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那个位置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关羽的表情有些僵硬,显然,他并未料到刘禅会搞这么一出。 刘禅见关羽默不作声,误以为他默认了,便继续挥舞手中的小皮鞭……呃,不,是小戒尺。 然而,戒尺还未落下,便被人轻巧地夺走了。 关羽无奈地叹了口气,虽然他内心也想顺着刘禅的意,但是最左边的那两个,毕竟是他的亲儿子啊。 虎毒尚且不食子,他又怎能忍心再次目睹亲儿子受苦呢? 刘禅微微一愣,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误解了关羽的意思。 【关二叔,你的意思是,明天再抽他们吗?】 【可是我还没打够,尚未尽兴呢。】 关羽差点没被这话给噎死。 没打够?尚未尽兴?合着你还想个小暴君呗? 关羽眉头微皱,心中琢磨着今天要找一篇劝国君向善的文章学习。 他抬头看了眼太阳,说道:“该学习了,今天我们学习……咳咳,安国你先提上裤子,然后把糜威叫醒,让他过来一同学习。” …… 时光匆匆,转眼已到了十一月二十日。 议事大厅内,灯火通明,气氛庄重而肃穆。 刘备召集群臣,欲商讨派何人接回诸葛亮。 刘备高坐于主位之上,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思。 文臣武将分列两旁,他们的眼神都聚焦在议事厅的最前方,那里有一个空位,显然是特意为某人留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时地瞟向那个空位,仿佛在期待着什么。 终于,那个小小的身影出现了,他坐在了那个位置上,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刘禅是真的好奇,尽管他已经参与过数次议事了,但每次都是被抱着,在最前排的位置。 他的视线总是被父亲那对显眼的大耳朵占据。 常言道,男人看男人,越看越烦。 有时候刘禅看的时间长了,总是恨不得冲过去拔光刘备的胡子。 当然,刘禅只敢想一想,他又不是受虐狂,自然不会真的去拔胡子。 今日议事,刘禅的感触却与平时不同。 他坐在刘备的左下方,首次近距离地观察蜀汉群臣,这种体验对他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这一刻,他终于深切地体会到,为何古往今来,有那么多英雄豪杰,为了争夺君主之位,会毫不犹豫地赌上一切,甚至是他们的生命。 此刻,刘备有些不开心,他数次想要无视刘禅,却怎么也做不到。 每隔一小会儿,他都会下意识地看一眼儿子。 怎么看都碍眼。 对于给刘禅安排那个位置,他是坚决反对的,但却经不住关羽、赵云、糜竺、简雍的软磨硬泡。 最终,张飞以“不答应就一头撞死”的狠话相逼,刘备只能无奈的妥协。 可更让他恼火的是,刘禅放着舒适的席子不坐,非要坐凳子。 那凳子哪是给人坐的?分明就是个上马时踩的脚踏! 刘备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但他还是强忍着。 终于,他再也忍不住了,用力拍了拍刘禅的肩膀,声音冰冷地问道: “舒服吗?” 刘禅指了指自己屁股底下,脸上满是不可思议,“这个?” 刘备脸色难看,“不然呢?” 刘禅咧嘴笑道:“试试就知道了。” 刘备环顾四周,见群臣都懂事地闭目养神,便点了点头,"试试也无妨。" 刘禅笑意盈盈地站起身来,说道:“那我也试试。” 刘备一时未明其意,但见刘禅已让出位置,便不再多想,坐在了凳子上。 扭扭腰,提提臀,刘备试图找到一个更舒适的位置。 他感受到了凳子的硬实,虽然有些不适,但相较于之前跪坐的席子,是要好一些的。 如果上铺一层厚厚的席子,应该会舒适许多。 试坐完毕,刘备环顾左右,却没有看到刘禅的身影。 他正准备开口询问,却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回头看去。 他的眼神中全是不满,仿佛心里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被打碎了。 如果用0-100的数值范围来衡量怒气值,那此刻刘备的怒气值绝对达到了101,超标了。 这个竖子想要造反吗? 难道他不知道那个位置不是他能坐的吗? 他老子,也就是我,都还没做够呢! 于是毫无意外的,刘禅又被揍了。 尽管刘备并非顶级武将,但教训自己的儿子,他的武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好在刘备并未忘记当前的大事,只教训了半刻钟,便放过了刘禅。 他微微调整衣襟,清了清嗓子,说道:“月前,我与军师已有密约,今夜需派人至南岸守候。待东南风起,军师便会如约而至,乘船归来。” 此言一出,朝堂上立即响起了窃窃私语,群臣们脸上都流露出浓厚的兴趣,想要探知孔明接下来的详细计划。 奈何刘备却就此打住,并不细说,反而话锋一转,问道:“诸位爱卿,何人愿往南岸,迎接军师归来?” 文臣们自然不会在此时添乱,能力不足的武将也不会自讨没趣,在他们心中,能够担此重任,迎接军师归来的,必是关羽、张飞、赵云之中的一人。 【子龙叔叔是最合适去的。】 关羽几人都听到了小主公的心声。 赵云的心情尤为激动,他深信自己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仅凭“吾乃常山赵子龙”这七个字,他就能胜任所有的军事行动。 关羽和张飞自是不服,论武艺、胆识和兵法,他俩同样出类拔萃,自认不逊色于赵云。 就在他们三人心中各有盘算,都准备开口索要任务的时候,一道突兀的声音,打破了还算平静的议事大厅。 “义父,儿子愿往!” 群臣尽皆惊讶地寻声望去,发现刘封已挺立在大殿中央,双手抱拳,目光坚定地向刘备表达他的决心。 刘备微微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这个义子,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给他带来惊喜。 不仅多次立下赫赫战功,更是对他这个义父恭敬有加,让他特别满意。 想到这里,刘备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转向坐在面前,让他头疼的儿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