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莽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3章 倭国罪民与东海贸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倭人承担徭役?! 这好像是个不错的选择。 朱厚照和杨廷和对视了一眼,尽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喜色。 这倭人也不算是人,对于大明王朝而言,用一个贴切的话来说,那就是“罪民”! 因为他们自身有罪,所以大明才会出兵攻打,并且将其统治中枢彻底摧毁,直接变成了大明王朝的殖民地! 既然是罪民,那就等同于奴隶,类似大明境内的贱籍,用他们来承担徭役无疑是个绝佳的选择! 而且,倭奴罪民承担徭役苦役,将会解放那些被迫承担徭役的百姓子民,他们可以安安心心地在家耕种,百姓不必再承担徭役之苦,自然就不会对朝廷生出不满,这是有利于朝廷收拢民心的大好事情! 唯独朱祐杬脸色微变,试探性地看了杨廷和一眼,发现这位内阁首辅并不反对中山侯的做法。 “陛下,汤侯,如此行事只怕会引起天下哗然啊!” “掠夺人口充当奴隶,这与儒家思想不符,有违圣人之道,一旦宣扬出去,只怕会沸反盈天!” 朱祐杬并不是在帮那些倭人说话,事实上倭人的生死关他朱祐杬屁事。 相反,朱祐杬此刻是在提醒汤昊和朱厚照,这么做很容易损伤他们的名声。 嗯,中山侯臭名昭著恶名昭彰,没什么好说的。 但皇帝陛下却不一样,汤昊这个提议,无疑就是殖民主义思想,与儒家思想大相径庭,若是那些士绅缙绅抓住此事发难,只怕到时候麻烦不少。 但汤昊闻言却是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不符儒家思想,难道就是错的吗?” “再说了,有违圣人之道,这种事情士绅缙绅不是一直都在做吗?” 汤昊冷笑道:“这满朝公卿,滚滚诸公,谁家府上不是豢养着大量沦为贱籍奴籍的下人婢女?” “难道这些下人婢女就不是汉人,不是我大明子民了吗?” “既然奴籍都可以买卖,士绅缙绅都对此习以为常,那这些倭人罪民为什么不可以买卖,不可以拿来承担徭役?” 此话一出,杨廷和脸色也沉了下来,根本没办法反驳。 怎么反驳? 他家里就有好几個下人婢女! 这早就是大明上下习以为常的事情。 问题就出在这上面。 圣人之道,弘扬仁恕,讲究仁义道德。 然而在买卖奴隶这件事情上面,儒家就已经输了,不管士绅缙绅对府内仆人多好,都改变不了这些下人婢女是奴隶的本质,从他们在卖身契上按下手印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是奴隶了。 既然连大明子民都可以买卖,都可以视为奴隶,那到了倭人这些罪民身上为什么就不可以了呢? 难不成这些倭国罪民,还要比大明百姓更加高贵吗? 如果谁要敢如此说话,那此人瞬间就会贤名丧尽变得臭名昭著,出门能被吐沫星子淹死! 此外,大部分为奴为婢者其实活的还不如富贵人家的宠物,即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现象一直都存在。 不能为了自己享受就能买卖人口,轮到朝廷那就不行了,而且朝廷还不是卖人口,只是驱使一些倭国罪名承担苦役徭役,又不是大明百姓,怎么就不行了? 如果这个道理讲不通,那除非大明再无奴籍,朝廷宣布直接废除奴籍,解放这个凄惨群体,天下百姓众生平等。 但是这又怎么可能呢? 若是众生平等了,谁来伺候这些只知道读书习字的士绅老爷缙绅老爷们? 他们可是一直信奉“君子远庖厨”,自己连饭都不会做,难道要活生生地饿死不成? 所以,这就是腐朽儒学的本质,表面上推崇仁义弘扬道德礼法,实际中却是隐藏着蝇营狗苟,不过是披着一层光鲜亮丽的外衣罢了,一旦将这外衣撕开,里面根本就不能看。 儒家这些大道理,这些圣人之道,实际上却没有人能够做到,做不到又不能说做不到,只能慢慢变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伪君子,而他们口中的圣人之道也成了这些人用来约束帝王攻讦他人的最佳武器! 这就是腐朽儒学! 这就是名教子弟! 杨廷和没有吭声,选择了沉默。 朱厚照却是笑呵呵地开口道:“倒真是这么回事啊!” “既然当了婊子,那还立什么牌坊?” “要是谁敢反对,那朕就下令遣散他府上的下人婢女,朕倒是要看看没有了这些仆人伺候,这些个公卿老爷们还怎么继续叫嚣“圣人之道”!” 这一次,杨廷和终于有反应了。 因为他觉得皇帝陛下跟着中山侯学坏了,什么脏话俗语都往外说,毫无帝王威严。 “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于百姓而言,不必再承担徭役之苦,他们巴不得如此。” “于国朝而言,徭役也没有落下,相反将这些青壮劳力全部释放出来,那大明就会平添众多的丁口,那么粮食产量自然会大大提高,于国力而言有着极大的益处……” 此策的益处,在场众人都能看得懂。 唯一难点就在于,朝廷真这么做,肯定会有一些士绅缙绅叫嚣,不过只要杨廷和没有意见,那他们叫嚣也没什么用处。 毕竟杨廷和这个缙绅领袖也不是摆设,更何况汤昊还给了他一座石见银矿树立威望,想来以杨廷和的能力和手段,不会连这么点小问题都解决不了。 这个策略通过之后,四人继续商量了一些国策,确实了一些细节,今日议事到此结束。 汤昊是最后一个走的,朱厚照有意留下了他。 “野人,这杨廷和真能相信吗?” 朱厚照满脸狐疑地追问道:“你确定他不会再背刺朕一回?” “应当不会,因为这样做没有意义!” 汤昊耐心解释道:“上一次杨廷和背刺我们,目的在于阻止宗室藩王入朝执掌权力,在杨廷和看来,这会给子孙后人埋下隐患,毕竟谁都不敢保证坐在龙椅上面的大明皇帝一直都很英明,万一出了个什么昏君,那宗室藩王掌握了实权,极有可能会趁机作乱。” “毕竟这些宗室藩王身上也流淌着太祖高皇帝的血脉,他们同样可以坐上皇位龙椅,所以杨廷和这个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朱厚照点了点头,勉强认可了这个说法。 “我已经与他达成了合作,给了他一座石见银矿,去整合文臣缙绅的力量,再借助宁王朱宸濠剔除掉朝中那些贪腐受贿的狗东西,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对吏部下手开始澄清吏治了!” 朱厚照闻言欣慰地笑了笑。 他等这一天已经等得很久了。 “五府那边情况怎么样?杨一清表态了吗?” “杨一清和杨廷和是一样的,都是公心大于私心的忠正贤良。” 汤昊由衷赞叹道:“别看杨一清这老家伙说话难听而且性格执拗,但我与他交谈一番后,这老家伙还是深明大义,选择全力配合重建五府,就算他兵部会因此损失一大半的权柄,他杨一清也丝毫不在乎。” “相反,杨一清真正在乎的是,我能不能稳住局势,会不会导致天下大乱!” 朱厚照听后默然不语,随后重重地叹了口气。 “看来这朝堂之上,也不尽是些一心谋私的文臣缙绅,杨廷和和杨一清就很不错嘛!” “那是当然,国朝历代都有贤才忠良,但最大的问题其实出在皇帝身上!” 汤昊面无表情地说出了这句话。 朱厚照一听立刻怒斥道:“该死的野人,你给朕住口!” 汤昊一张口,朱厚照就知道,这混账又想讽刺他亲爹弘治皇帝了。 “赶紧滚蛋,忙你的事情去!” 汤昊轻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径直转身离去。 回到了东官厅大营,汤昊略显疲惫地陷入了沉思。 正当这个时候,左一刀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侯爷,锦衣卫密报,朝鲜方面已经同意了东海贸易!” 听到这话,汤昊嘴角露出了笑容。 倒也不觉得太过意外。 这是一封来自汤木的密信,上面详细记录了这一次的朝鲜“士祸”。 崔潭回京之后当即前去拜访了那投机分子沈贞,随后在沈贞带领下连夜进宫面见了朝鲜大王李怿,一番劝说之后,李怿果然难以割舍与大明王朝贸易的巨大利润,所以当夜就任命崔潭率宫廷禁军动手! 崔潭以赵光祖等“交相朋比,附己者进之,异己者斥之,声势相倚,盘据权要,诬上行私,罔有顾忌,引诱后进,诡激成习,以小凌长,以贱妨贵,使国势颠倒、朝政日非”为由,连夜逮捕了参赞李耔、刑曹判书金净、大司宪赵光祖、大司成金湜、副提学金絿、都承旨柳仁淑、左副承旨朴世熹、右副承旨洪彦弼、同副承旨朴薰等士林派首脑人物。 李怿甚至直接准备处死赵光祖等人,遭到李长坤、安瑭、郑光弼的反对,成均馆上千儒生也在光化门为赵光祖等喊冤,李怿不得不暂时将赵光祖流放绫州,等其离京之后直接在途中赐死;此外金净、奇遵、韩忠、金湜也被流放并在不久后被赐死或自杀;金絿、朴世熹、朴薰、洪彦弼、李耔、柳仁淑等数十人被流放,包庇他们的安瑭、金安国、金正国被罢职。 自此,李怿血洗了朝堂之上的士林派,旧勋势力再次当朝。 而且因为崔潭亲自率军屠了整个士林派,再加上中山侯汤昊只认他一人的承诺,这个饱受排挤的高丽名臣之后,终于正式进入了朝鲜权力中枢,成为了朝鲜的旧勋势力领袖,强压了南衮、沈贞、洪景舟等人一头。 等到内部问题彻底解决,崔潭也没有忘记他今日权势是怎么来的,所以立刻上奏李怿请求与大明王朝进行东海贸易,李怿顺理成章地下令由崔潭全权负责此事。 崔潭于是再次亲临济州岛,与坐镇此地的汤木确定了贸易流程和具体事宜,自此东海贸易正式开启。 汤昊看完密信,欣慰地点了点头。 不枉他谋划这么久啊! 东海贸易,将会成为带动大明发展蜕变的一辆马车! 至于倭国罪民,则是改变大明王朝的另外一辆马车!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