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莽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3章 抄家!士绅才是王朝最大的毒瘤!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汤昊正和钱正贵正在商议钞关细节。 汤木和左一刀联袂而来,二人身上都带着淋漓血迹。 “侯爷,办妥了!” “巡检司上下,包括那个黑虎帮,犯案人员尽皆被斩首示众!” “倒是黑虎帮底层人员,都是些懵懂无知的纤夫船夫,所以卑职没有对他们动手,询问一番后就放走了。” 左一刀沉声开口解释道。 漕帮的主体,本来就是这些纤夫船夫,为了报团取暖,在这艰难世道求生,所以才会聚集在一起。 只是他们被巡检司巡检宋醜利用,逐渐从一个报团取暖的群体演变成了黑社会,成了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工具。 对于左一刀的做法,汤昊没有什么意见。 如此器重信任,属实让人感动…… “侯爷放心,一刀明白。” “你这辛辛苦苦贪腐了两年多,还没人家一个知州贪腐得多,小钱你确实算是“清廉如水”啊!” 听到中山侯这话,王豺和钱正贵都是心中一震,当即躬身领命。 “一个临清知州,一个巡检司巡检,查抄出来的赃款竟然比钞关一年钞关收入还多,他们可真是好手段!” 要是人数少了,这钞关根本就无法正常运转,这还只是负责税收的文吏。 听到这话,左一刀心中一动,随即点了点头。 这临清确实不愧是天下钞关之首,商贾船队云集之地,若是发展得好,日后未尝不可以成为大明王朝的一座商业都市。 随即左一刀就出去唤了个彪形大汉进来,脸上还有一道狰狞刀疤。 他满脸懵逼地看向汤昊,不是大家都自己人了,你为啥还抄我家啊? 汤昊轻咳了两声,解释道:“掩人耳目罢了,现在还不是你暴露的时候,不然会瞒不过那些人的眼睛,明白了吗?” “留下三万两,用以作为钞关改制的启动资金,交给正贵你自己掌控,具体是招募一应技术人员,维护临清河道,按时给大家发放薪资,维持钞关正常运转等等,毕竟钞关要改制前期肯定会有不少麻烦事情,你自己看着处理吧!” “这位是临清钞关御史钱正贵,以后你就跟他做同僚,你们好好商议一番后续怎么做,要求只有一个,守好这临清钞关,不要白费本侯一番苦心,否则本侯不会手下留情!” 钱正贵脸色一阵青白交加,好悬没有跟汤昊拼命。 这个数字,确实有些惊人。 抄了人家,还要往人伤口上面撒盐,你还是個人吗你! 此话一出,汤木和左一刀都快憋不住笑了。 王豺,锦衣卫百户! “我准备在临清钞关留下五百战兵,专职负责核验税收一事,表面上就用这临清巡检司的身份,领头的将领,伱留下一个锦衣卫百户吧。” 汤昊脸色发冷,道:“本侯记得,这临清钞关一年商税收入也才十二万两吧?”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想,临清确实是利益汇聚之地。 除了文吏之外,再加上缉私防卫的战兵,汤昊预估的是留下五百精锐战兵,这是以防真有什么仗势欺人的权贵势力强行闯关,这样一来就算按照最低的薪俸标准,每人一个月一贯钱月饷,每月至少也要支出五百多贯成本。 毕竟现在大明境内的白银并不算多,购买力还是很惊人的,直到隆庆开关的时候,大量白银才流入了中国境内,现在国内的白银主要还是朝廷开采银矿以及外邦藩属国进行的朝贡贸易。 看见他这不怒自威的威严模样,汤昊颇为满意。 这也是为何,当那些士绅缙绅听说倭国竟然有一座藏银上亿的石见银矿时,会那么疯狂的真正原因。 白花花的银子,没人不喜欢! 这可是三万两银子啊! 侯爷竟然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直接就交给他了。 汤昊随即又看向了左一刀。 没办法,他们确实只从钱正贵家里抄出来了不到一万两的赃款,二人都还觉得有些纳闷,不太正常嘛! 