帝,也不是永乐皇帝,现在的他没有这般崇高的帝王威望,可以乾纲独断,可以口含天宪,可以言出法随! 眼下三位朝堂真王不同意,他们麾下的文臣缙绅自然也不会同意,那这事情谁去办呢? 你汤昊想要率军出征,粮草辎重这些后勤物资谁去调度,又从何而来呢? 没有粮草辎重,你打个屁的仗啊! 说不憋屈那是假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正统四年,倭寇焚掠台州、宁波和昌国卫!” “成化二年,倭寇侵掠浙东,百姓死伤相藉!” 汤昊冷笑道:“自我大明立国至今,这群倭人杂碎就一直从未停止过对沿海地区的劫掠袭扰!” 短短片刻时间,汤昊就一桩桩一件件地历数倭寇暴行,全都是有史可寻的真实案件。 “永乐十七年,倭寇两千余人掠辽东,杀掠甚众!” “……” 更何况还是劳民伤财地出海远征,此事更加不可取! “你说这话的时候,可曾考虑过我大明沿海那些饱受倭寇劫掠之苦的子民?” “诚然,足利正使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但也不能全然听信其一面之词!” 总宪张敷华如是说道。 “哪怕你刘健不知兵事,哪怕你刘健为大局考量,你也不该说出“友好”这两个字!” “毕竟我朝对倭国内部局势不明,如若足利氏与大内氏存在龃龉龌龊,那是否可以证明,足利正使的话并不可信呢?” “这就是元辅大人口中的友好通商往来?” “……” 而战争,这无疑是变数的代名词! “……” “友好?倭寇冲进你家里,抢走了你家的财物,抢走了你的妻女姐妹回去淫虐,你还要称赞他们友好?” 不要搞事情,真以为大家都是傻子,会听信这足利义维的一面之词,就任由伱汤昊出兵倭国? “洪武二十七年,倭寇侵犯金州,掠夺财物,杀掳人口,无恶不作!” “永乐十五年,倭寇侵扰松门、金乡、平阳等卫!” 三位朝堂真王接连开口,无一例外地全都反对出兵倭国,各自都有着各自的理由,各自也都有着各自的借口,可谓是义正言辞,慷慨激昂。 这是提出了一个大胆假设,或者说在阴阳汤昊。 但是这些话落到汤昊耳中,却是显得那么讽刺,那么刺耳! 小皇帝也感受到了压力,毕竟他现在面对的是刘健、马文升和张敷华这三位实权重臣! 这一次,三人都没有站在他这边,可想而知此事根本就难以施行下去! 皇帝这虽然是金口,金口一旦开了下面的人就会去办事。 “洪武十六年,倭寇侵扰浙东地区,杀掠无算!” 摊上倭国这群卑劣蛮夷,只能自认倒霉罢了。 刘健选择了沉默,汤昊又将目光看向了下一位朝堂真王,天官马文升。 “景泰四年,倭寇以贡物为名,袭击临清官兵,劫掠而逃!” 诚然,他刘健确实是基于大局考虑,继续保持两国勘合贸易,这是互利互惠的利国利民之策! 但是,唯一不利的地方,在于盘踞在沿海地区的那些该死倭寇! “洪武五年,倭寇入侵海盐、澉浦和福建省的海上各郡,百姓死伤相藉!” “天官大人,你方才说太祖高皇帝便将倭国定为“不征之国”,对吧?” “对啊!这就是祖训!”马文升回答得很是干脆。 事实上,这位五朝元老一向硬气得很,什么人都不怵,哪怕是面对刘健他也敢骂,更何况是汤昊这个莽夫! “诚然,昔年太祖高皇帝下令编纂《皇明祖训》,宣布将朝鲜、倭国、大琉球、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等十五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 “但是,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十五不征之国”并非简单地“一视同仁”,而是存在着差别。” “比如,“十五不征之国”中有一些国家长期是华夏历代王朝的藩属,如真腊、暹罗、占城等国,在隋唐时期便与华夏王朝建立起了朝贡体系,因此太祖高皇帝所划定的“十五不征之国”中,除了朝鲜与倭国之外,均为宋、元以来中国的传统藩属,既然是附属国,自然没有必要征讨。” “但是,唯独这朝鲜与倭国,太祖高皇帝一直对其内部统治阶级合法性的存疑,朝鲜国是高丽权臣李成桂取代高丽而建国,这本身就是一种反叛行径,说是乱臣贼子也丝毫不为过,太祖高皇帝更是亲口说过,这李成桂得国不正,其陈述的即位理由不可相信,但大明也无意干涉高丽(尚未更名)内政、对其没有领土野心,只要李成桂不侵犯边境、保持稳定,就可以继续对明朝贡,保持宗藩关系;至于倭国,太祖高皇帝更是对其深恶痛绝,其本身就全是些乱臣贼子,幕府架空天皇执掌大权,而那怀良亲王又杀害我大明朝正使,太祖高皇帝因此震怒,甚至亲自做了一首《倭扇行》,怒骂倭国上下是“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甚至亲自说过“异日倭奴必此变”,这才是太祖高皇帝的祖训!” “因此,所谓“不征”无非是给出足够的外交空间,等待其内部争斗完成之后,再进一步考虑外交政策的一种临时策略而已,朝鲜也好倭国也罢,太祖高皇帝将之列为不征之国,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听完汤昊这番论述,马文升气得脸色铁青。 “汤侯,你这是在骂老夫没脑子吗?” “本侯当然不敢!”汤昊轻笑道:“天官大人可是德高望重的硕德之臣,本侯怎么敢对天官大人不敬?” “本侯只是在提醒天官大人,不要动不动就扯出什么祖训,这所谓的不征之国,并不是太祖高皇帝的本意,更不是尔等用来维护倭国的工具,谁敢这么用谁就是真正的没脑子!” “太祖高皇帝都恨不得兴兵出海灭掉这个卑劣小国了,你们还好意思在这儿叫嚣什么不征之国,不觉得脸疼吗?” 听见这些讥讽话语,马文升更是怒不可遏。 “你说临时策略就是临时策略,你汤昊算什么东西,敢代表太祖高皇帝?” “天官大人!”汤昊声音逐渐变冷,锐利目光直视着马文升,“本侯给你脸,那你就接着,别给脸不要脸!” “本侯算什么东西,有什么本事,你可以试试!” 此话一出,全场皆寂。 傻子都看得出来,中山侯汤昊这是准备发飙了。 见此情形,马文升神情一滞,随即愤然坐了回去。 嗯,这波不是怂,而是选择从心。 毕竟这个贼子可是出了名的无脑莽夫,谁知道下一刻他会不会冲过来揍自己一顿。 自己这老胳膊老腿的,哪里经得起他折腾啊! 再者,汤昊说的这些,马文升又何尝不知道? 朝鲜得国不正,所以太祖高皇帝一直不喜欢,而倭国这个卑劣小国,太祖高皇帝那就是极其痛恨了。 毕竟,那倭国怀良亲王当年可是公然拘禁并且杀害了大明使臣啊! 杀害大明使臣,这就是打了大明王朝的脸,打了太祖高皇帝的脸! 真要继续争论下去,太祖高皇帝的脸可真就丢光了! 紧接着汤昊又看向了张敷华,这位自己亲手扶持上位的都察院总宪。 “总宪大人,足利义维的话能不能信,这也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 “你方才说,我大明对倭国全然不知,其实也不尽然,至少眼前这位倭国正使还是知道的!” 汤昊好整以暇地看向足利义维,笑道:“足利正使,请你简单描述一下倭国局势。” 足利义维听见这个陌生的称呼,顿时吓得身子一颤,似乎是回想起了被水刑支配的恐惧! “皇帝陛下,大日国内现如今局势大乱!” “幕府内部发生了派系之争,第十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材被放逐,权臣拥立十一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澄上位,双方争斗不休,致仕幕府对天下各地的掌控力急剧各地,大日子民现在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下臣恳请皇帝陛下出手相助,拨反乱正,吊民伐罪,派遣王师前往倭国平息内乱,救万民于水火!”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任谁都没有想到,足利义维这位倭国正使,竟然公然请求大明出兵! 一瞬间,刘健和马文升就明白了汤昊的谋算! 借用足利义维这位倭国正使之口,请求大明王朝出兵相助,那他汤昊出兵倭国就变得名正言顺了起来,甚至还占据着大义名分! 毕竟,倭国怎么说,那也是大明王朝的藩属国啊! 现在藩属国有难,子民水深火热过不下去了,作为宗主国的大明王朝,怎么着也应该出兵相助吧? 要是大明不知道还好,可是现在倭国正使都已经开口了,你要是再不出兵,那就对不起人家这么多年的朝贡了,更对不起你大明天朝上国这个身份! 一时间,文臣缙绅内部也出现了矛盾,开始争吵不休! 毕竟,天朝上国,宗藩体系,这是放大到国际上面的礼法,也是华夏千百年来一直坚守的原则! 华夷朝贡体系,从中原地区出现大一统王朝后,就一直都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 出兵,就是遂了狗贼中山侯的心意,给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不出兵,那就是违背了文臣缙绅一直坚守的礼法纲纪,也会损害大明“天朝上国”的威望! 这一次,狗贼中山侯可真是给他们出了一个大难题啊! 刘健冷眼看向汤昊,眼神里面满是愤怒与不满。 这个中山侯,野心比谁都大! 两国邦交,成千上万子民将士的生死,在他眼中似乎都不值一提! 为了建功立业,为了武将勋贵的崛起,他汤昊竟敢做到这种地步! 自己还真是小觑他了啊! 足利义维以头触地,再次出言请求。 “皇帝陛下,大日国内的百姓,同样也是陛下的子民啊!” 这一声,很是诚恳,也很是动情,听得小皇帝有些飘飘然。 “倭国既然是我大明藩属国,那我大明自然有义务前去拨乱反正!” 朱厚照神态坚定地起身,正准备开口敲定此事。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刘健却抢先一步,堵住了他的嘴。 “陛下三思!” “国库空虚,无力远征!” 朱厚照:“(σ;*Д*)σ死刑!”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