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8章 《蜀汉谋士真丑三首其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面对张松的奉承之词与诱人的许诺,刘禅只是淡淡地听着,并未流露出过多的情绪 须臾之后,刘禅缓缓开口问道:“永年,你可知是谁将你告发?” 张松闻言,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恨意,咬牙切齿地道:“......是张君矫!” 刘禅微微颔首,确认道:“没错,正是张肃。对此,你可有何打算?” 张松沉默了片刻,脸上露出几分挣扎与无奈,他低声道:“毕竟是我的亲兄长......” 刘禅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轻声撺掇:“永年,你心爱之妻,惨死在成都北城门外。你怎能忍得下这口气?” 张松听后,身躯猛地一震,仿佛被触及了心底最深处的痛处。 他沉默了许久,最终没有说出一句话,但眼中的怒火与悲伤却愈发浓烈。 刘禅心中自有一番计较,他看似无意地问道:“伯达倘若健在,想来今年应是......呃,年岁几何?” 张松闻言,心中悲痛难以自禁,口中喃喃自语:“我可怜的孩儿......我可怜的孩儿.......张肃!我与你,此生此世,势如水火,不共戴天!” 刘禅在心底轻轻叹了口气,这招祸水东引,实在是无奈之举,不得已而为之。 他既不能直接插手张松与刘璋之间的恩怨,也不能对张松的家仇视而不见。 于是,他只能想出这样一个折中的法子,暂时以祸水东引之计,稳住张松的情绪。 张松依旧在那里,面色狰狞,咬牙切齿地痛骂着张肃,仿佛要将所有的怨恨都倾泻而出。 刘禅则是不忍直视,默默地将头转向了另一侧。 他心中暗叹,这张松平日里长得丑,哭起来更是丑态百出,令人难以直视。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张松在愤怒咒骂之时,那扭曲的面容,狰狞的表情,居然比哭泣时还要丑陋数倍。 刘禅很突兀地想到了北宋诗人黄庭坚。 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三首其一》中,写下了千古名句: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刘禅觉得自己也可以有感而发一下:荆州庞统,益州张松,嬉笑怒骂,都很难看。 反复念叨了几遍,刘禅觉得特别有意境,打算找个时间写下来,诗的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蜀汉谋士真丑三首其一》。 如若在后世,此篇有幸被编入《唐诗宋词精选》之中,岂不是极有可能出现在新时代小学生的课本上? 刘禅的思绪忽然飘向了一个未来的场景: 那是一个平凡的2024年某月某日的早晨,校园的空气中弥漫着书本与青春的气息。早自习的铃声刚刚响起,语文课代表便站在讲台上,摇头晃脑地领读起古文来:《蜀汉谋士真丑三首其一》,东汉,刘禅。......荆州庞统,益州张松,嬉笑怒骂,都很难看。 想到这里,刘禅猛地捂住自己的嘴巴,那已经跃上舌尖的笑声,被他硬生生地压了回去,化作一阵无声的颤栗。 真是险之又险,他心中暗自庆幸。 这要是真笑出声来,必定会被张松误解,届时又是一番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 与此同时,自成都而出的传令兵,正一人双骑,舍弃了大道,专挑那些崎岖但更为快捷的小路,不顾一切地向前飞驰。 他们前进的方向,正是广汉。 数日后,广汉太守张肃,收到了刘璋的亲笔信。 原本,他以为这封信中会是对他大义灭亲、举报亲弟弟的嘉奖与赞誉。 然而,当他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笺,逐字逐句地阅读时,却惊愕地发现,这封信并非他所期待的褒奖,而是一纸问罪书。 张肃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慌乱与不解。 他本以为,自己的举动会得到刘璋的赞赏和重用,为何转眼间,这大好的功劳却变成了责难? 这封信犹如晴天霹雳,信中所述的内容让张肃心中五味杂陈。信中称,张松即将被斩首时,竟被一群不明身份的贼人所救,而他们逃窜的方向,正是广汉城。 刘璋在信中措辞严厉地要求张肃,必须在十日之内,将张松捉拿归案,并将那些贼人一网打尽,才能自证与张松之反叛没有丝毫瓜葛。 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甚至可能累及整个家族。 张肃愣在原地,满脸惊愕。 他与张松的反叛行为根本毫无关联,又何须去证明? 这简直是一出荒诞的闹剧! 难道刘璋已经忘记了,正是张肃自己大义灭亲,向他举报了张松的叛行? 可到头来,自己竟还要费尽心思去证明清白,这是何等的讽刺和无奈! 在这一刻,张肃的目光落在了那位传令兵的身上。 然而,就在他的思绪尚未落定之际,传令兵的动作却让他大吃一惊。 只见传令兵突然拔出腰间兵器,直指张肃,声音冰冷而决绝:“州牧有令,若张肃胆敢违抗命令,就地格杀,绝不留情!”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张肃呆立当场,仿佛被雷击中一般,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过了许久,张肃才缓缓回过神来,心中充满了苦涩。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一声,然后单膝跪地,拱手道:“张肃领命,绝不敢违抗州牧大人的命令。” 传令兵见状,这才缓缓收起了手中的兵器,脸上的冰冷之色也稍微缓和了一些。 他冷冷地瞥了张肃一眼,道:“我还要回去复命,太守大人请便。” 张肃叹了口气,脸上的笑容显得有些僵硬。 他点了点头,道:“马匹已经备好,就在府外,请。” 说完,他站起身来,默默地引领着传令兵走出了府门。 ...... 接连数日,张肃的军队中,斥候如流水般频繁派出,他们沿着大路向南搜寻,期盼能够发现张松和贼众的踪迹。 然而,在一条鲜为人知的小径上,另一队斥候正匆匆赶回,他们的脸上带着急切与凝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