锦衣卫,可是天子亲军,皇帝陛下才是他们的主人,这一点从未改变。 “十三万两,还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钱正贵正激动呢,突然间听到这话,一下子就无语了。 钱正贵听到这话,竟是激动得面色涨红。 “王豺,既然你是锦衣卫百户,那就应该明白以后该怎么做,这临清钞关本侯就交给你了,不要让本侯失望,不要让陛下失望!” “卑职锦衣卫百户王豺,见过侯爷!” 先是负责收税的人员,至少也要百人之多,毕竟临清作为大运河南北交汇之处,每日路过临清的大小船只南来北往都不下百艘,秋天漕粮通过的时候,每日通过的数量更是数不胜数。 然后汤木也开口汇报道:“侯爷,马纶一干贪官污吏全都被清洗了个干净,从他们家中一共查抄出了十三万两白银,包括那宋醜在内,还有那钞关御史钱正贵……” “别搞贪腐那一套,小心剥皮实草。” 建立一个标准的税关,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得,白感动了,就不该多余这么一想。 这下子,轮到钱正贵傻眼了。 这还不算维护税关以及修缮运河河道这些基础成本,这些全部算上,每月至少要支出至少都要两三千两银子才能保证临清钞关正常运转。 “行了,此事就到这儿吧,剩下那十万两差人送回京,给陛下一个小惊喜!” 汤木和左一刀听到这话,顿时都大笑了起来。 这天津卫加上这临清,他们收拾了那些贪官污吏后,自然也没忘了抄家,真算起来可是有不少银子了啊! 再次回到临清码头,汤昊抱着小囡囡登上了官船,继续前往下一站。 “侯爷,这个钱正贵可信吗?” 汤木若有所思地沉声道:“据锦衣卫的调查,这钱正贵就是个毫无政绩的庸才,一生履历也没什么耀眼的地方,侯爷为何要让他继续做这个钞关御史?都察院那边……” “放心,张敷华会答应的。” 汤昊目光深邃,淡淡开口解释道。 “钱正贵很聪明,也是个勉强还有点良知的人。” “他之所以没有什么出彩的政绩,不是因为他无能,而是因为他背后没人提携,没有势力支撑!” “你觉得那刘大夏这辈子有什么政绩?不过弹劾了一些贪官污吏,不过是进言革除了一些弊政,但他偏偏就可以青云直上位极人臣,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政绩吗?” 听到这话,汤木和左一刀顿时都沉默了。 “刘大夏之所以能够平步青云,能够位极人臣,还有什么“弘治三君子”的好名声,不是他真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也不是他真对大明对百姓做出了什么卓著贡献,而是他刘大夏运气好,被那大学士杨溥看上了,得到了杨溥的政治余荫!” “他的名字,是杨溥取的,他的妻子,也是杨溥族女,他只要老老实实走完科举这条路,会试殿试成绩不算太差,他就可以青云直上,可以进入朝堂,早就有人为他安排好了这一切,不过都是走个过场罢了。” 汤昊冷笑道:“所以啊,一个官员的能力,跟他那些履历,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这个世道本就充满了不公平,朝堂官场更是如此,刘大夏从小就被安排好了一切道路,从小就注定他日后的权势地位是寻常官员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顶点,又能上哪儿说理去呢?” 说到底,左右朝堂政局的,始终都是那批士绅缙绅。 他们通过科举大考,源源不断地向朝堂输送新鲜血液,扶持其成为士族大族在朝堂之上的代言人,以此确保自身利益,刘大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如同刘大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汤木摸着下巴思索道:“侯爷,有没有一种可能,废了科举制度?” 此话一出,就连汤昊都有些惊讶了。 “不是,你思想很是危险啊!” “别说什么废了科举制度了,你要是敢对科举改制,天下文人读书人全都会立刻跳出来将你骂成乱臣贼子,逼迫朝廷将你大卸八块,要不要试试?” “你不要忘了,士绅乡绅掌控地方话语权,朝堂缙绅执掌朝堂话语权,他们想要毁人清誉坏人清白,只需要动动嘴就行了,而天下百姓哪里认识你什么汤木之流,三人成虎听得多了,他们也会听信这些谣言是非!” “有一句话说得好,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到时候你汤木就是天底下头号奸臣,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就是百姓子民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祸国奸臣,你说最后谁能保得住你?” 嘶…… 一想到那般可怕场景,汤木顿时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真要是到了这种地步,他还不如自己一头撞死算了,以免牵连到家人。 “咳咳,我只是开玩笑,开玩笑……” 汤木讪笑着开口,满脸心有余悸。 汤昊却是意味深长地笑道:“不过你这个想法很是不错,或许等我们足够强大了,也不是不可以试试!” 汤木:“!!!” 左一刀:“!!!” 大哥你来真的啊?! 良久沉默后,汤木故作轻松地开口转移话题。 “侯爷,下一站我们去哪儿?” “山东备倭司,杀人,剿倭!” 三日之后。 小皇帝满心欢喜地看着一车车银子送进了内帑小金库。 “多少?具体数目多少?” 小皇帝急不可耐地追问道。 张永笑呵呵地给出了具体数目。 “皇爷,整整三十三万两银子啊!” 嘶……三十万两! 朱厚照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天可怜见,当初他这位大明皇帝,问户部问内阁要个一万二盐引,这些狗东西都不给,现在野人出去转了一圈,就给他弄回来了三十三万两啊! 小皇帝激动得面红耳赤,身子发颤。 他的内帑小金库,还是第一次这么富裕过! 这三十三万两银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临清那些贪官污吏,抄家所得的赃款,只有十万两银子,而剩下这二十三万两,则是来自宗钺这些长芦运司的贪官污吏,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抄家了。 仅仅只是那宗钺一人,就抄出来了十五万两巨款,简直比他这个小皇帝还要富有! 所以,贪官污吏着实可恨,着实该千刀万剐啊! 这些可真是朝廷的钱,可都是朕的钱! 小皇帝正乐呵呵地看着奏报,一个小宦官又走了进来。 “陛下,元辅大人求见!” 听到这话,朱厚照一愣,随即想到了什么,立刻就拒绝见面。 “不见,就说朕身体不适,需要休养!” “陛下,元辅大人说了,今日必须要见!” 见见见,见你大爷啊! 朕这边刚刚才搂了银子,内阁首辅刘健就跑了过来,他打的什么主意,傻子都看得出来! 朱厚照满脸憋屈地看向陈宽,凄声道:“大珰,咱能不给吗?” “皇爷,恐怕不行。”陈宽憋不住笑了。 “这查抄贪官污吏所得的赃款,原本就是贪官污吏搜刮的民脂民膏,或者侵吞的国利,所以以往朝廷的处置都是要么归还当地百姓,要么充入国库,当然以后者居多……” “充个屁的国库!”小皇帝急眼了,“那兜兜转转银子还不是重新回到了这些贪官污吏手中?” “这些银子可是野人背负骂名挣来的军费,朕还要给他留着练兵呢?东官厅大营那边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一天军费都得成百上千两银子,朕不留着练兵给这些贪官污吏干什么?” “皇爷!”陈宽沉声道:“给还是要给的,不然这些文臣缙绅会指责皇爷与民争利,平白伤了皇爷的贤名!” “但是,怎么给,给多少,这全在皇爷一念之间!” 听到这话,朱厚照这才冷静了下来。 