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林云先跟随朝臣在奉天殿向天子拜年,这个仪式很繁琐,前后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拜年仪式完结后,他又去海军总理衙门处理了几件公文。
完事后又被内侍宣去养心殿,向天子和几位朝廷重臣介绍花旗国的情况。
至德帝和几位大臣商议后,让礼部派官员前往粤海,迎接花旗国的使者来京洽谈。
…
林云回到府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未时,他先将管家叫来,询问上午有哪些人来访。
钱聪取来记事簿,上面记录着前来拜年的客人名单。
林云仔细看了一遍,上面大都是他的好友,还有几位女眷。
令他意外的是,贾雨村的夫人竟然也来拜访贾敏,这可是往年没有过的事。
等林云看完记事簿后,钱聪又向他禀报道:“三爷,咱家玉姑娘、史大姑娘回来了。还有宝姑娘,琴姑娘、荣国府的大奶奶、二奶奶,以及几位姑娘都来了。”
“宝玉来了没有?”
“宝二爷没来。小兰大爷来了,正和小秦大爷在书房说话。”
“行,我知晓了。”
…
贾母等他行过礼后,笑着问道:“既然来了府里,为何不来见我,可是在气我当日没拦住你舅母为难你和玉儿?”
“云儿不敢。”
贾敏岔开话题道:“云儿,你可有办法让你叔父留在京城?”
林云疑惑地问:“叔母是想让叔父留在京城侯补待缺吗?”
贾敏点头道:“不错,你可有什么良策,既能让你叔父留下,又不损伤他的面子。”
林云想了想,道:“到是有一个办法,就不知叔父愿不愿意。”
贾母忙问:“是何良策?”
“可让叔父去逸尘书院做讲郎,这样既能留下来,又不损颜面。”
贾母乐呵呵地道:“好主意,云哥儿确实聪明。”
贾敏也笑道:“一事不烦二主,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侄儿尊命。”
林云也不想林如海离开,既然贾敏和他目的相同,这事也就好办多了。
…
林云回到内宅这边,看到王熙凤、李纨、李婶娘正同秦可卿、平儿坐在一起说话。
看到林云从外头进来,王熙凤冲其笑道:“候爷总算是回来了,我还以为你在躲我们这些人呢。”
林云好奇地问:“我又没做亏心事,为何要躲你们?”
王熙凤泼辣地笑道:“你将平儿的肚子都弄大了,还一直不见个动静,可不是做了亏心事。”
平儿闻言大羞,她冲王熙凤娇嗔道:“二奶奶,我都和你解释了,你怎么还提这事。”
王熙凤:“傻瓜,我这是在帮你做主呢。”
秦可卿笑道:“嫂子放心,夫君早就和妾身商议好了,就在五天后纳平儿姑娘进门。”
李纨冲王熙凤笑道:“这是人家的家事,你又何苦横插一脚。”
王熙凤:“平儿就像是我妹妹。她的终身大事,我不出头,岂不是白担了这个虚名。”
林云故意调侃道:“凤嫂子是不是想给平儿姐姐陪份嫁妆?”
王熙凤乐道:“被你说中了,我和琏二哥商议了一下,决定将平儿先接回去,皆时正式送她过门。”
平儿闻言急道:“这怎么可以,奴婢可承受不起。”
王熙凤:“这事我已经和老太太商量过了,你就放心吧。”
林云闻言到是有点犯难了,平良心说,王熙凤能这么做,也算是对平儿有情有义了,可他真不想再让平儿和那边府里沾上关系。
可等他看到平儿一脸激动的表情,便知晓她被凤辣子的做法给感动坏了,自己要是阻拦,肯定会让她失望的。
林云点头道:“也行,等到初五那天,我让人送平儿过去。”
王熙凤闻言吐槽道:“你就不能早送过去几天,我还想让平儿多陪我几天呢。”
林云:“你们府里破事太多,我担心平儿在那边住得不自在。”
王熙凤:“哎哟喂!你们听听,好像平儿过去,我会虐待她似的。”
平儿娇嗔道:“二奶奶~”
王熙凤:“不说了,再说我反到成了恶人。”
林云:“林妹妹她们在何处?我过去瞧瞧。”
李纨:“她们正在东暖阁那边吃肉联诗呢,你现在过去,只怕鹿肉早就都吃光了。”
王熙凤:“说起联诗,我今儿也做了一句诗。”
林云:“哦,说来听听。”
“一夜北风紧。”
“探花郎,你说我这句诗作得如何?”
“不错,你再加把劲,就可以称半个诗人了。”
林云说笑着夸赞了一句,便告辞离去。
出门之后,他在心里暗道:“想不到大观园联诗移到我这边来了。”
…
林云来到东暖阁这边,看到一群女孩子小脸红扑扑地正在高谈阔论,说的都是诗词文章。
等林云走进去后,众人就像是被按下了停止键,都不说话了。
林云好奇地问:“你们怎么都不说话啦?”