对啊,查抄这些贪官污吏的,可都是锦衣卫自己人,那也就意味着其实刘健并不知道这次查抄了多少赃款! “咳咳,召元辅觐见吧!” 很快刘健面无表情地走了进来,行礼完毕之后刚刚坐下去,竟是直接开口就要钱。 “陛下,国库空虚,还请陛下开恩!” “今岁江南那边遭了水患,加上本就是重赋重税之地,所以百姓怨声载道,基于陛下贤名考虑,应当适当予以减免……” “再者山东又出现了旱情,救灾如救火,朝廷也要拨款筹措钱粮救济灾民……” “此外就是朝廷恢复纳粮开中旧制,但因为此策刚刚宣布,一时间还没有商贾前来应标,也就是说眼下九边军费还需要朝廷自行承担……” 嗯,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思,陛下给钱吧! 小皇帝把头摇成了拨浪鼓,言简意赅地吐出了两个字。 “没钱!” 刘健闻言一愣,你这就有些不要脸了啊! 那么一车车的银子送进了内帑小金库,你以为我们眼睛瞎啊? “陛下,民生为重啊!” “这话元辅不该对朕讲,该跟那些贪官污吏讲!” 朱厚照冷笑道:“五成盐利被这些贪官污吏所得,他们还拿了这么多年,国库不空虚才怪!” “要按照朕的意思,就该将这运司给废除了,直接让京军进驻,主持盐场工作,省得这些贪官污吏侵吞国利……” “陛下!”刘健脸色一沉,“陛下心中也清楚,这是不可能的,满朝文武都不会同意!” “朕才是大明皇帝,朕需要他们同意吗?” 朱厚照一听到这话,顿时也火了,冷冷地看着刘健。 “这笔银子怎么来的,元辅比谁都清楚!” “中山侯背负了那么多骂名,这才挣来了这些银子,那这些银子就只会用于操练新军,任何人都别想打它的主意!” 刘健闻言一怔,最终选择了沉默。 朱厚照见状心里面也不好受,但态度还是很强硬。 “没有新军作为威慑,什么狗屁新政都只是一个笑话罢了!” “元辅,大明已经烂透了,要是再不想办法改变,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话说到这儿,小皇帝取出了一封锦衣卫的密报,那正是左一刀亲笔所写,关于中山侯汤昊对士绅缙绅的那番诛心言论。 起初刘健看到前面的时候,神情还算控制得住,可是当他看到后面的时候,却是脸色逐渐发白,甚至整个人都因为恐惧而身子发颤。 “陛下,这……这……” “元辅,这就是事实啊!” 朱厚照神情很是落寞,他看到这密报的时候,可是气得一整天都没吃得下饭。 虽然说,野人这些言论,过于危言耸听了些,但是细细想来,却是能够逐渐琢磨出些味道。 “大明为什么会军穷民困?” “因为田地都掌控在士绅乡绅手中,都掌控在达官显贵手中!” “老百姓就算老实本分地种一辈子地,他们也富裕不起来,他们也只是在给士绅缙绅、达官显贵生产粮食罢了!” “朕这个大明皇帝,确实不是大明江山的主人,士绅缙绅才是啊!” 此话一出,刘健惊得头皮发麻,急忙起身跪倒在了地上。 而陈宽、张永等内侍也全都齐刷刷地跪了下去,连大气都不敢出。 见此情形,小皇帝叹了口气,上前亲手将刘健给扶了起来。 “元辅,朕知道你一直在竭力维持朝政大局。” “但是这样做,对大明有害无益,弘治朝就是最好的例子!” “君圣臣贤,海晏河清,煌煌一派太平盛世,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军民穷困,民穷财尽,食不果腹,民不聊生,流民暴涨,聚众作乱,揭竿而起……” “然后,然后,轰的一声,大明王朝……崩塌了!” “胡元,不就是这样亡的吗?” 刘健怔怔出神,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可是最后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他神情恍惚地行礼离去,步履蹒跚地走出了乾清宫,背影显得很是落寞萧索。 望着高悬烈日,刘健双眼溢出了两行清泪。 原来,自己这些士绅,才是王朝最大的毒瘤!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