探春笑道:“在你这位大词人面前,我们哪敢谈论诗词。”
林云:“你们尽管说好了,我今儿只听不评论。”
香菱:“那也不能说,你嘴上不评论,心里肯定会笑话咱们。”
“怎么会呢。
宝琴:“林大哥,小妹还从未见你写过诗词呢,不如你今天写一首让我们瞧瞧。”
史湘云连忙跟着附和道:“宝琴妹妹说的是,今儿是大年初一,又天降瑞雪,还请兄长写一首应景的诗词给我们瞧瞧。”
林云苦着脸道:“不是吧,我是来吃肉的,结果肉没吃着,还要被你们命题考试?”
黛玉激将道:“兄长莫非是官做得久了,已经江郎才尽了?”
“妹妹,你这激将法也太小儿科了。”
“小儿科是什么?”
“就是小孩子常使的手段。”
“你才是小孩子呢。”
史湘云起身将林云拉到椅子旁,推着他坐下,又去取来笔墨纸砚,摆放在他面前,央求道:“今儿姐妹们都聚齐了,兄长就写一首给她们瞧瞧。”
林云提起毛笔,一边蘸墨,一边问道:“以什么为题?”
香菱:“以雪为题,才刚我们就是即雪临句。”
林云:“怎么又是以雪为题,记得上次在荣国府,我就以雪为题写过一首打油诗。”
黛玉:“那首不算,兄长必须写出让人惊艳的好句子才行。”
“妹妹,你这要求也太高了。”
“兄长若是自认为已经江郎才尽,那就罚酒三倍好了。”
“你这是想让我丟脸呀。”
“嘻嘻嘻~”
小宛对诗词特别爱好,她斟了一杯酒走过来,递给林云道:“三爷先喝了这杯热酒,再写不迟。”
林云笑道:“昔日有关公温酒斩华雄,今儿我要温酒斩赋新词。”
说完,他便提笔在宣纸上龙飞凤舞地写起来。
众人见状,都围拢上来,探头朝宣纸上看去。
香菱在一旁轻声念道:“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柳如是脱口赞道:“好句子,果然是别出心裁。”
林云抬头冲黛玉笑道:“妹妹,我这算不算是江郎才尽?”
黛玉撇撇小嘴道:“等你写完了再评论不迟。”
“那你看好了。”
林云提笔在砚台里蘸了蘸,继续在宣纸上一挥而就。
香菱:“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念完之后,她冲黛玉问道:“玉姑娘,三爷写的这句谢娘别后谁能惜是何意?”
“谢娘就是谢道韫,她是东晋才女,以咏雪诗而闻名。”
林云:“妹妹只知谢娘是才女,却不知晓她还是位巾帼女英雄。”
探春:“林大哥,莫非这位谢娘还是位女将军?”
林云:“谢道韫虽然不是女将军,却比武将还要豪迈几分。想当年,五斗米教首领孙恩率领起义军攻克会稽,杀害谢道韫的丈夫和儿子。谢道韫率领侍女抽刀抵抗,力斩数人后被失手被俘。孙恩敬佩其勇敢,将她释放回家,从此寡居在会稽郡。”
香菱啧啧称奇道:“能文能武,这位谢娘真不简单呢。”
小宛向林云提醒道:“三爷,这酒再不喝就冷了。”
林云举杯一饮而尽,然后冲黛玉笑问:“妹妹,我比关云长如何?”
黛玉嘲讽地道:“兄长连珍珠都打不过,也好意思和关公比?”
“你会不会比呀?我带兵在倭国杀了一个来回,关云长却是败走麦城,谁强谁弱,还用比吗?”
香菱一脸崇拜地道:“自然是三爷厉害,三爷是常胜将军赵子龙。”
“还是香菱有眼光。”
林云放下酒杯道:“你们玩吧,我回去用膳了。”
说完,他刚走了几步,忽又想起来道:“你们联的诗呢?让我拿回去瞧瞧。”
黛玉赶紧跑到小宛面前,将记录着诗句的稿纸拿起来,背在身后道:“不许你看。”
林云乐道:“想必是妹妹又在联句中落第了。”
说完,他不等黛玉反驳,便快步走了出去。
林云刚走,众人便凑在一起,开始讨论那首咏雪词。
几人里面,以黛玉和宝钗的诗文最好,柳如是、小宛、探春、宝琴、香菱的诗文稍逊。不过,大家对诗的鉴赏能力还是不差的。
这里除了黛玉和史湘云,其余几人还从未见过林云正式写诗。
探春感慨地道:“难怪林姐姐总不让林大哥参加诗会,他若是写一首词来,咱们都不好意思动笔了。”
惜春:“三姐姐,这首词真就那么好吗?”
探春点头道:“不是一般的好,是特别好,这首词要是传出去,别人也不好意思再以雪为题写诗词了。”
宝钗笑道:“三妹妹也太夸张了,自古文武第一,这首词就是再好,也阻止不了别人咏雪。”
史湘云打趣地道:“别人不知晓,反正林姐姐是不好再写了。”
黛玉羞着小脸道:“等我回去仔细想想,定要写一首出来,将兄长这首词给比下去。”
“那可是难喽!”.
退出转码阅读完整内容,或请下载更好的阅读体验!!!!诚招广告合作:telegram联系@luniuniu9527